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6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2篇
林业   3篇
农学   35篇
基础科学   1篇
综合类   29篇
农作物   8篇
畜牧兽医   2篇
植物保护   1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9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41.
澳洲棉种遗传多样性的RAPD分析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利用RAPD(RandomlyAmplifiedPolymorphicDNA)对斯特提棉(G.sturtianum)、南岱华棉(G.nandewarense)、鲁滨逊氏棉(G.robinsoni)、澳洲棉(G.australe)、比克氏棉(G.bicki)和奈尔逊氏棉(G.nelsoni)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6个澳洲棉种具有丰富的遗传多样性,在这6个澳洲棉种中,澳洲棉与鲁滨逊氏棉、南岱华棉与斯特提棉具有较近的亲缘关系。聚类分析发现,鲁宾逊氏棉和比克氏棉是两个较为特殊的棉种。此外,本文对比克氏棉和木槿组(Hibis-coidea)的其它棉种的染色体组的归属问题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42.
海岛棉pepc基因的克隆及序列和表达分析(英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磷酸烯醇式丙酮酸羧化酶 (Phosphoenolpyruvate carboxylase)对植物生理功能行使重要的调节作用。本研究根据NCBI已公布的EST序列利用RACE和genome walking技术从海岛棉品种7124中克隆了一个新的pepc基因,命名为Gb.pepc3。该序列全长3259 bp,含有一个2910 bp的开放阅读框,编码969个氨基酸,推测分子量为110.7 kd,等电点为6.08 I。对Gb.pepc3蛋白的同源性比对和系统进化树分析显示,Gb.pepc3与已报道的其他植物的pepc相似性很高,属于C3型pepc。荧光定量PCR结果显示Gb.pepc3在棉花各组织中广泛存在,其中在胚中表达量最高,在纤维中表达量较低。在棉花发育各个阶段Gb.pepc3表达量不同,海岛棉在开花后15天Gb.pepc3表达量达到高峰期,而陆地棉开花后20天Gb.pepc3表达量达到高峰期。海岛棉和陆地棉间表达量差异明显。  相似文献   
43.
用3个试验的资料,对棉花抗红铃虫的一些鉴定指标进行了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前4~5个主成分对总变异的贡献率达90%以上。卵量、籽花含虫量、僵黄花率等是棉花抗红铃虫的主要鉴定指标。  相似文献   
44.
对国内外棉花育种方法的研究进展作了评述。内容包括:(1)常规育种、(2)改良回交、(3)随机互交、(4)轮回选择、(5)改良互交、(6)选择指数;(7)分裂选择、(8)单倍体育种(半配生殖)、(9)生物技术、(10)突变育种和(11)杂种优势利用等。  相似文献   
45.
棉属异种细胞质对陆地棉光合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棉属现有种40余个,但被栽培的棉花大都属于陆地棉类型,其细胞质来源单一,种内分化小。为了培育细胞质多样化的陆地棉品种,提高棉花产量、品质和抗逆性,国内外正在开展棉属种间远缘杂交,将外源细胞质转移到陆地棉中。据一些研究报道,异种胞质在陆地棉中表现了特定的胞质效应,如雄性不育、胚珠外露、花药减少、产量下降、抗感病虫、子指增加和种子抗老化性能降低等。  相似文献   
46.
棉花纤维发育相关基因表达谱的比较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研究通过3年4环境的田间试验,在BIL(backcross inbred lines)群体中选取断裂比强度最大的材料NMGA-062(32.5cN/tex)和断裂比强度最小的材料NMGA-144(26.67cN/tex),利用Affymetrix棉花基因芯片,比较分析NMGA-062和NMGA-144纤维发育10d时的基因表达谱。在24029条转录本中,两个基因型中差异表达的转录本6504条,占筛选转录本总数的27.07%;其中差异表达倍数在2倍或2倍以上的转录本有3461条,占筛选转录本总数的14.41%,对其进行功能分类。对8个差异表达明显的基因(Ghi.10655.1.S1_s_at,ACO1,ARF1,SAHH,TUA6,TUA7,β-tub1,β-tub10)进行实时荧光定量PCR的检测,发现表达模式均与芯片结果一致,说明芯片数据具有生物学意义上的可重复性,结果是可信的。本研究为以后克隆及功能验证纤维发育相关基因提供了重要参考。  相似文献   
47.
 根据已公布的陆地棉GhHOX4序列设计适当引物,以海岛棉Giza75第一链cDNA为模板,用PCR方法,首次在海岛棉中克隆出GbHOX4的基因全长cDNA序列,用BamHI限制性内切酶酶切经改良带有绿色荧光蛋白标签的pBI121载体,构建了海岛棉GbHOX4基因荧光载体。  相似文献   
48.
为黔东南州合理施用微肥提供依据,利用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采自贵州省黔东南州16个县市稻田土壤有效铁、锰、铜、锌的含量。结果表明:在黔东南州16个县市稻田土壤中有效铁的平均含量为202.88 mg/kg,变异范围为1.38~478.88 mg/kg;有效锰的平均含量为38.97 mg/kg,变异范围为25.60~144.31mg/kg;有效铜的平均含量为6.63mg/kg,变异范围为4.45~8.29mg/kg;有效锌的平均含量值为11.07mg/kg,变异范围为4.57~21.85mg/kg。贵州省黔东南州稻田土壤中有效铁、锰含量处于高等水平,有效铜、锌含量处于中等水平。  相似文献   
49.
油脂形成期棉花种子全长cDNA文库的构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提取海岛棉7124开花后25~35 d胚的总RNA,利用SMART技术,经21轮LD-PCR扩增获得全长双链cDNA,经SfiⅠ酶切、层析柱分离后,收集500 bp以上的片段与pDNR-Lib载体连接并转化到感受态DH10B细胞,构建了棉花种子全长cDNA文库。所构建的原始文库库容为5×106,文库滴度为1.5×108 cfu·mL-1。在文库中随机挑取180个克隆进行PCR检测,结果显示,文库中插入片段长度为0.5~2.5 kb,将挑取的180个单克隆进行EST测序,无空载序列,说明文库重组率为100%;序列分析结果表明,其中与油脂形成相关的EST有13条。以上数据说明构建的文库质量较高,为进一步从文库中分离棉花脂肪酸代谢关键基因,提高棉花含油量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50.
目前生产上推广的棉花品种,对苗期病害大都缺乏抵抗力。当苗期遇到低温阴雨时,常常僵苗迟发,严重时大量死苗,导致缺株断垄,降低产量。据美国估计,苗病损失棉花产量的2.93%,是仅次于枯黄萎病的第二大类病毒。因此,选育抗病品种,提高棉花品种对苗病的抗性,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1 材料与方法试验于1986年在校试验农场进行,试验1包括16个材料,试验2包括19个材料。随机化完全区组设计,单行区,3次重复。5月7日定距点播,5月21日进行苗病田间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