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篇
  免费   35篇
  国内免费   4篇
综合类   2篇
水产渔业   61篇
畜牧兽医   4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4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41.
利用工厂化养殖设施,人工调控水温在8~22℃范围内,通过冬季153天的人工养殖,金乌贼越冬养殖成活率达到86.8%。越冬期间,金乌贼仍保持较高的生长速度,胴长总增长率达到151.5%,体重总增重率达到1137.3%。研究认为金乌贼偏爱摄食虾类,养殖饵料系数为2.91。在人工调控下,金乌贼生长不足10个月即达到性成熟,3月份即开始交配产卵繁殖。  相似文献   
42.
应用扫描电镜和透射电镜观察了金乌贼精子的超微结构。结果表明,精子全长为191.84μm(n=10),由头部和尾部组成。其中,头部主要由顶体和细胞核组成,尾部分为中段、主段和末段3个部分。头部顶体为呈倒U字形的囊状体,亚顶体腔呈∩形。细胞核细长,呈圆柱状,稍弯曲,为高电子密度的均质结构。核后窝偏离细胞核中心位置。尾部中段较长,由线粒体距及其不完全包围的鞭毛组成。线粒体距分为上段和下段,上段含较多线粒体,下段无线粒体。尾部鞭毛主段细长,由9+2结构的轴丝及外围9束粗纤维组成,构成典型的9+9+2结构。  相似文献   
43.
以绿鳍马面鲀为研究对象,通过室内受控实验,比较研究了其对我国沿海4种常见大型水母(海蜇、沙海蜇、海月水母和白色霞水母)的捕食差异。结果显示,体重为(215±20)g的绿鳍马面鲀对海月水母的捕食能力最强,日均最大摄食量为(150.7±18.6)g/fish,其次是海蜇和白色霞水母,日均摄食量分别为(129.7±11.6)和(120.0±19.3)g/fish,对沙海蜇的摄食量最少,为(92.5±11.3)g/fish;绿鳍马面鲀对海月水母与海蜇摄食量主要受投喂量影响,与规格无关,当投喂量小于其最大捕食量时,绿鳍马面鲀可捕食其周围所有水母,当投喂量超过其最大摄食量并继续增加时,绿鳍马面鲀摄食量保持不变,但残余水母的触手和伞部边缘均被啃食,继而导致水母摄食能力丧失,难以继续生存;在适口饵料冰鲜玉筋鱼充足的情况下,绿鳍马面鲀对水母具有明显的摄食偏向性,与仅投喂水母实验组相比,其对海月水母和海蜇的日均摄食量仅降低了20.2%和16.9%。研究结果表明,绿鳍马面鲀对上述4种水母皆能捕食。  相似文献   
44.
为了解工厂化养殖条件下圆斑星鲽(Verasper variegates)幼鱼的生长特性,在水温9.0~22.5℃时,对圆斑星鲽幼鱼的体长和体质量进行了近1年的测定分析。结果显示:平均体长为(9.29±0.16)cm、平均体质量为(22.11±1.03)g的5月龄左右的圆斑星鲽幼鱼,经1年的人工饲养后平均体长为(36.15±0.36)cm、平均体质量为(647.97±12.54)g,体长与日龄之间呈线性关系L=1.492x+2.350,R2=0.966,其体长平均瞬时增长率为0.12,体长平均月增长量为2.44 cm;体质量与日龄之间呈指数关系Wgc=9.380 e0.264x,R2=0.960,其体质量平均瞬时增长率为0.31,体质量平均月增长量为56.92 g;体长与体质量的回归曲线Wwl=0.030x2.971,R2=0967,幂指数约等于3,表明体质量与体长的立方呈正相关系,为等比生长类型。在工厂化养殖条件下,圆斑星鲽幼鱼的体质量增长量、体质量相对生长率、体质量瞬时生长率与水温变化大体一致,16~18℃时增重较快;反映幼鱼生长阶段的生长指标、生长系数波动较大,没有显示出规律性;体质量与体长呈显著相关,处于负异速生长阶段。  相似文献   
45.
亚东鲑(Salmo trutta fario)是鲑属鱼类在青藏高原仅有的鱼类种群,是亚东地区全国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本研究对西藏亚东地区野生和养殖亚东鲑的常规营养成分及各组织氨基酸和脂肪酸组成进行分析,旨在比较野生和养殖亚东鲑营养成分的异同,为养殖亚东鲑的品质评价和饲料配方的完善提供参考信息。实验采集亚东河中野生亚东鲑和亚东渔业产业园中使用配合饲料养殖的亚东鲑各10尾用于相关成分分析,每尾为一个独立样本。结果显示,野生组肥满度显著低于养殖组,而全鱼水分和灰分显著高于养殖组。全鱼粗蛋白、粗脂肪以及肝脏常规成分在野生组和养殖组间无显著差异。野生组肌肉粗脂肪显著低于养殖组,而水分含量显著高于养殖组。野生组全鱼必需氨基酸总量显著高于养殖组,且野生组肌肉中苏氨酸、缬氨酸、苯丙氨酸、赖氨酸和甘氨酸含量显著高于养殖组。野生组全鱼、肌肉和肝脏中饱和脂肪酸、n-3多不饱和脂肪酸(n-3 PUFA)总量、EPA、C20:4n-6以及肌肉中DHA含量高于养殖组,而全鱼和组织中单不饱和脂肪酸和n-6 PUFA总量低于养殖组。综上所述,目前养殖亚东鲑和野生亚东鲑在机体成分上存在较大差异。由于养殖鱼类体成分很大程度上反映了饲料组成,因此,亚东鲑养殖中饲料营养组成可能有待进一步优化。  相似文献   
46.
亚东鲑(Salmo trutta fario)作为我国西藏亚东地区特色经济鱼类,目前已经实现规模化人工养殖。在亚东鲑人工繁育过程中存在不同颜色的卵(黄色和橘红色),且2种卵的质量在受精率、孵化率及仔鱼质量等方面表现不同。目前,对2种颜色卵营养成分的比较研究尚未见报道。本研究旨在对亚东鲑人工养殖过程中2种不同颜色卵的营养成分进行分析和比较。实验样品来自西藏亚东县产业园亚东鲑繁育养殖基地。每种卵测定3个重复。结果显示,黄色卵粗蛋白和灰分含量显著低于橘红色卵,而粗脂肪和水分含量显著高于橘红色卵。黄色卵的饱和脂肪酸(SFA)和n-3多不饱和脂肪酸(n-3PUFA)以及二十二碳六烯酸(DHA)含量显著低于橘红色卵,而单不饱和脂肪酸(MUFA)尤其是C18:1n-9含量显著高于橘红色卵。黄色卵的必需氨基酸(EAA)总量,非必需氨基酸(NEAA)总量以及总氨基酸(TAA)略低于橘红色卵;而在EAA中,黄色卵的缬氨酸、蛋氨酸、亮氨酸、赖氨酸、组氨酸显著低于橘红色卵。黄色卵中蛋白质羰基和丙二醛含量高于橘红色卵,而α-维生素E和虾青素含量低于橘红色卵。综上所述,橘红色卵中有较高的蛋白质、部分必需氨基酸、DHA、α-维生素E和虾青素含量,而过氧化产物含量较低,这可能是橘红色卵质量优于黄色卵的部分原因。  相似文献   
47.
为研究脱脂磷虾粉替代鱼粉对圆斑星鲽(Verasper variegatus)幼鱼生长性能、非特异性免疫力和血清生理代谢指标的影响,实验以鱼粉和脱脂磷虾粉为蛋白源,鱼油为脂肪源,分别以脱脂磷虾粉蛋白替代基础饲料中0、10%、20%、30%、40%、50%和100%的鱼粉蛋白制成7种等氮、等脂的饲料(分别记为R0、R10、R20、R30、R40、R50、R100),投喂初始体重为(60.11±0.13)g、体长为(14.12±0.25) cm的圆斑星鲽幼鱼8周,每组设3个重复,每个重复20尾鱼.结果显示,R10-R50组的特定生长率(SGR)、存活率(SR)和饲料效率(FER)与R0组(对照组)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但从R30组开始有下降的趋势.R10-R50组的蛋白质效率(PER)和R0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但R100组的PER显著低于R0组(P<0.05).R10-R20组血清中的酸性磷酸酶(ACP)显著高于R0组(P<0.05),R30组血清中酸性磷酸酶(ACP)和R0组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R30-R100组血清中的碱性磷酸酶(AKP)显著高于R0组(P<0.05).R10组血清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R0组差异不显著(P>0.05).R10组肝脏中ACP显著高于R0组(P<0.05),R40-R50组和R0组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R30-R40组肝脏中AKP和R0组差异不显著(P>0.05).R10-R40组肝脏中SOD和R0组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R10-R50组血清的总蛋白(TP)显著高于R0组(P<0.05).各处理组和R0组血清中的谷草转氨酶(GOT)和谷丙转氨酶(GPT)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综合来看,10%-30%的脱脂磷虾粉替代组和对照组R0组对圆斑星鲽幼鱼的生长、饲料利用、免疫力及蛋白利用有相同的效果.  相似文献   
48.
本实验以体重为(70.0±5.5)g圆斑星鲽(Verasper variegatus)幼鱼为研究对象,研究了不同浓度氨氮胁迫对其鳃、肝组织及相关酶活性的影响.实验首先进行96h急性氨氮胁迫,得出96h LC50,在此基础上,设置对照和低(35 mg/L)、中(50 mg/L)、高(65 mg/L)3个氨氮浓度处理组,进行6、12、24、48和96 h的氨氮胁迫.结果显示,氨氮胁迫下,鳃小片基部泌氯细胞、呼吸上皮细胞水肿变性、坏死和脱落,鳃腔充血,柱状细胞排列不整齐;毛细血管破裂,红细胞溢出;鳃小片变粗、变短并卷曲.肝细胞核出现偏移、肿大和溶解现象,细胞轮廓模糊,血窦扩张、充血形成点状病灶,细胞水样变性、空泡化.Na+/K+-ATP酶、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力均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力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氨氮胁迫组96 h丙二醛(MDA)浓度均高于对照组,且与氨氮浓度呈显著正相关(P<0.05);氨氮胁迫对血清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溶菌酶(LSZ)产生显著性影响(P<0.05).肝脏ALT、AST、LSZ活性96 h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表明,氨氮胁迫对圆斑星鲽产生损害,氨氮胁迫使鱼体抗氧化系统、非特异性免疫系统下降,正常生理代谢受到阻碍,鳃组织损伤,呼吸功能受损.肝组织充血形成点状病灶,机体新陈代谢和解毒功能下降.  相似文献   
49.
裸盖鱼(Anoplopoma fimbria)肌肉的营养成分分析及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采用生化方法对裸盖鱼肌肉的营养成分进行了分析,并对其营养品质进行了评价.结果显示,裸盖鱼水分含量为69.92%,粗蛋白、粗脂肪、灰分和总糖含量分别占肌肉湿重16.48%、10.64%、1.69%和1.27%.裸盖鱼肌肉(干样)中含有17种氨基酸,总量为43.81%,其中必需氨基酸与总氨基酸的比值(WEAA/WTAA)为40.68%,必需氨基酸与非必需氨基酸的比值(WEAA/WNEAA)为81.74%,符合FAO/WHO 的理想模式;肌肉氨基酸的支/芳值(BCAA/AAA)为 2.51,接近人体的正常水平;鲜味氨基酸总量(FAA)为 16.94%,占氨基酸总量的 38.67%,高于我国北方主要海水养殖品种;第一限制性氨基酸为胱氨酸+蛋氨酸,必需氨基酸指数(EAAI)为76.35,属于氨基酸较为平衡的鱼类.裸盖鱼肌肉不饱和脂肪酸与饱和脂肪酸的比值(UFA/SFA)为 2.81,脂肪质量较高.此外裸盖鱼肌肉营养元素丰富,P和Zn含量较高,并富含VA、VB6和VB3.分析认为,裸盖鱼肌肉呈味氨基酸、不饱和脂肪酸、矿物质、维生素含量丰富,味道鲜美,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和保健作用.  相似文献   
50.
采用生化方法测定了金乌贼(Sepia esculenta)不同发育阶段的受精卵以及0-10日龄幼体的胰蛋白酶、胃蛋白酶、碱性磷酸酶、脂肪酶和谷丙转氨酶5种酶比活力的变化.结果显示,可溶性蛋白浓度总体呈先上升后下降再上升的变化趋势,其中,在囊胚和原肠期(Ⅱ)最高,在初孵幼体(Ⅶ)中最低,含量分别为81.50 mg/g和4.24 mg/g.胰蛋白酶、胃蛋白酶和谷丙转氨酶比活力的变化趋势相近,总体呈先上升后下降再上升的变化趋势,其中,在胚胎发育阶段均能检测出这3种酶的活性,说明主要自母体获得,但活力相对较低;在初孵幼体中,这3种酶活性均显著升高,比活力分别为0.51 U/g、1.68 U/mg和37.84 U/g;5日龄幼体(Ⅷ)中,3种酶比活力均显著下降至出膜前水平;10日龄幼体(Ⅸ)中,3种酶比活力均有小幅度上升.碱性磷酸酶和脂肪酶比活力的变化趋势相近,总体呈上升趋势,其中,在胚胎发育阶段仅检测到这2种酶的极低活性,幼体孵出后2种酶的比活力才显著上升,标志着器官发育的逐步完善和消化能力的逐步增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