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4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9篇
  2篇
综合类   7篇
水产渔业   87篇
畜牧兽医   10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3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在普通饲料中添加1%的生物源饲料添加剂,投喂杂交青虾"太湖1号",观察其对青虾的生长、非特异性免疫力及繁殖力的影响。结果表明:饲料添加生物源饲料添加剂能提高杂交青虾产量20.4%,体长增长2.3%,体质量增加48.9%,肥满度提高6.6%,大规格虾的比例增加27%,饲料系数下降16.6%;青虾血清中超氧化物歧化酶、溶菌酶、谷丙转氨酶及谷草转氨酶均有显著的提高;试验组的虾性腺指数、绝对抱卵量与相对抱卵量均显著高于对照组,饲料中添加生物源饲料添加剂可显著提高杂交青虾的繁殖力。因此,在生产中使用生物源饲料添加剂将有助于实现青虾的健康养殖。  相似文献   
42.
杂交青虾“太湖1号”苗种在池塘养殖中的适宜放养密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饲料系数、养殖产量、成虾规格、体长与体质量特定生长率作为判据,水质状况作为参考,以杂交青虾"太湖1号"为实验对象,在放养密度为60、105、150、195、240尾/m35个梯度下进行为期100 d的养殖试验,研究杂交青虾"太湖1号"苗种在池塘养殖中的适宜放养密度。结果显示,150尾/m3组的饲料系数显著低于195尾/m3和240尾/m3组(P<0.05),而养殖产量及成虾规格显著高于其它各组(P<0.05)。在高于150尾/m3的高密度组中,虽然产量也显著高于低密度组(P<0.05),但成虾规格较小。养殖期间各养殖水体的水质均能满足养殖虾的生长需求;高温季节除了高密度组的亚硝态氮盐指标稍有升高以外,水体pH、DO、NH4+-N等指标基本保持一致。将放养密度分别与饲料系数、增重率、体长与体质量特定生长率等指标之间进行二次回归曲线方程拟合,计算出杂交青虾"太湖1号"的适宜放养密度为117~150尾/m3。  相似文献   
43.
为揭示日本沼虾(Macrobrachium nipponense)对水体pH的适应性,分析了不同pH胁迫下日本沼虾在不同时段的存活率以及96 h后蜕壳率,免疫、肝功能相关酶活性的变化。结果显示,pH胁迫处理96 h时,不同pH处理组日本沼虾的存活率显著低于对照组,除pH 7.0组的蜕壳率与对照组差异不显著外,其余pH处理组蜕壳率显著高于对照组;暴露在弱酸性水(pH 6.0)、弱碱性水(pH 8.0)、碱性水(PH9.0)中的成活率不同,其中PH6.0组虾的成活率在36 h时显著低于PH8.0组,24 h时显著低于pH 9.0组;pH 5.0酸性处理组日本沼虾在试验期间存活率始终最低,上述结果表明日本沼虾对碱性水体的适应性强于酸性水体。比较不同pH值对日本沼虾肝功能相关酶活性的影响程度时发现,日本沼虾T-SOD、ACP、GOT、T-AOC酶的耐受pH生态幅较窄,AKP酶的耐受pH生态幅较宽。通过96 h的pH值与相关酶回归分析得出,日本沼虾的最适pH值范围为7.3~7.6。  相似文献   
44.
丁(鲁岁)的营养素需要量及饲料最适能量蛋白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正交设计L9(3^4)配制9种试验饲料,对丁Gui配合饲料中蛋白质、脂肪、总糖、矿物质需要量及最适能量蛋白比作饲养试验,对增重率、特定生长率、蛋白质效率及饲料系数等指标进行综合分析。结果表明,在本试验条件下影响生长的主要因素是蛋白质、能量蛋白比及矿物质。较优水平的饲料蛋白质含量为39.24%~42.50%,脂肪为6.28%左右,总糖为27.1l%左右,矿物质为2.37%~2.39%。丁Gui饲料的最适能量蛋白比(E/P值)在35.69kJ/g蛋白~36.94kJ/g蛋白之间。  相似文献   
45.
丁的营养素需要量及饲料最适能量蛋白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正交设计L9(34)配制9种试验饲料,对丁鱼岁配合饲料中蛋白质、脂肪、总糖、矿物质需要量及最适能量蛋白比作饲养试验,对增重率、特定生长率、蛋白质效率及饲料系数等指标进行综合分析。结果表明,在本试验条件下影响生长的主要因素是蛋白质、能量蛋白比及矿物质。较优水平的饲料蛋白质含量为39.24%~42.50%,脂肪为6.28%左右,总糖为27.11%左右,矿物质为2.37%~2.39%。丁鱼岁饲料的最适能量蛋白比(E/P值)在35.69kJ/g蛋白~36.94kJ/g蛋白之间。  相似文献   
46.
The biological cleaning agent Pondplus was dowsed each ten days at different dosage into breeding ponds for Chinese mitten crab with stocking rate at 12 000 ind./ha, to evaluate its purification effects on water environment in breeding ponds and its effects on Chinese mitten crab growth.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dousing treatment improved the water quality significantly as evaluated according to the parameters of DO, CODMn, NH4 + - N and NO2 - -N. Particularly, when the air temperature was higher than 35℃, the diurnal observation on DO values at the bottom of ponds showed that dousing at 450 g/( ha•m) gave a DO value higher than 4 mg/L all day long, which was 2 mg/L higher than that of control. The observed increase of Chinese mitten crab were 14. 9% , 27.8% , 27.8% by average weight, when dousing at 150, 300, 450 g/(ha • m) , respectively. Accordingly, the production increased by 8.5%, 11.9%, 18.6% through its promotion of Chinese mitten crab growth, and the economic efficiency were enhanced by 96.2% , 159.8% , 180.9%.  相似文献   
47.
黄颡隶属于淡水温水性鱼类,除西部高原外,全国各水域均有分布。20世纪末我国将黄颡作为名特优水产养殖品种进行推广,许多学者在黄颡人工繁殖和成鱼养殖技术方面做了大量的研究工作,突破了黄颡人工繁殖的难题,实现了黄颡全价人工饲料的生产。  相似文献   
48.
利用7个温室鳗池培育罗氏沼虾苗种,第一批投苗292万尾,水温22℃,出池大规格苗种121万尾,成活率41.44%;第二批投苗55万尾,水温28℃,出池苗种41万尾,成活率74.55%。  相似文献   
49.
中华鳖胚胎细胞体外培养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中华鳖胚胎细胞体外培养适宜培养渗透压、培养基和培养温度等条件,并进行传代试验,结果表明,胚胎原代细胞在25-28℃,渗透压250mmol/kg,RPMI-1640+10%小牛血清培养液及无CO2的条件下,生长良好,72h长满足 单层,并能顺利传代。细胞动力学试验表明,传代细胞1-3代为适应期、4-6代为旺盛期、7-9代为衰退期。第6代细胞以体组型分析,其染色体为整二倍体,并未发生转化。  相似文献   
50.
采用聚丙烯酰胺凝胶垂直板电泳(PAGE)技术,对日本沼虾野生群体、养殖群体及两者的杂交后代的肌肉组织中乳酸脱氢酶(LDH)、酯酶(EST)、乙醇酸脱氢酶(ADH)和苹果酸脱氢酶(MDH)同工酶进行比较研究。结果表明,日本沼虾不同群体及其杂交后代的LDH、EST和ADH的同工酶可分别稳定地表达出2、3和3条条带,这三种酶表达酶带及表达量差异不显著。MDH同工酶表达2条稳定酶带,在亲本和杂交后代间表达量差异较为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