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篇
  免费   0篇
农学   1篇
综合类   1篇
水产渔业   20篇
畜牧兽医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3篇
  2003年   1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菊黄东方鲀(Fugu flavidus Li)属鲀科,东方鲀属,俗称“乖鱼”、“满天星”,为福建省近年兴起的海水东方鲀类养殖品种。其成品主要销往国内的江、浙一带,售价高达220~400元/kg,具有很高的养殖价值。菊黄东方鲀天然苗种在数量上已满足不了养殖发展需求。我们于2004年引进亲鱼67尾,人工催产亲鱼20对,获受精卵3.6kg,受精率80%,孵化仔鱼102万尾,孵化率71%,培育出3cm以上苗种36万尾,总结出一套切实可行的人工繁殖技术。  相似文献   
12.
豹纹鳃棘鲈(PLectropomus Leopardus),属鲈形目、鮨科、石斑鱼亚科、鳃棘鲈属,俗称东星斑。它主要分布于印度洋~太平洋之间热带海域,海南东岸和南部海域均有分布,但数量稀少。东星斑的鱼肉内含有二十几种人体所需要的微量元素、维生素,具有高蛋白、低脂肪、低胆固醇的特点,为海鲜极品,逐渐成为饮食业、垂钓业的至爱。豹纹鳃棘鲈对环境适应能力强,还具有病害少、生长迅速、肉质优良等特点,市场售价为240元/kg~300元/kg,具有极高的养殖价值,目前已成为我国南方地区海水鱼类养殖的后备优良品种。  相似文献   
13.
急性肝胰腺坏死综合征(acute hepatopancreas necrosis disease,AHPND)是一种危害大、新出现的对虾疫病。目前认为该病由一种副溶血性弧菌(Vibrio parahaemolyticus,VP)引起。本试验通过生化鉴定、血清学分型、MALDI-TOF-MS鉴定以及文献建立的PCR方法,在福建省南美白对虾养殖场,对分离于AHPND病虾肝胰腺的VP进行了检测。通过VITEK-2鉴定出81株VP分离株。从中选取9株分别进行MALDI-TOF-MS鉴定、PCR检测和血清学分型,发现这9株分离菌株均与MALDI-TOF-MS数据库中的VP匹配。其中:4株PCR检测为阳性,被鉴定为AHPND VP,其血清型包括O1:KUT和O1:K68;另5株PCR检测为阴性,血清型包括O1:KUT、O3:K6和O1:K68。试验表明:AHPND VP分离株存在不同血清型,可通过MALDI-TOF-MS进行菌种鉴定;MALDI-TOF-MS与PCR结合使用,可以准确、快速鉴定AHPND VP,这有利于开展AHPND的病原学分析、流行病学调查以及诊断和监测。  相似文献   
14.
我国北方地区主要以养殖红鳍东方鲀、黄鳍东方鲀为主,在南方江、浙、福建、广东一带主要养殖双斑东方鲀,其养殖方法如下.  相似文献   
15.
淡水白鲳越冬苗种长途运输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淡水白鲳(Piaractus bruchypomun)原产于南美亚马逊河,是热带和亚热带暖水性食用、观赏的大型鱼类之一。近年来,江西、浙江、上海、江苏、安徽、湖北等地开始大面积养殖,因地理、气候、苗种价格等方面的原因,其所需越冬苗种有相当大数量从福建闽南地区调进,由于路途遥远、运输时间长,许多养殖场、专业户缺乏淡水白鲳越冬苗种长途运输经验,运输成活率低甚至全军覆没,损失惨重。福建省漳州市水产技术推广站下属南靖县汤坑地热特种水产试验场总结多年运输经验,于2001年和2002年5月份~6月份将部分自产淡水白鲳越冬苗种运往上述省市,运输成活率…  相似文献   
16.
<正>福建省漳浦县自上世纪九十年代末就开始利用旧虾池养殖海鳗,经过十多年的发展,养殖技术也日趋成熟,养殖模式由单养转变为与贝类、对虾、鲷科鱼类生态混养,效益得到显著的提高,形成了一条健康发展的产业,本文就漳浦旧镇地区的海鳗生态混养模式做出总结,为从业者提供借鉴。海鳗(Muraenesox cinereus(Forsskal))属硬骨鱼纲、鳗鲡目、海鳗科、海鳗属,又名门醋、即勾鱼、狼牙膳,为暖水性近底层肉食性鱼类,一般栖息于水深50~80米泥沙或沙泥底海区,游泳迅速,喜摄食虾、鱼类和鸟贼等。其肉厚质细味美,营  相似文献   
17.
双斑东方鲀(Takifugu bimaculatus)在福建已形成较大规模的养殖产业,但其精卵成熟同步率低、自然交配受精率低等繁殖特点已成为养殖规模化发展的最大制约因素。而精子超低温冷冻保存技术作为直接保存细胞遗传物质的一种有效方法,为双斑东方鲀规模化人工繁育问题的解决提供了方案。研究以复苏后的精子活力为选择指标,开展双斑东方鲀精子冷冻保存方法的研究,对抗冻剂、基础液、精子稀释浓度和降温程序等几个关键影响因素进行了筛选,获得了双斑东方鲀精子的最适冷冻方法:以含5%二甲亚砜(DMSO)的MPRS溶液与精子按1∶1比例稀释,样品在4℃冰箱中平衡30 min,液氮上方10 cm处熏蒸5 min,再下降到5 cm处熏蒸5 min,之后投入液氮。按此方法保存的双斑东方鲀精子在解冻激活后,其活力可达(83±3)%,与相应卵子受精,可得到平均70%的孵化率,可以满足双斑东方鲀规模化人工繁育的需求。研究结果也可为其他东方鲀鱼类的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花尾胡椒鲷人工繁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花尾胡椒鲷(Plectorhynchus cinctus),属鲈形目,石鲈科,俗名花加吉,假“包公”,主要分布于南日本一中国南海、斯里兰卡、阿拉伯海域。其适温范围较广,具有一定适盐性,抗病能力强,生长快,食性为杂食性偏肉食性,养殖一年可达到商品规格,具有肉质细嫩,味道鲜美营养丰富的特点,在东南亚,日本及韩国等地成为一种较为时尚的食用鱼。从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后期广东一些地区的养殖业者开始养殖花尾胡椒鲷,由于苗种主要从台湾购进及靠天然海捕,所以不能形成较大的养殖规模。为了突破花尾胡椒鲷批量生产性育苗,于2003—2005年开展花尾胡椒鲷人工繁殖研究。  相似文献   
19.
尤颖哲 《福建水产》2016,(6):481-485
在人工育苗的过程中,对亲贝进行促熟培育获得高质量受精卵是开展规模化育苗的关键。波纹巴非蛤(Paphia undulata)亲贝存在性成熟同步率低、产卵不集中的问题,研究对波纹巴非蛤亲贝分别进行室内水泥池和室外土池人工暂养促熟培育,经5、10、15、20 d的暂养促熟培育后,采用阴干、流水刺激的方法诱导产卵,比较不同的暂养促熟方法和促熟培育时间对亲贝的性腺发育及催产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用室外土池人工促熟法,波纹巴非蛤亲贝性腺发育的成熟情况比室内水泥池促熟法好、死亡率低;且经室外土池人工促熟培育10 d,亲贝的性腺发育情况及催产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20.
石斑鱼属(Epinephelus)鱼类的英文名Grorper或See bass,中文俗称石斑、过鱼、国鱼和贵鱼,全世界共100多个种,属暖水、岛礁性鱼类,广泛分布于印度洋、太平洋和大西洋的热带、亚热带海域,我国约有50个种,分布于东海南部、舟山群岛以南至南海东京湾间的海域。石斑鱼体色艳丽、肉质鲜嫩,在中国、日本和东南亚、阿拉伯湾、东南亚各国视为上等海鲜佳肴,深受欢迎,经济价值极高,是我国南方最重要的海水养殖鱼类。福建省漳州市的石斑鱼养殖产量占全国第一,年产量达7000多吨,育苗量达1000万尾左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