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2篇
水产渔业   20篇
  2024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1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2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1.
12.
生物活性水质改良剂因其能保持水质环境的良性循环,改善水质,降低养殖生物的发病率,被广泛使用。生物活性水质改良剂的种类繁多,但大多是采用了微生物添加技术,投放后,有促使有益菌的繁殖,促进有益生物生长,降低水质中的污染物等优点。  相似文献   
13.
将初次抱卵的哈萨克斯坦卤虫卵放入以扁藻为主的培养液中培养,每天轻摇数次,测量温度与光照,观察记录其生长和产卵情况,产出后移入新的培养液中继续培育观察.结果表明,哈萨克斯坦阿拉湖卤虫一生报卵至少五次,在温度适宜、饵料充足的情况下,每次抱卵量在140粒以上,且抱卵量基本相同.从抱卵到孵幼的天数,随着抱卵次数的增加,略有延长...  相似文献   
14.
<正>刺参养殖产业在快速发展的同时,由于养殖密度过高、药物滥用、处理不恰当、操作不规范等原因使病害问题越来越突出,给刺参养殖从业者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成为制约产业高质量发展的一大瓶颈。因此,要大力发展刺参产业,保障水产品质量安全,必须优先解决其病害问题,减少疾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15.
青蛤Gylina sinensis(Gmelin)俗称铁蛤、墨蛤、蛤蜊、石头螺等,是我国沿海常见的经济贝类,不仅肉味鲜美,营养丰富,而且具有药用价值,因此倍受消费者青睐。近十几年来,由于海洋污染和捕捞过度等因素影响,青蛤资源日益匮乏,青蛤人工育苗与养殖技术开发异军突起。目前,江苏、浙江等地青蛤人工育苗与苗种中间培育技术已十分成熟,而渤海南部此类技术研究尚处在启蒙阶段。  相似文献   
16.
为探明魁蚶(Scapharca broughtonii)的摄食规律,采用室内生态学试验方法,研究了水温(20、24、28、32 ℃)、盐度(16、20、24、28、32)和体质量对魁蚶滤水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水温20~32 ℃范围内,魁蚶滤水率随温度的升高呈先升后降的趋势,24 ℃时滤水率达到最大,显著高于其他温度(P<0.05),温度(x)与滤水率(y)间的关系可拟合为:y=0.054 8+0.045 0x-0.009 9x2,R2=0.734 3;在盐度16~32范围内,魁蚶滤水率随盐度的升高呈先升后降的变化趋势,盐度28时滤水率达到最大,为(0.341 8±0.026 6)L/(g·h),与盐度24时,滤水率差异不显著(P>0.05),但显著高于其他盐度(P<0.05),盐度(x)与滤水率(y)的关系可拟合为:y=0.021 0+0.171 2x-0.029 7x2,R2=0.955 1;魁蚶的滤水率与软体干质量呈负幂函数关系,滤水率随体质量的增加而增大,单位干组织质量的滤水率随体质量的增加而减小。  相似文献   
17.
真蛸幼体培育的现状、难点与展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真蛸是蛸类动物中经济价值较高的一种,也是世界上研究最多、知名度最高的头足类之一,在地中海、拉丁美洲和亚洲均有广阔的市场。真蛸具有以下适于养殖的特点:1)食物转化率高,它可以转化消化食物的40%~60%;2)生长率高,它的生长率每天大约为3%;3)蛋白含量高,占干重的70%~90%;4)怀卵量高,每个成熟个体怀卵量在10万~50万粒。由于其广阔的市场空间和优良的生物学性状,多年来众多学者对其生态、生理、行为、繁殖、生长和养殖进行了广泛的研究,为开展真蛸养殖提供了很好的基础。本文介绍了国外在真蛸幼体培育方面的研究情况,以期为国内蛸类动物的人工育苗和人工养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正>黄河三角洲拥有大片的湿地资源,沿黄大量草甸湿地被开挖成池塘,以其优越的水资源优势成为地方水产养殖业的主阵地,为渔业增效、渔民增收作出重要贡献。但随着养殖规模的扩大和市场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19.
一、控好温度关红鳍东方在6℃时可越冬,但一般温度控制在12~16℃。山东、河北等北方地区,河豚越冬多在育苗室中进行。但春天虾、鱼、蟹育苗一般要在3月中旬进行,此时室外海水自然水温多在8℃左右,而河豚鱼种放养要求水温15~18℃。由于育苗的时间性强,河豚鱼种要提前放入养成池,为减少温差大造成应激反应,在出池前把越冬鱼种通过换水每天水温降低0.5~1℃,一般经1周左右时间,水温和室外自然水温一致,稳定2天,准备出池。二、把好饵料关出池前随水温的降低,鱼种摄食量减少。此时要投喂新鲜高质量的饵料,同时饵…  相似文献   
20.
从南美白对虾养殖中期开始,在投饲的同时拌入一定量的增氧剂,并设对照组进行对比试验。结果表明:施用增氧剂的池塘水质指标明显优于对照池,其中溶解氧增幅最大,氨氮、亚硝酸盐、硫化氢等指标也有较大幅度的下降。试验池每667m^2产虾413kg,成活率达76%,饵料系数1.26,明显优于对照池,养殖效益大幅提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