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4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1篇
  3篇
综合类   25篇
水产渔业   9篇
畜牧兽医   50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2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8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65 毫秒
41.
利用分子生物学技术,建立了一种快速、准确、实用的养殖对虾白斑病和斑节对虾杆状病毒的PCR检测方法,通过特异性试验和敏感性试验,并经测序,其PCR产物与目的基因符合率为99%,证实该方法具有良好的特异性.本项目还将该方法应用于对虾育苗过程的各个环节,并对珠海地区养殖场养殖对虾、市场销售的对虾和进出口对虾等进行了对虾白斑病毒和斑节对虾杆状病毒的流行病学调查.在调查中首次发现虾蛄对虾白斑病毒呈阳性反应,说明该病毒可以感染除对虾外的节肢动物.  相似文献   
42.
含有猪细小病毒SC1株非结构蛋白NS1基因的重组质粒pPNS1通过EcoR Hind双酶切后,回收NS1基因,将其亚克隆进原核表达载体pET30a( )中,构建了重组表达质粒pET-NS1,转入表达宿主菌BL21中,通过IPTG的诱导表达,SDS-PAGE电泳结果表明,重组NS1蛋白高效表达,以包涵体形式存在,占细菌总蛋白的26.7%。并确定了NS1蛋白的最佳诱导条件:IPTG终浓度为0.6mmol/L,诱导时间为3h。Westernblotting检测表明,表达产物具有良好的免疫原性。重组蛋白经纯化后作为抗原,包被酶标板,以辣根过氧化物酶标记葡萄球菌A蛋白作为二抗,建立了辣根过氧化物酶标记葡萄球菌A蛋白的酶联免疫吸附试验(PPA-NS1-ELISA)。结果表明,抗原最佳包被质量浓度为31.3mg/L,血清最佳稀释度为1∶40。阳性标准初步定为:待检血清D490>0.32,且待检血清D490/阴性血清D490>2.0。  相似文献   
43.
将扩增得到的PPV SC-1株VP2基因产物插入真核表达载体pPI-2.EGFP中,得到了重组质粒pPI-2.EG-FP.VP2。再以含有PCV2 SC株全基因组的重组质粒pMD-PCV2为模板扩增PCV2ORF2基因,进一步将其插入pPI-2.EGFP.VP2中,构建含有PPVVP2基因、PCV2ORF2基因及EGFP报告基因的真核表达载体pPI-2.EG-FP.VP2.ORF2。用脂质体介导法将pPI-2.EGFP.VP2.ORF2 DNA转染Vero细胞,观察绿色荧光蛋白的融合表达,采用ELISA方法检测转染液与PPV、PCV2高免血清的反应特性,同时将转染出现绿色荧光明显的Vero细胞制备电镜样品。结果显示,VP2基因、ORF2基因与绿色荧光蛋白得到融合表达,转染液与PPV、PCV2高免血清具有良好的抗原抗体反应特性,电镜观察到重组病毒样颗粒的形成。  相似文献   
44.
以PPV VP2为基础,利用重叠延伸PCR技术分别将VP2蛋白中第402位(A)和214位(B)的半胱氨酸突变为精氨酸,并将突变体克隆入pMD19-T Simple载体中;经酶切、PCR和测序鉴定后,利用KpnⅠ和BamHⅠ酶切位点,定向克隆入真核表达载体pPI-2.EGFP中,构建突变体与报告基因EGFP融合表达的pPI-2.EGFP.VP2(A)和pPI-2.EGFP.VP2(B)真核表达载体;利用脂质体法将重组质粒分别转染COS-7细胞。结果:成功构建了突变体的真核表达载体;在转染后的荧光观察中发现,pPI-2.EGFP.VP2(A)和pPI-2.EGFP.VP2(B)质粒转染细胞后,两者表达后的荧光信号不同,A样品的荧光呈颗粒状分布于细胞中,而B样品的荧光信号均匀分布于细胞中。提示,突变是引起表达差异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45.
位于塔里木河畔附近的新疆南疆地区以"瓜果之乡"著称,其水果产量巨大,果树种植是当地重要经济增长渠道。然而伴随果树产量的增加,病虫害问题成为了制约南疆果树栽植的主要因素。病虫害种类的增多甚至对药物产生了抗药性,导致水果产量急剧下降,并且造成了严重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针对这样的状况,本文重点分析了南疆果树的病虫害防治策略。  相似文献   
46.
我们于1996年开始进行亚成体大熊猫细菌性败血病病因及病性的研究工作,目前已分离出病原菌并对病原菌的生理生化特性,抗原性,耐药性等生物学特性进行了研究,其中,亚成体大熊猫病原菌EL-1 是大肠埃希氏菌Escherichia coli和EL-2株是肺炎克雷伯氏杆菌Klebsiell pneumoniae,目前对亚成体大熊猫的细菌性败血病已初步作出判定是主要由上述两种细菌所引起,为指导亚成体大熊猫疾病的临床诊断,在发生疾病之后能很快速地了解病因,我们试探索诊断亚成体大熊猫疾病的方法。  相似文献   
47.
应用PCR-RFLP方法对四川猪圆环病毒的检测与分型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根据GenBank中猪圆环病毒(PCV)的基因序列,设计并合成了1条引物,建立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酶切片段长度多态性分析(PCR RFLP)方法,对PK-15细胞、IBRS 2细胞以及疑似猪断奶后多系统衰竭综合征(PMWS)、猪皮炎肾炎综合征(PDNS)的病料进行了PCV检测,以及血清型的鉴定。结果表明:IBRS 2细胞和1个PMWS病料检测出PCV 1的基因片段,1个PMWS病料和1个PDNS病料检测出PCV 2基因片段。证明应用PCR RFLP快速检测PCV是可行的,为PCV的检测、分型以及PCV相关疾病的诊断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48.
合浦珠母贝印度家系F↓(1)代的AFLP分析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用AFLP标记对合浦珠母贝(Pinctada fucata)印度家系的亲本及其子一代(F1)进行了遗传分析。27对引物共扩增出1 013个位点,其中835个位点在F1代分离,178个位点不分离,多态位点比例82.4%。分离位点中,符合孟德尔分离规律的位点458个,占分离位点数的54.9%。偏孟德尔分离规律的位点377个,占分离位点数的45.1%。分离比为3∶1的位点共有482个,占分离位点数的57.7%,符合孟德尔分离规律的位点251个,占52.1%(占分离位点数的30.1%);分离比为1∶1的位点共有353个,占分离位点数的42.3%,符合孟德尔规律的位点207个,占58.6%(占分离位点数的24.8%)。半数以上的标记符合孟德尔遗传规律。表明AFLP标记适合于合浦珠母贝的遗传图谱构建。[中国水产科学,2007,14(1):52-58]  相似文献   
49.
五重PCR检测大肠杆菌O157:H7菌体抗原和毒素基因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针对O157:H7大肠杆菌O抗原抗血清同多种细菌有交叉反应,而单一毒素基因并不是O157:H7所独有这一特点,建立了五重和四重PCRA-法,同时检测大肠杆菌O157:H7的O抗原、H抗原和4种毒素基因,可在较短的时间内检测、鉴定大肠杆菌O157:H7,并有较高的特异性,解决了传统细菌检测方法耗时长、灵敏度低,并有交叉反应等问题。  相似文献   
50.
“史力丰”油菜是我省沿江地区大面积推广的新品种,为明确其最佳施肥量和移栽密度,为高产高效栽培提供科学依据,特进行本试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