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5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农学   2篇
  1篇
综合类   8篇
水产渔业   5篇
畜牧兽医   60篇
  2022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16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71.
从黑龙江省某3个猪场采集疑似为日本脑炎病毒感染的病、死猪的脏器以及全血,进行病毒的细胞培养,蚀斑纯化,间接免疫荧光试验,电镜下观察病毒粒子的形态,及RT—PCR检测。结果显示,盲传三代后,出现明显的细胞病变(CPE+~CPE+++);荧光显微镜下细胞胞质内呈现不同强度的绿色荧光信号;电镜下的病毒粒子为40-60nm的球型粒子;PCR检测为日本脑炎病毒阳性。通过对3株分离株腑扩增序列比较,此3株分离株为基因Ⅲ型。  相似文献   
72.
猪细小病毒Z株NS部分基因的扩增及序列分析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从猪细小病毒Z株提取基因组DNA,利用PCR扩增部分基因,并对该扩增片段进行测序与分析。结果表明,扩增的NS基因长330bp,编码109个氨基酸。氨基酸序列中含有猪细小病毒的重要保守序列。并有1个潜在的糖基化位点NFSN。Z株NS基因与其他猪细小病毒Kresse、NADL2-2、NADL2-1株的核苷酸同源性分别为99%、98%、98%,氨基酸同源性均为99%。  相似文献   
73.
高致病性禽流感的防控措施主要包括迅速确诊技术;疫区隔离封锁,扑杀病禽;对高风险、可能被传染的区域实施强制免疫等。在该病的防控工作中尚未运用风险评估方法,也无风险评估指标体系,难以正确识别其风险程度,无法进行风险跟踪与控制。风险评估是指为了决策的需要.以科学为基础对具有不确定性的事件或结果进行逻辑判断的一种过程,是将专家经验知识和现代数学方法相结合,建立风险评估指标体系,确定指标值和权重,建立综合评价模型,最后用合适的阈值来确定风险程度或根据风险因素的权重采取相应防控措施。风险评估在工程学、生态学、信息学、项目投资、环境保护、生物防治、动植物检疫、生物多样性研究等诸多领域广泛应用。在动物医学领域中,如口蹄、蓝舌病、牛海绵状脑病等流行病的监测中都运用风险分析方法。联合国粒农组织呼吁在区域一级建立能够满足局部区域以及国际社会需要的高致病性禽流感风险预警的兽医监视框架。风险评估框架对科学防控高致病性禽流感有重要决策意义。[编者按]  相似文献   
74.
在2004年初H5亚型禽流感在中国内地引起暴发前后,于湖北、广西二疫区市县的生态系中,自健康的鹰、鸽子、野鸭和鹌鹑中采集了54份血清,应用血凝抑制试验(HI)对其进行了血清学检测,并将获得的血清学检测数据进行了统计学分析。分析结果显示,在总共采集的54份血清样品中,抗新城疫病毒(NDV)抗体、抗It6亚型禽流感病毒(H6)抗体、抗H9亚型禽流感病毒(H9)抗体、抗H5亚型禽流感病毒(H5)抗体阳性率分别为64.8%、64.8%、75.9%、29.6%。推断这一时期新城疫病毒(NDV)、H6亚型禽流感病毒(H6)、H9亚型禽流感病毒(H9)和H5亚型禽流感病毒(H5)共循环于该生态系中,其中新城疫病毒、H9、H6亚型禽流感病毒长期、稳定循环于该生态系中,为该生态系主要流行血清型。血凝抑制试验检测结果发现,抗H5亚型禽流感病毒抗体效价较低,最高仅为640,其阳性率为29.6%,推断其可能为新近传入的病毒或新近重组变异出现的新病毒、与该次流感暴发相关的新病毒,这一推断还有待于通过对病毒基因序列的分析而做进一步验证:另外,新城疫病毒在该生态系中的稳定循环,构成了对家禽持久、潜在的威胁。对于自1994年以来,长期稳定循环于我国生态系及家禽中的H9亚型禽流感病毒则仍然是以G9-like为优势亚组。本研究结果还提示我们,对我国自主活动鸟类的生态系中抗禽流感病毒抗体的监测是预警、预报我国家禽流感暴发的有效途径,也是十分必要的,同时,血清学的检测结果为我们进一步的分子水平的分析研究提供了明确的靶向。  相似文献   
75.
猪圆环病毒多重PCR诊断方法的建立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根据GenBank中20株猪圆环病毒(PCV2)核苷酸序列设计两对引物,建立的检测猪圆环病毒的多重PCR方法,其中引物P1、P2为PCV特异性,扩增938bp片段。P3、P4为PCV2特异性扩增490bp,因此本方法不仅可以扩增PCV片段,还可以同时区分PCV1和PCV2。该方法具有良好的特异性和敏感性,为猪圆环病毒的临床诊断与流行病学调查等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76.
本研究应用血凝抑制试验(HI),在2005年初,于黑龙江省绥化、海林两地区散养的临床健康的猪、家禽中采集血清样品178份,对其进行了血清学检测,并将获得的血清学检测数据进行了统计学分析。分析结果显示,绥化地区采集的血清样品共计60份,其中家禽中抗H9亚型流感病毒抗体阳性样品24份,占家禽检测总样品数(45份)的53.3%;在海林市地区采集的血清样品共计118份,其中家禽中抗H9亚型流感病毒抗体阳性样品29份,占家禽被检测总样品数(88份)的32.9%。在两地猪群中的血清学检测结果发现,抗H9亚型流感病毒抗体阳性率较高,分别占猪血清检测样品(14/15,19/30)的93,3%和63.3%,两地的畜禽检测中均未检测到H5、H7亚型抗流感抗体。本次试验检测结果表明,在黑龙江省的畜禽养殖中,尤其是猪与家禽当中,存在抗H9亚型流感病毒的抗体,推断可能有该亚型流感病毒的传播;未检到H5、H7亚型流感病毒抗体,在本次检测中可以初步判定在被检测的畜禽当中不存在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感染与流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