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18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16篇
林业   33篇
农学   20篇
基础科学   9篇
  20篇
综合类   242篇
农作物   19篇
水产渔业   22篇
畜牧兽医   141篇
园艺   27篇
植物保护   8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25篇
  2022年   14篇
  2021年   14篇
  2020年   20篇
  2019年   21篇
  2018年   32篇
  2017年   17篇
  2016年   18篇
  2015年   31篇
  2014年   26篇
  2013年   24篇
  2012年   21篇
  2011年   20篇
  2010年   27篇
  2009年   44篇
  2008年   22篇
  2007年   24篇
  2006年   30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16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9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4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61.
动物卫生行政处罚中的责令停产停业,一般适用于生产者实施了后果比较严重的违法行为或者生产、加工、销售威胁人体健康的产品,是一种较为严厉的处罚措施,在一定期限内剥夺了违法行为人从事某种行为的能力。  相似文献   
62.
为探索评价山羊痘的活疫苗对羊痘免疫保护效果,根据羊痘流行特点,对注射羊痘活疫苗30 d后的羊群(A组)和未进行免疫的健康羊群(B组)各随机抽选30只,与30只患有绵羊痘且具有典型症状的病羊混养,21 d后观察发病情况。结果显示,进行了疫苗免疫的实验组有28只羊未发病,有效保护率93.3%;未进行疫苗免疫的对照组只有13只羊未发病,有效保护率仅为43.3%。羊痘活疫苗免疫保护效果显著,通过疫苗免疫注射可起到有效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63.
本文论述了今年长江水患生成的危害,分析了引起水患的主要原因,并针对我国生态环境恶化的严峻现实,探讨了改善生态环境的一些途径。  相似文献   
64.
1 发病原因 羊腐蹄病主要由坏死梭形杆菌与结节梭菌引起.牧场的湿度与该病的发生有很大关系,干旱地区很少发生该病,潮湿环境能使羊蹄软化,为细菌侵入创造条件. 患病羊是主要的、长期的传染源,继发感染化脓棒状杆菌、链球菌、葡萄球菌及大肠杆菌的病情加重.  相似文献   
65.
在 2020-2022 年江苏省张家港市连续 3 年开展的水稻新品种综合测试中,由南京农业大学水稻研究所选育的早熟晚粳稻新品种宁香粳 9 号表现出生育期适中、高产甚至超高产、优质、抗高温胁迫能力强等特点,综合表现优异。根据宁香粳 9号的品种特性,以兼顾高产与优质为目标,以保穗、控粒和增重为路径,提出了配套绿色高效栽培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66.
针对当前园林计算机辅助设计课程教学存在的不足,以复合应用型卓越农林人才培养为目标,从优化教学内容、改革教学方法和手段、改革课程考核方式等方面进行了研究,从而增强了学生利用园林辅助设计软件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了就业率和就业质量。  相似文献   
67.
为研究益生菌对行肠内营养治疗患者肠道适应性的调节作用,采用随机数表将157 例患者分为研究组(n=101)和对照组(n=56),进行双盲、随机对照研究。根据Harris-Benedict公式测算基础能量消耗,氮供给量0.2 g/(kg?d),研究组给予肠内营养+益生菌,对照组给予肠内营养,治疗期10 d。统计患者的基础人口学资料及临床信息,于肠内营养治疗前和治疗后第10天观察并记录患者的体质量、体质量指数等指标,评价肠道及肾脏等重要脏器的营养代谢状况。结果表明:肠内营养治疗后第10天,2 组患者的营养不良  相似文献   
68.
亚铁胁迫对水稻生长及矿质元素积累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亚铁胁迫导致植株生长发育受抑制,影响了水稻产量和稻米品质。因此,明确亚铁胁迫的分子与生理机制,对水稻耐受型亚铁品种的选育至关重要。本文选用对亚铁毒害有显著差异的10个籼型水稻品种为材料,通过亚铁毒害胁迫水培处理,研究亚铁毒害对不同基因型水稻生长与Zn、Mn、P、K、Mg、Ca等矿质元素积累的影响。结果表明,高浓度Fe~(2+)处理后,水稻株高、根长和植株(地上部和根系)干物质量均受到显著抑制,同时水稻植株叶片中叶绿素含量降低,SOD、CAT活性和MDA含量明显高于根系,根膜、根系和地上部中Fe元素含量明显增高,而根系和地上部中其他矿质元素含量则显著低于正常供铁植株。可见,过量的Fe~(2+)会对水稻产生毒害,导致植株中Zn、Mn、P、K、Mg、Ca等营养元素严重缺乏,影响植株的正常生长发育,进而影响稻米产量和品质。因此,铁毒害造成水稻植株缺乏其他营养进而影响其生长发育,是铁毒害作用的重要生理机制。  相似文献   
69.
为了在保健型园林中可以科学合理地应用滇重楼,采用室内生物测定法研究了滇重楼(Paris polyphylla var. Yunnanensis)根水浸液(0、0.02、0.04、0.06、0.08 g·mL-1)对4种园林植物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的化感作用。结果表明,滇重楼根水浸液对4种园林植物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有显著影响,且4种园林植物对根水浸液的响应不同。滇重楼根水浸液对4种园林植物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主要表现为化感抑制作用,且随着浸提液浓度的升高而逐渐增强,仅孔雀草(Tagetes patula)在浸提液浓度≤0.04 g·mL-1时表现一定的促进作用;4种园林植物对滇重楼根水浸液化感作用综合效应的敏感性大小依次为白车轴草(Trifolium repen)>鼠尾草(Salvia japonica)>高羊茅(Festuca arundinacea)>孔雀草;滇重楼根水浸液对4种园林植物幼苗叶绿素含量基本表现为抑制作用,仅孔雀草在0.02 g·mL-1处理下表现为促进作用;SOD、CAT活性随滇重楼根水浸液浓度升高而先增后降,POD活性和MDA含量随浓度升高而增加,仅孔雀草在浸提液浓度≤0.04 g·mL-1时MDA含量减少。因此,滇重楼根水浸液先使4种园林植物遭受氧化胁迫,进而表现出化感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70.
【目的】为研究CSFV RNA在体外感染细胞中的分布及定位,建立了一种准确、敏感的RNA可视化原位杂交技术。【方法】本研究通过比对GenBank公布的CSFV、BVDV和BDV全序列,避开BVDV和BDV的同源区,设计了CSFV RNA及内参基因β-actin的特异探针。以CSFV中等致病力毒株(HeBHH1/95)为参考毒株,在PK15细胞中培养病毒,加入RNA可视化原位杂交特异探针和相应试剂,采用荧光共聚焦显微镜进行成像观察。通过综合分析观测结果、荧光强度、重复性等因素,采用正交试验优化了对原位杂交过程中具有重要影响的蛋白酶K浓度和甲醛固定时间,建立了CSFV RNA可视化原位杂交技术,并与FAT方法比较该技术灵敏度;用我国目前流行的CSFV 1.1、2.1、2.2、2.3基因亚型及BVDV、PPV、PRV和PCV-2病毒进行特异性试验。最终,以CSFV强致病力毒株(SM)接种PK15细胞,病毒感染后0.5、1、3、6、8、10、14、18、24、36、48、72、96h(hours post inoculation,hpi)取样,每个时间点2个重复,采用CSFV RNA可视化原位杂交技术进行检测。为佐证病毒蛋白在细胞中的定位及分布,同时采用FAT方法对SM株E2蛋白在PK15细胞中的表达情况进行动态研究。【结果】采用该技术在荧光共聚焦显微镜下可观察到CSFV RNA在细胞中的定位;当蛋白酶K浓度为1:1 000、甲醛固定时间为30min时为最优反应条件;灵敏度试验表明该技术对病毒的检测极限为10-8/200μL,比FAT高3.5个数量级;特异性试验结果显示该探针能与CSFV 1.1、2.1、2.2、2.3亚型结合,与BVDV、PPV、PCV-2、PRV无交叉反应。采用该技术对CSFV RNA感染后在靶细胞中的定位与分布研究结果显示:0.5hpi在胞核和胞浆均能检测到RNA,0.5-6hpi RNA主要分布于胞核内并在核内富集;10hpi胞浆内RNA逐渐增多,胞核内RNA逐渐减少,24hpi RNA主要集中在胞浆内细胞核周围;36hpi核外RNA大量聚集增多,72hpi达到峰值;96hpi RNA总量有所下降。而FAT结果显示:8hpi在少数细胞的胞浆内检测到病毒E2蛋白,10-24hpi蛋白表达数量一直较少;36hpi蛋白表达量不断增多,72hpi到最大值;96hpi荧光信号由强变弱。病毒蛋白在细胞浆内的聚集数量与细胞浆中RNA含量成正相关。【结论】首次建立了CSFV RNA可视化原位杂交检测技术,并对CSFV强致病力毒株在细胞中的RNA定位分布进行了研究,发现病毒RNA吸附和进入靶细胞的时间早于0.5hpi,观察到CSFV RNA有在细胞核内的生活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