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5篇
农学   11篇
  4篇
综合类   5篇
水产渔业   22篇
畜牧兽医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从湛江东海岛斧文蛤野生群体随机取200个2龄个体,测量壳长(SL)、壳宽(SW)、壳高(SH)、韧带长(Li L)、小月面长(Lu L)和体质量(W)6个性状,计算性状间的相关系数;以壳性状为自变量、体质量为依变量,采用通径分析方法计算壳性状对体质量的通径系数、决定系数,建立回归方程。结果显示,壳长、壳宽、壳高、韧带长与体质量极显著相关(P0.01),小月面长与体质量相关不显著(P0.05)。壳长、壳宽、壳高对体质量的直接影响均达到极显著水平(P0.01),韧带长对体质量的直接影响较小,相关不显著(P0.05);壳长对体质量的直接效应和间接效应均最大,是影响体质量的最重要因素。采用逐步回归分析方法建立了形态性状对体质量的多元回归方程YW=-126.784+1.249XSL+2.036XSW+0.911XSH,为斧文蛤选种提供了理论依据和测度指标。  相似文献   
42.
珠母贝人工培育黑珍珠的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不同术前处理方法、不同贝龄和不同珠核规格的实验条件,探讨珠母贝(Pinctada margaritifera)育珠效果的影响因素.术前处理方法包括温差促排和阴干促排,贝龄设为1.5龄、2.0龄、2.5龄和3.0龄,珠核直径设为5.5 mm、6.0mm、6.5 mm和7.0mm.经1个月的休养和21个月的育珠,结果显示,休养与育珠期间,温差促排、阴干促排和未处理组间的成活率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但留核率、收珠率和优珠率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其中温差促排组和未处理组分别具有最高和最低的留核率、收珠率和优珠率;4个贝龄组的成活率、留核率和收珠率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其中1.5龄组具有最高的成活率,2龄组具有最高的留核率和收珠率,3龄组具有最低的成活率、留核率和收珠率;4个珠核规格组间的成活率、留核率和收珠率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其中6.0 mm组和 7.0 mm组分别具有最高和最低的留核率和收珠率.研究结果说明,术前处理具有明显提高珠母贝植核贝的成活率、留核率和收珠率;珠母贝第一次植核的最适贝龄应是1.5~2龄:珠母贝第一次植核的珠核适宜规格为6.0 mm.本研究旨在为优质珍珠的培育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43.
马氏珠母贝黄壳色选系F1与对照组耗氧率和排氨率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6年4月,从流沙港马氏珠母贝养殖群体中挑选11个纯黄壳色个体为繁殖群体建立了黄壳色选系F1。同时,随机选取了50个个体作为繁殖群体建立了对照组。2007年10月,从两个组分别选取相同规格的个体,比较了不同温度和盐度条件下两个组的耗氧率(OCR)和排氨率(NR)。结果表明:(1)在15~30 ℃,两个组的耗氧率和排氨率均随温度升高而增大。黄壳色选系的OCR和NR变化范围分别为0.117~1.009 mg / (g·h)和0.013~0.028 mg / (g·h),对照组的OCR和NR变化范围分别为0.142~0.827 mg / (g·h)和0.016~0.028 mg / (g·h)。(2)在15 ℃,对照组OCR和NR大于黄壳色选系,差异不显著(P>0.05);在20、25和30 ℃条件下,黄壳色选系OCR和NR大于对照组,其中30 ℃时二者耗氧率差异显著(P<0.05)。(3)在15~30 ℃,黄壳色选系OCR和NR的Q10平均值为4.87和1.91;对照组OCR和NR的Q10平均值分别为3.54和1.46;两个组的氧氮比平均值分别为20.50和19.56。(4)在20~36盐度条件下,两个组的OCR和NR均随盐度增加而先上升再下降,在盐度28时出现最大值。黄壳色选系的OCR和NR变化范围分别为0.435~0.678 mg / (g·h)和0.011~0.027 mg / (g·h),对照组的OCR和NR变化范围分别为0.233~0.671 mg / (g·h)和0.014~0.025 mg / (g·h)。(5)在盐度20、24、28、32和36条件下,黄壳色选系耗氧率大于对照组,其中在盐度20、24和36时二者差异显著(P< 0.05);在盐度28和32条件下,黄壳色选系排氨率大于对照组,在盐度20、24和36条件下,对照组的排氨率大于黄壳色选系,差异不显著(P> 0.05)。(6)在20~36盐度条件下,黄壳色选系和对照组的氧氮比平均值分别为34.50和25.01。研究结果表明经过一代壳色选育后黄壳色选系与对照组的生理指标存在明显差异,为马氏珠母贝的黄壳色系进一步选育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