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4篇
  免费   54篇
  国内免费   22篇
综合类   2篇
水产渔业   128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2 毫秒
81.
长江口及其邻近海域渔业资源结构的季节变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基于2012年8月(夏季)和11月(秋季)、2013年1月(冬季)和5月(春季)长江口及其邻近海域的渔业底拖网调查数据,对渔业种类组成、数量分布、群落多样性及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共捕获渔业种类114种,隶属于17目66科90属,其中鱼类12目36科50属58种,鲈形目种类最多(26种),甲壳类2目25科33属49种,头足类仅3目5科6属7种。长江口及其邻近海域渔业资源优势种季节更替明显,仅龙头鱼(Harpodon nehereus)为全年优势种。秋季平均单位网次渔获量最高(29.20 kg/h·net),春季(17.95 kg/h·net)高于夏季(14.60 kg/h·net),冬季最低(10.15 kg/h·net),各季节均以底层鱼类和甲壳类为主,中上层鱼类渔获量仅春季较高,占总渔获量20.1%。春、夏季群落多样性指数较秋、冬季高,春季(163)和夏季(176)渔业资源群落更替指数较高,群落稳定性较低,夏季(6)和冬季(–5)迁移指数接近于零,渔业生物迁入和迁出处于相对平衡状态。各季节渔获种类数和总渔获量分别与底层鱼类和甲壳类渔获量呈极显著正相关;秋季渔获种类数与表层温度呈显著正相关,与深度呈极显著正相关。长江口及其邻近海域渔业低质种类呈增加趋势,并且渔业资源结构存在明显的季节变化,渔获种类数、总渔获量及群落多样性指数与表层温度及深度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82.
陆架边缘海是全球海洋重要的碳汇区域,而近岸岛屿毗邻海域作为最具代表性的边缘海域,具有来自海洋与陆地的不同碳来源,在碳循环和海洋碳汇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本研究基于碳氮稳定同位素方法,利用贝叶斯混合模型,分析2020年秋季庙岛群岛毗邻海域底栖食物网中不同碳来源(浮游植物、大型藻类、悬浮颗粒有机物和底质有机物)对主要消费者类群(水生底栖无脊椎动物、杂食性鱼类、底栖食性鱼类和肉食性鱼类)的相对贡献,并以此对海洋碳汇和碳汇渔业展开了讨论。结果显示,庙岛群岛毗邻海域秋季底栖食物网生物类群的潜在碳来源主要为藻类(包括浮游植物和大型藻类)和海底底质有机质(SOM),但悬浮颗粒有机物(POM)的贡献较低。碳来源主要以内源性碳(海源)为主。由于大型藻类对水生底栖无脊椎动物的贡献明显高于鱼类,在碳汇渔业的指导下,合理科学地进行藻类增养殖,并通过贝类或以贝藻为食的鱼类混和养殖可能增加碳汇能力,从而促进碳汇渔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83.
本研究对南黄海西北部山东半岛沿岸的沉积柱140年的颗石藻(Coccolithophores)样品进行了种类组成和丰度分析。结果显示,共发现颗石藻8种,平均丰度为9.76×10~6个/g,丰度范围为(5.07~14.21)×10~6个/g。其中,大洋桥石藻(Gephyrocapsa oceanica)和赫氏艾密里藻(Emiliania huxleyi)是丰度较高的主要物种,平均丰度分别为4.96×10~6、4.55×10~6个/g。通过比较沉积记录与气候参数发现,颗石藻丰度的长期变化与东亚冬季风的替代指标海平面气压(SLP)有一定相关性,黄海沿岸流受季风影响,随着东亚冬季风的增强而加强,沿岸流带来了物质输入,为研究区域的颗石藻提供了丰富的营养盐,从而支撑了较高的颗石藻丰度。  相似文献   
84.
本研究解剖了中国产细纹狮子鱼(Liparis tanakae)标本,并详细描述了该物种的骨骼系统、骨骼肌系统及相关神经,包括围眶骨、脑颅、颌骨、悬器和鳃盖骨、舌弓、鳃弓、肩带、腰带、中轴骨架和奇鳍支鳍骨、尾部骨架的10个部分骨骼,以及颊肌、脑颅与悬器-鳃盖骨间肌肉、头部腹面肌肉、鳃弓肌肉、胸鳍肌肉、腹鳍肌肉、奇鳍相关肌...  相似文献   
85.
渤海小黄鱼生长特征的变化   总被引:12,自引:7,他引:12       下载免费PDF全文
根据1960年、1982年、1993年和2003年各年春季对渤海进行的底拖网调查获得的小黄鱼(Pseudosciaena polyactis Bleeker)生物学数据,对4个不同年代间渤海小黄鱼的群体组成、生长状况等生物学特征的年代间变化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渤海小黄鱼的生物学特征在这4个年代间发生了明显变化。自1982年以来,渤海小黄鱼群体结构呈现个体小型化、低龄化、生长加快、渐近体长和渐近体质量减小、体质量生长拐点提前等现象。小黄鱼生物学特征因子的年代间变化,可能与渔业资源不断衰退以及小黄鱼自身对外界环境因素变化的适应有关。  相似文献   
86.
仔虾是口虾蛄(Oratosquilla oratoria)早期生活史的重要阶段,其转为底栖生活所需的环境条件及我国近海口虾蛄早期补充模式,仍缺乏了解。基于2017年春季(3―6月)和夏秋季(8―11月) 8个航次的渤海渔业资源底拖网调查数据,分析了各月份口虾蛄仔虾(<60 mm)的分布、出现概率和样本量等,并利用广义加性模型筛选出影响仔虾出现概率的主要环境因子。通过文献综述,回顾了我国近海口虾蛄产卵期、胚胎和幼体发育、仔虾生长特性等繁殖特征和早期生长发育历程,结合仔虾季节性分布,阐释渤海口虾蛄群体的早期补充模式。结果发现,春季,仔虾在4―5月出现频次较高,其分布区随水温升高逐步向北扩散或偏移,显著影响其出现概率的环境因子为底层温度、底质平均粒径和粒径偏度;夏秋季,仔虾在9―10月分布广泛,11月趋向斑块化分布、出现频次降低,显著影响因子为底层温度、底层盐度和底质含沙百分比。渤海口虾蛄群体呈现多季节补充模式。其产卵期长达5个月,5―7月产出的受精卵预计在7―9月发育成Ⅰ期仔虾,在9―11月长成全长50 mm左右的仔虾;8―9月产出的受精卵,预计在10―11月左右发育成Ⅰ期仔虾,12月至次年3月受低温限制停止生长,在4―5月水温回升时逐步长成50 mm左右的仔虾。  相似文献   
87.
自 20世纪 80年代以来, 中上层小型鱼类鱼卵或仔稚鱼是渤海莱州湾各调查时期主要产卵季节鱼类早期资源主体成分。基于历史调查资料并结合补充调查构建莱州湾鱼卵、仔稚鱼及其生境因子调查数据集, 通过数理统计分析从数据集中提取中上层小型鱼类早期生活史生境要素信息; 采用 ArcGIS 软件绘制各种不同年代产卵(育幼)场分布图; 运用时间序列和典范对应分析阐明其早期资源生态密度(EDN-ELH)与太平洋年代际变率(PDO)、多变量 ENSO 事件指数(MEI)、黄河月入海径流量(MRYR)和渤海捕捞强度(FEBH)等因子关联性。结果显示, 莱州湾中上层小型鱼类产卵活动集中于年内升温期, 产卵适温盐范围相对较广; 产卵(育幼)场时空分布受外海高盐水和黄河冲淡水势力相互消长影响并具种的异质性, 鳀(Engraulis japonicus Temminck et Schlege1, 1846)除外, 各种鱼类低盐河口近岸产卵特性明显, 同种仔稚鱼较其鱼卵呈明显近岸分布趋势。莱州湾中上层小型鱼类 EDN-ELH 及其产卵 (育幼)场分布处年际和年代际波动中。相较 20 世纪 80 年代, 鳀、斑鰶[Konosirus punctatus (Temminck et Schlegel, 1846)]和青鳞小沙丁鱼[Sardinella zunasi (Bleeker, 1854)] EDN-ELH 显著降低, 赤鼻棱鳀[Thryssa kammalensis (Bleeker, 1849)]显著升高, 黄鲫[Setipinna tenuifilis (Valenciennes, 1848)]和沙氏下鱵[(Hyporhamphus sajori (Temminck et Schlege1, 1846)]保持相对稳定。PDO 和 MEI 指数“暖位相”期鳀和沙氏下鱵 EDN-ELH 较高, “冷位相”期赤鼻棱鳀、 黄鲫、青鳞小沙丁鱼和斑鰶 EDN-ELH 较高。MRYR 对各种鱼类(黄鲫和赤鼻棱鳀除外) EDN-ELH 变动影响显著 (P<0.05), 与鳀、斑鰶和青鳞小沙丁鱼 EDN-ELH 负相关, 与沙氏下鱵正相关。捕捞对鳀和斑鰶 EDN-ELH 影响尤为明显, 究其原因主要是“休渔期”外对其产卵群体高强度捕捞。本研究通过阐释莱州湾中上层小型鱼类早期补充量动态及种群“上行控制”和“下行控制”因素, 旨在深入探究渤海中上层小型鱼类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响应的关键机制。  相似文献   
88.
南海北部海域重要经济鱼类资源声学评估   总被引:7,自引:3,他引:7       下载免费PDF全文
根据1997年12月至1999年6月利用“北斗”号调查船的SimradEK500回声探测-积分系统在南海北部海域获取的渔业资源调查资料,运用渔业资源声学评估方法对该海域的带鱼科(Trichiuridae)鱼类、蓝圆(Decapterusmaruadsi)、竹鱼(Trachurusjaponicus)、金线鱼科(Nemipterus)鱼类以及大眼鲷科(Priacanthidae)鱼类等5类23种经济鱼类进行了评估与分析。结果表明,在南海北部海域带鱼科、蓝圆、竹鱼、金线鱼科和大眼鲷科的资源量分别为50.4×104t、16.3×104t、10.4×104t、9.8×104t和9.2×104t,其中带鱼科的资源量密度以冬季和粤西海域最高,蓝圆和竹鱼的资源量密度都以秋季和粤东海域最高,但竹鱼的资源量密度秋季明显高于其他季节。金线鱼科秋季在112°30′~116°E珠江口近海海域自西南到东北出现高度密集分布带,大眼鲷科在南海北部海域的分布较广泛,没有出现明显的高度密集区。  相似文献   
89.
长江口及其邻近水域春季虻鲉的食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碳氮稳定同位素技术和聚类分析法对春季长江口及其邻近海域虻鲉(Erisphex potti)的饵料组成、摄食随体长的变化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虻鲉的食物由大于900 μm的浮游动物、细螯虾(Leptochela gracilis)、太平洋褶柔鱼 (Todarodes pacificus)、双喙耳乌贼 (Sepiola birostrata)、火枪乌贼(Loligo beka)、日本枪乌贼(Loligo japonica)、脊腹褐虾(Crangon affinis)和仔稚鱼组成,优势饵料为浮游动物,其重量贡献率为69%~75%.(2)虻鲉的食物组成及摄食量在体长为60 mm时发生较大变化,脊腹褐虾、仔稚鱼及软体动物等饵料对体长大于60 mm的虻鲉的贡献率增大,增幅为1%~12%.  相似文献   
90.
根据1958-2010年冬季黄海渔业资源底拖网调查获得的细纹狮子鱼(Liparis tanakae)生物学数据,对4个不同年代间黄海细纹狮子鱼的空间分布、相对资源密度、生长特征和繁殖特性等特征的年际变化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细纹狮子鱼在黄海北部主要分布在辽东半岛一侧50 m等深线附近,在黄海中南部1958-1959年集中分布在黄海中部,1985年其分布范围明显扩大,1993-1994年和1999年其分布区域发生北移,高产区集中在36°N以北,2005年重新扩散至整个黄海中南部,2010年主要分布在石岛东南部(35.5-36.5°N,123.5-124.5°E)和江苏南部外海(33.5-34.5°N,123-124°E)的两个区域。出现频率以1985年最高,达87.5%,相对资源密度以1993-1994年最大,为15.5 kg/h。近10年相对资源密度与海表温度呈极显著负相关(P < 0.01),出现频率和海表温度呈负相关关系(P=0.051)。1985年、1999-2001年、2005年和2010年平均体长分别为35.1、33.9、33.8 cm和32.3 cm,呈逐渐减小的趋势。除1985年外,雄性平均体长均显著大于雌性(P < 0.05)。各年份性比均与1:1无显著差异,但各体长组间差异较为明显。伴随着Ⅲ期所占的比例逐渐上升(6.7%-71.8%),细纹狮子鱼性成熟比例(Ⅳ期及以上)逐渐降低(51.1%-23.9%)。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