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4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7篇
林业   2篇
农学   5篇
基础科学   1篇
  1篇
综合类   19篇
农作物   28篇
水产渔业   17篇
畜牧兽医   18篇
  2023年   6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66 毫秒
31.
对2007—2008年度福建省小麦新品种联合区域试验结果进行分析和总结,对参试品种的丰产性、稳产性和生育期等农艺性状进行了综合评价,结果表明,新品种莆312和小福1号综合表现良好,连续2 a比对照增产极显著。  相似文献   
32.
勐海县茶产业发展现状及应对措施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介绍了勐海县普洱茶产业发展面临的机遇,分析了当前普洱茶产业发展现状,并提出了一系列发展措施,以期为今后勐海县茶产业的发展指明方向。  相似文献   
33.
对福建省选育的、生产上正在种植利用的5个大麦品种的麦苗产量及其3种营养含量进行比较试验分析,结果显示:不同大麦品种多次收割的麦苗产量,以及叶片中的叶绿素、蛋白质含量和SOD酶活性等,都存在明显差异。福大麦1号除了叶绿素含量比闽麦02稍低外,麦苗产量、蛋白质含量和SOD活性都比其它4个品种优越。试验认为,进行大麦品种筛选对于麦苗产品生产开发是必要的。  相似文献   
34.
福小麦1号是福建省农科院麦类课题组于1996年采用福繁904为母本、绵阳86-5为父本进行杂交,经多点多年、水旱地交叉选择,定向选育而成的小麦新品种。1主要特征特性春性、中熟,全生育期平均144 d左右,比对照绵阳26(引进福建后改良的,下同。)早熟4 d。幼苗直立,叶色浓绿,麦苗繁茂性好,叶较  相似文献   
35.
利用通径分析法和灰色关联分析法,对小麦的主要性状与产量进行了分析。通径分析结果表明,各性状对产量贡献率大小依次为:有效穗数〉穗粒数〉株高〉小穗数〉穗长〉千粒重。灰色关联分析的结果表明,小麦各性状的重要性排序为:有效穗数〉穗粒数〉千粒重〉株高〉穗长〉小穗数。试验通径分析中得到的贡献率大小及次序与灰色关联分析得到的关联度有...  相似文献   
36.
闽麦 0 2系福建省农科院于 1987年用浙皮 1号为母本、S0 96为父本 ,经有性杂交选育而成。表现抗白粉病 ,幼苗繁茂性好 ,分蘖力强 ,有效穗多 ,籽粒大 ,增产潜力高。其籽粒经多年多点品种比较试验 ,均比对照品种增产明显 ;两年省区试 ,分别比对照莆大麦 5号增产 10 .7%和 6 .8%。在生产上 ,一般单产 30 0kg/ 6 6 6 .7m2 ,最高曾达 4 0 8.9kg/ 6 6 6 .7m2 。其麦苗生长快 ,生物量明显比莆大麦 5号等品种高。且富含蛋白质、氨基酸。是一个粒、苗两用型品种。  相似文献   
37.
为了选育适应福建省生态条件的裸大麦新品种,采用秋水仙素溶液处理分蘖盛期的‘驻96005’植株得到父本,与从国际玉米小麦改良中心引进的编号为‘04M85’的裸大麦种质材料为母本,杂交培育成裸大麦新品种‘福米麦2 号’。该品种具有产量高、品质优、穗大、粒大、较抗白粉病、经济效益高等优异性状,适宜在福建省东南地区种植,于2016 年通过福建省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认定。试验结果表明,利用秋水仙素诱发大麦变异选育新品种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38.
近几年来,在动物卫生监督管理上频频出现畜产品质量安全事故,给乡镇动物卫生监督执法管理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文章分析了当前宣恩县乡镇动物卫生监督执法的现状和问题,对如何提高乡镇动物卫生监督执法能力提出了整改措施。  相似文献   
39.
40.
将表达的胸膜肺炎放线杆菌(APP)外膜脂蛋白(OmlA)纯化后免疫新西兰白兔,收集高免血清作为一抗,建立了间接荧光抗体检测方法(IFA)。同时用提纯IgG标记FITC,作为荧光抗体,建立了直接荧光抗体检测方法(FA)。这2种检测方法对血清1型~12型APP标准株检测结果均为阳性,而血清13型和15型APP标准株、副猪嗜血杆菌、多杀性巴氏杆菌、支气管败血性波氏杆菌、大肠杆菌、沙门氏茵、葡萄球菌和链球菌等其它相关细菌的检测结果均为阴性。IFA和FA对APP的最小检出浓度分别为5.32×10^4CFU/mL和4.17×10^5CFU/mL。TFA和FA对人工感染动物和139份临床送检病料进行检测,并与细菌学检测结果和apxlV-PCR进行比较。其中,上述4种方法检测实验感染动物样品结果均为阳性,有较好的符合率;临床可疑病料中,有36份(25.90%1为IFA阳性,29份(20.86%)为FA阳性,42份(30.22%)为PCR阳性,从7份(5.03%)病料中分离到本病原。这些初步研究结果表明,所建立的荧光抗体检测方法可以应用于APP感染的检测,在检出率方面优于细菌分离鉴定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