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9篇
  免费   2篇
林业   1篇
农学   2篇
综合类   22篇
农作物   1篇
水产渔业   20篇
畜牧兽医   12篇
园艺   3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7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4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41.
鸡传染性鼻炎是由副鸡禽杆菌引起的一种鸡急性上呼吸道传染病.本文从鸡传染性鼻炎的病原学、诊断和防治三个方面进行了综述,介绍了国内副鸡禽杆菌新出现的血清型以及给疾病的预防和控制带来的影响,并对鸡传染性鼻炎诊断和疫苗的使用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42.
应用益母草治疗晚期小视野青光眼手术患者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观察益母草晚期小视野青光眼病人,改善视神经视网膜缺血再灌注,结合小梁切除或晶体摘除手术,使眼压控制,从而促使部分尚未造成不可逆的视神经视网膜功能的恢复,方法:对这组病人40例,72眼,分为治疗组(益母草组)及对照组,治疗前均给予检查,视野,前房角,眼底,眼压,视力,出凝血时间,术前先给予降眼压,视神经营养药物,治疗组用益母草注射液10ml加5%GS250ml静脉点滴3-5天,当眼压控制正常,眼部炎症静止,再行小梁切除术或小梁联合晶状体摘除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术后继续采用神经营养药及益母草静脉点滴10天,结果:术后并个月,一个月,三个月追踪复查,眼压控制在正常范围,治疗组视力相对提高,眼底与术前相同,视野比术前扩大5-20度,15例28眼,有效率70%,对照组视野扩大5-15度6例12眼,有效率33.3%,治疗组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益母草在晚期小视野青光眼术前,术后应用,有利于视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43.
~~良好的养殖水环境、优质的饲料是实现健康养殖的关健@陈葵$苏州大学水产系  相似文献   
44.
金针菇废弃菌包中纤维素酶浸提工艺优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金针菇废弃菌包为原料,采用浸提法制备纤维素粗酶液。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分析了浸提时间、p H值、浸提温度和料液比等因素对纤维素酶浸提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最优的浸提温度30℃、p H 5.0、料液比为0.3∶1的条件下浸提1 h,可以浸提出纤维素酶活力为17.01 U/m L的纤维素粗酶液,较工艺优化前提高27.6%。  相似文献   
45.
日本沼虾促雄腺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初步研究了日本沼虾促雄腺的位置、形态、组织结构、变化过程以及其分泌激素的化学性质。结果表明,日本沼虾具有促雄腺1对,位于输精管末端至端壶腹的表面,呈短索状贴于其上,长约2mm,由许多实心腺泡和血窦组成。腺体结构与个体精巢发育周期密切相关,可分为增殖期、合成期和分泌期3个阶段。组织化学研究表明,促雄腺分泌的激素中含有蛋白质,而不含多糖类物质。  相似文献   
46.
~~动物应激与无公害水产养殖@陈葵$苏州大学水产系 @朱小惠$无锡中顺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陈桂芳$无锡中顺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相似文献   
47.
以鱼粉基础料和30%豆粕饲料为对照,向鱼粉基础料中添加0.1%~0.9%大豆皂甙,在室内循环系统中养殖异育银鲫(Allogynogenetic silver crucian carp)(Carassius auratus gibelio ♀×Cyprinus carpio ♂)70 d,分析测定了鱼体血清和肝胰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粘液溶菌酶(LSZ)、血清和肝胰脏丙氨酸转氨酸(ALT)和天门冬氨酸转氨酸(AST)活力、血清血糖(GLU)、甘油三脂(TG)、总胆固醇(CHO)、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等指标.结果表明:①摄食含大豆皂甙饲料的异育银鲫血清SOD活力较2个对照组高,血清血糖含量较低.②各试验组肝胰脏SOD活力、LSZ活力、血清脂质成分、血清和肝胰脏ALT和AST活力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大豆皂甙对异育银鲫的非特异性免疫防御力有促进作用,对肝胰脏功能和血清生化指标没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48.
以“金魁”猕猴桃为试材,对6个不同采收期“金魁”猕猴桃在常温下后熟果实品质进行比较与分析,探讨“金魁”猕猴桃最适采收期。结果表明,采收期不同猕猴桃果实后熟品质差异较大。早期采收(18/10、23/10、30/10,相应果实发育期分别为168 d、175 d、182 d)时,果实硬度和可滴定酸含量(TA)较高, 而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含量(SSC)较低(﹤6.5%),干物质含量(DM)亦较低(﹤19%);果实后熟品质较差,SSC偏低,TA偏高,固酸比偏低。晚期采收(20/11,相应果实发育期分别为203 d)的果实硬度和TA含量明显降低,固酸比较高,果实硬度下降较快,失重与腐烂严重,后熟软化期明显缩短。谢花后189-196 d采收的“金魁”猕猴桃果实,SSC达6.6%以上,DM 为19%以上;后熟果实固酸比较高,失重与腐烂较低,果实硬度下降平缓,后熟期较长。后熟软化后其果实仍保持较高的SSC、Vc与DM含量,表明此期为“金魁”猕猴桃的适宜采收期。  相似文献   
49.
暗纹东方鲀线粒体DNA控制区结构和系统发育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暗纹东方(Takifugu fasciatus)肝脏线粒体DNA为模板,参照GenBank中红鳍东方(Takifugu rubripes)线粒体DNA序列设计合成特异引物进行PCR扩增,获得了暗纹东方线粒体DNA控制区基因(818 bp)及5′端上游的tR-NAPro基因(71 bp)的全序列。控制区碱基组成为T32.2%,C 19.1%,A35.6%,G13.2%。对照其他已报道的鱼类控制区结构,对暗纹东方控制区的结构进行了分析,识别了其终止序列区、中央保守区和保守序列区,找到了终止相关的序列TAS以及保守序列(CSB1,CSB2,CSB3)。CSB1、CSB2序列相对保守,TAS与其回文基序可形成稳定的茎环结构,成为H-链复制延伸时的终止识别位点。同时运用DNA分析软件对暗纹东方与GenBank中其他10多种鱼类的mtDNA控制区序列进行比对,并选取东方属的7种鱼类mtDNA控制区序列构建分子系统树。结果显示控制区基因较适于科鱼类中同属不同种的系统发育分析。  相似文献   
50.
不同采收期对金魁猕猴桃果实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金魁猕猴桃为试材,对不同采收期果实在常温下进行后熟品质比较分析,以探讨金魁猕猴桃最适采收期。结果表明,采收期不同而导致猕猴桃果实后熟品质差异较大。早期采收(10月18、23、30日,相应果实发育期分别为168天、175天、182天)时,果实硬度和可滴定酸含量较高,而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含量较低(<6.5%),干物质含量亦较低(<19%);果实后熟品质较差,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偏低,可滴定酸含量偏高,固酸比偏低。晚期采收(11月20日,相应果实发育期为203天)的果实硬度和可滴定酸含量明显降低,固酸比较高,果实硬度下降较快,失重与腐烂严重,后熟软化期明显缩短。谢花后189~196天采收的金魁猕猴桃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含量达6.6%以上,干物质含量为19%以上;后熟果实固酸比较高,失重与腐烂较低,果实硬度下降平缓,后熟期较长。后熟软化后其果实仍保持较高的可溶性固形物、维生素C与干物质含量,表明这段时间为金魁猕猴桃的适宜采收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