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32篇
  免费   73篇
  国内免费   50篇
林业   67篇
农学   58篇
基础科学   100篇
  71篇
综合类   358篇
农作物   26篇
水产渔业   120篇
畜牧兽医   176篇
园艺   55篇
植物保护   24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28篇
  2022年   38篇
  2021年   33篇
  2020年   47篇
  2019年   57篇
  2018年   76篇
  2017年   39篇
  2016年   46篇
  2015年   50篇
  2014年   52篇
  2013年   59篇
  2012年   61篇
  2011年   54篇
  2010年   66篇
  2009年   68篇
  2008年   61篇
  2007年   45篇
  2006年   38篇
  2005年   20篇
  2004年   16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9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5篇
  1987年   2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5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本研究就转录组数据分析得到一个与镉胁迫相关的基因GhHMP1(Heavy metal transport/detoxification superfamily protein1),并从陆地棉耐镉品种‘邯242’中克隆成功。为研究该基因的功能和特点,对其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转录组分析和实时荧光定量表达分析。结果表明:陆地棉‘邯242’基因GhHMP1的CDS全长为402 bp,编码133个氨基酸,分子量约为14.88 kD,等电点为8.20;转录组和实时荧光定量分析表明,GhHMP1基因的表达具有组织特异性,且受镉胁迫诱导,可以作为重要的候选基因来培育棉花耐镉新材料,从而为棉花耐镉育种及修复重金属污染土壤提供重要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2.
生境选择是动物对环境行为适应的重要内容,生境丧失或片段化是目前大多数濒于灭绝的脊椎动物所面临的基本威胁。目前,针对高黎贡山地区羚牛的生态研究仍然较少,以云南高黎贡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独龙江流域的羚牛为研究对象,对其生境选择进行初步研究。结果表明:1)羚牛对硝塘的利用强度最高,其次为针阔混交林、竹林、草甸和落叶阔叶林;2)离硝塘的距离是影响羚牛生境利用强度的重要因子,其次为海拔梯度和平均海拔,离公路、水源和人便道的距离对羚牛生境利用强度影响不显著;3)研究区域设置的红外相机在硝塘中拍摄到的照片和视频最多,其次为针阔混交林,竹林、草甸和落叶阔叶林,再次验证了直接观察和痕迹观察的结果。因此,保护好独龙江流域的羚牛关键在于保护好硝塘以及附近连片的森林植被。  相似文献   
93.
正警犬搜爆是警犬技术人员指挥警犬对相关场所、运输工具、物品等进行搜查,发现或否定存在爆炸物的警犬使用形式,是反恐维稳的特殊手段,已经成为重大安全检查的常规手段,提高搜爆犬训练的质量和效率需求迫切。2017年,公安部昆明警犬基地联合重庆市公安局物证鉴定中心、重庆市合川区公安局刑事警察支队警犬技术大队在重庆合川举办了一期搜爆犬自主学习训练系统研究班,旨在创新训练方法,推动搜爆犬训练技术革新。经过3个月的培训,研究班取得了预期效果。  相似文献   
94.
玉米行距对草田间作作物根围土壤酶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探讨草田间作种植模式对作物根围土壤酶活性的影响,试验设置了三种玉米、紫花苜蓿的间作模式,即两行玉米两行紫花苜蓿间作、行距均为30 cm,两行玉米两行紫花苜蓿间作、玉米行距为50 cm其他为30 cm,两行玉米两行紫花苜蓿间作、玉米行距为70 cm其他为30 cm三种模式,同时以紫花苜蓿行距为30 cm单作及玉米行距分别为30 cm、50 cm、70 cm单作为对照,测定了两种作物根围及休闲地土壤的酶活性,并采用改进层次法(AHP)进行了综合评价。结果表明:玉米、紫花苜蓿间作体系中,紫花苜蓿根围脲酶活性低于单作,蔗糖酶、过氧化氢酶和酸性蛋白酶活性高于单作,酸性磷酸酶活性变化不明显;玉米、紫花苜蓿间作体系中,玉米根围脲酶、蔗糖酶、过氧化氢酶和酸性蛋白酶活性低于单作,但酸性磷酸酶活性变化不明显,随着玉米行距的增加,各种酶活性变化趋势不同。紫花苜蓿根围土壤酶活性综合评价指数以玉米、紫花苜蓿间作且玉米行距为30 cm时最大,为0.516 4;玉米根围土壤酶活性综合评价指数以玉米单作且玉米行距为70 cm时最大,为0.642 9。说明玉米、紫花苜蓿间作时,玉米间距为30 cm时,紫花苜蓿根围土壤肥力最好,玉米行距为70 cm单作时,玉米根围土壤肥力最好。  相似文献   
95.
农业水肥一体化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水肥一体化技术是高效节水的一种施肥技术,本文对国内外水肥一体化发展现状及研究进展进行了综合分析,展望了水肥一体化技术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96.
细菌生物被膜与抗生素耐药机制研究进展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细菌引发的感染已成为感染性疾病的主要原因之一,具有耐药性和难治性的特点,而且还可以对抗机体的免疫清除作用,对人类和动物的健康造成很大的危害,也给人们生活的其他方面带来了越来越严重的影响,引起了基础和临床研究的极大关注。但是细菌生物被膜对抗生素的耐药机制目前还不十分清楚,现对近年来细菌生物被膜对抗生素耐药形成的几种可能机制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97.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和食品贸易国际化,食品安全更是成为一个世界性的挑战和全球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动物性食品安全已成为全世界关注的焦点,其中兽药残留问题是影响动物性食品安全的最主要因素之一[1]。动物性食品中兽药残留主要是由于不合理使用药物治疗动物疾病和作为饲料添  相似文献   
98.
为了解健康食品源动物大肠杆菌的耐药状况,从3个规模猪场、2个鸡场分别采集58份肛门拭子、50份泄殖腔拭子,分离率100%。采用琼脂稀释法,测定了大肠杆菌分离株对14种抗生素的MIC值。结果表明,分离株对四环素最为耐药,耐药率达96.55%;其次是氨苄西林、链霉素、氯霉素、氟苯尼考、新霉素、环丙沙星,耐药率分别为71.92%、59.85%、52.09%、50.99%、43.84%、37.81%;分离株对头孢西林、头孢他啶、阿米卡星、安普霉素、多黏菌素较为敏感。研究表明,健康动物体内的大肠杆菌对临床常用的一些抗生素有较高的耐药性,临床治疗时应合理选药,可不同抗生素交叉用药、协同用药,已达更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99.
高效准确的早期妊娠诊断,可以缩短母牛的产犊间隔,从而达到提高母牛繁殖效率的目的。家畜早期妊娠诊断方法的研究具有悠久的历史,从原始的外部观察法到目前应用最广泛且最直接的直肠检查法,再到后期发展起来的超声波检查法以及近年来研究比较多的易于商业化的间接检测法。本文对在生产中具有实际应用效果且具有一定发展前景的早期妊娠诊断技术应用现状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100.
标准化规模猪场规划设计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生猪产业标准化是现代生猪产业的重要标志.推进生猪产业标准化,是进一步深化生猪产业结构调整,提升生猪产业综合生产能力,发展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生猪产业的重要基础,是生猪产业资源保护、投入品种规范使用、生猪产品质量安全管理、生猪.文章着重对生猪标准化规模场建设进行了探讨,旨在推进无公害生猪产品标准化的生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