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0篇
  免费   15篇
  国内免费   7篇
  1篇
综合类   4篇
水产渔业   123篇
畜牧兽医   4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9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4篇
  1986年   2篇
  1983年   1篇
  1981年   4篇
  198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21.
论述了鳔器官的发育对海水鱼类人工培育苗种的影响,仔鱼期鳔的形成和充气是影响闭鳔海水鱼类人工育苗成效的重要因素之一,鳔发育异常一是导致仔稚鱼死亡,二是导致脊柱前凸。在人工养殖条件下,影响海洋闭鳔鱼类鳔器官充气的因子有营养因子和环境因子,充气量,水表面的油膜,温度,盐度和光照等环境因子影响仔鱼水表面吞饮空气,影响鳔的充气率,仔鱼摄食EPA和DHA含量低的饵料后,活力差,仔鱼到达水表面吞饮空气的能力下降,鳔的开腔率降低,此外仔鱼体内甲状腺素的含量可能对仔鱼鳔的开腔率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122.
双列杂交法分析2个大菱鲆养殖群体的杂交效果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完全双列杂交法对2个大菱鲆(Scophthalmus maximus)养殖群体:西班牙群体(S)和英国群体(E)进行群体间杂交及群体内自繁,得到了S(♂)×S(♀)、E(♂)×E(♀)、S(♂)×E(♀)和E(♂)×S(♀)4个组合的子一代。对各交配组合的受精率、孵化率、畸形率、30日龄和70日龄稚鱼的体长、体质量等指标进行比较,结果表明,杂交组与自繁组在受精率、孵化率及畸形率等方面均不存在显著性差异;但杂交组30日龄稚鱼和70日龄稚鱼的体长、体质量与自繁组相比,表现出不同程度的杂种优势,其中S(♂)×E(♀)组30日龄稚鱼的体长杂种优势达到5.43%,E(♂)×S(♀)组70日龄稚鱼体质量杂种优势达到25.00%。实验初步显示,不同养殖群体间的杂交有可能是大菱鲆遗传改良的一条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23.
<正> 后期培育之初.鱼苗已进入稚鱼期,这时稚鱼的活动和觅食能力虽已明显增强,但所见互残现象严重而损耗加大。开始投喂鱼肉糜的最初几天发现.如按每日2次投喂会形成较长时间的缺饵空隙,造成稚鱼互相攻击至死。每槽中都是体弱者或个体相对较小者首先被淘汰,尤其清晨经常可见池底躺卧着许多被挖双眼和腹部的弱小稚鱼。很明显,这是投饵不足或投饵次数太少所致。针对这一现象采取了增加投饵量和次数等措施,此  相似文献   
124.
甲壳胺制剂对真鲷幼鱼的促生长作用研究   总被引:18,自引:2,他引:16  
报道了甲壳胺制剂对真鲷幼鱼的良好促生长效果。试验中所用基础饵料的成分为鱼粉、小麦粉、豆粉等。在对真鲷幼鱼的试验中,在体重增长方面,甲壳胺制剂增重效果明显,增重率高达28.03%,而在试验中应用的其他促生长增重效果甚微。  相似文献   
125.
温度对大菱鲆幼鱼生长、成活率和体内蛋白酶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温度的变化研究不同温度对大菱鲆幼鱼生长、成活率和消化器官内蛋白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A在温度达到0℃时,幼鱼成活率为30%;4℃以上至20℃时成活率为100%,22~24℃为80%;26℃为40%;当水温达到28℃时,幼鱼成活率为0(20d)。养殖水温在8℃以下时,幼鱼基本不摄食,体重没有增长。12~16℃时,其生长速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加快,当养殖水温达到20℃时,其生长速度与16℃条件下的生长速度相比较开始下降,达到24℃时,幼鱼生长速度已经明显下降,与12℃条件下的体重增长速度相接近。在8℃之前,幼鱼胃、肠和肝脏等消化器官中的蛋白酶活力单位含量较低。随温度的增加,酶活力单位显著增加,其中胃中的消化酶活力增加最快。  相似文献   
126.
真鲷幼鱼消化道组织学研究↑(*)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3  
6月龄真鲷(Pagrosomusmajor)幼鱼通过解剖,切片、染色和显微摄像,结果表明:整个消化道从解剖水平可以分为口、口咽腔、食道、胃、肠及直肠等6个功能区。口部有犬齿、臼齿和不规则的粒状齿;口腔内有咽(含咽齿)及鳃耙,鳃耙形成了对食物颗粒的屏障,面向食管保护鳃丝;短的食管起源于咽腔,终止于胃,两者间没有明显的解剖上的差别;Y型的胃分为贲门部、幽门部和胃盲囊3部分。组织学观察可见:胃由单层柱状上皮细胞组成,在贲门区和幽门区的上皮层下面,具有相似细胞组成的胃腺;有4个幽门盲囊,幽门盲囊与肠组织结构基本一致。胰腺管和肝管从幽门盲囊的基部生出。肠道短,肠道前部起源于幽门括约肌之后,在肠瓣处变窄,使整个肠道分为肠和直肠两部分;肠与直肠相比粘膜上有较多的褶皱;肠道上皮由柱状上皮细胞和粘液分泌细胞组成,粘膜下层有致密的结缔组织和大量嗜酸性颗粒的细胞。  相似文献   
127.
饲料中氧化鱼油对真鲷幼鱼生长,存活及脂肪酸组成的影响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通过对饲料中添加氧化程度不同的鱼油,研究氧化鱼油对真鲷幼鱼生长、存活及肌肉和肝组织中脂肪酸组成的影响。结果表明,饲料中过氧化物比游离脂肪酸对真鲷幼鱼生长和存活的影响更显著。随着饲料中过氧化值的增高,真鲷幼鱼的增重率和存活率均下降,并且脂肪酸组成与饲料中脂类的氧化程度有关。实验得出了真鲷幼鱼增重率与饲料中脂类POV值的线性关系式。真鲷幼鱼摄取氧化鱼油后,其肝组织中过氧化物积累程度与饲料脂质氧化程度呈  相似文献   
128.
白化现象是大菱鲆(Scophthalmus maximus)生产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之一.2009年,采用大菱鲆育种标准化苗种培育方案培育大菱鲆子二代全同胞家系32个,选取其中白化较为严重的16个全同胞家系(包括6对半同胞家系组合)作为样本家系,抽样测定统计各家系85日龄(dph)幼鱼的形态指标,比较了各全同胞家系白化和正常鱼的形态特征,以及全同胞家系间生长的差异.大菱鲆幼鱼体色分为完全正常、局部白化和完全白化3个类型,白化率统计时将部分白化幼鱼归于白化幼鱼一类.16个全同胞家系的白化率处于17.2%~86.7%范围内,6对半同胞家系组合的白化率差别较大,姊妹家系间白化率差值0 ~ 46%,因此认为白化可能受到母系遗传或卵子质量的影响.多数家系的白化与正常幼鱼的全长、体长、总高、体高、全重差异不显著(P>0.05).16个全同胞家系样本中,除2个家系外,其余家系的白化与体色正常鱼的可比性状差异不显著(p>0.05).将各全同胞家系抽样的全部90尾鱼的全重平均值作为指标进行比较,发现全重的生长差异在全同胞家系间表现较为明显.因此,白化鱼与原色鱼的生长和身体形态整体上不存在显著差异.本研究还获得速生候选家系1个,高体型候选家系3个.根据研究结果分析大菱鲆白化现象发生的原因,认为虽然遗传不是大菱鲆白化与否的决定因素,但却是一个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29.
将初始体重为(580.9±44.65)g的大菱鲆成鱼按照低密度A组14.30 kg/m2、中密度B组20.49 kg/m2、高密度C组31.32 kg/m2的标准分为3个不同养殖密度组,并放养于循环水养殖系统中120 d,同时对大菱鲆成活率、体重差异、饵料系数、溶菌酶水平及养殖水体中总氨氮(TAN)、亚硝酸氮(NO2--N)、COD浓度的变化进行测定。研究表明,实验结束时A、B、C三组大菱鲆养殖密度分别达到30.09、41.30、60.07 kg/m2,各实验组成活率都在95%以上。大菱鲆养殖密度对增重率的影响主要体现在研究前期,并且随着养殖密度的增加,各实验组体重差异度出现显著变化(P0.01)。大菱鲆A、B、C组的饵料系数分别为0.73、0.75、0.82,与养殖密度呈正相关。研究开始第5天,高密度组大菱鲆溶菌酶水平升高,20 d后血液溶菌酶水平逐渐降低,40 d之后显著低于低密度组。研究期间系统运行稳定,循环水养殖大菱鲆的不同密度对系统各项水质指标总氨氮(TAN)、亚硝酸氮(NO2--N)、COD浓度的变化有显著影响(P0.05)。研究结果显示,随着养殖密度的升高,各项水质指标显著升高,但高密度组各项水质指标均未超过渔业水质标准所规定的浓度。  相似文献   
130.
波纹唇鱼染色体制备及核型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出于对波纹唇鱼这一濒危物种资源调查和保护的目的,探讨了活体状况下波纹唇鱼染色体制备的方法,并对其染色体进行分析。剪取1龄波纹唇鱼的微量尾部鳍条及对应部位的愈合增生组织为材料,采用热滴片法制备染色体标本。核型分析结果表明,波纹唇鱼二倍体染色体数目2n=48,核型为2n=4M+10SM+32ST+2T,因所取鱼的条数有限,且均为雌性,所以尚不能确定是否有异型性染色体的存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