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3篇
林业   8篇
农学   1篇
综合类   3篇
水产渔业   6篇
畜牧兽医   17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3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3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1.
本文首先介绍了“生本教育”理论,并和传统的“师本教育”进行了比较。接下来对高校生物学教学中施行“生本教育”的重要性做出分析,然后介绍了齐齐哈尔大学生命科学与农林学院在生物学教学中推行“生本教育”情况,最后给出相应的结论。  相似文献   
12.
林业碳汇项目交易是中国通过碳排放权交易实现林业碳中和的主要途径,对净零排放目标的实现具有重要的战略价值。文中在分析中国碳市场发展所面临压力的基础上,提出中国林业碳市场自愿减排机制的发展可能;围绕碳排放权交易的市场化属性、方法学选择、发展趋势3个方面进行技术阐述;针对当前林业碳汇项目交易存在的5个主要问题,提出未来加强中国林业碳汇项目行业管理的4项措施,以期为后期开展林业碳汇项目的配额抵减提供政策支撑。  相似文献   
13.
低碳经济背景下中国森林可持续经营策略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低碳经济倡导以较少的温室气体排放实现经济发展目标, 强调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相互协调。在发展低碳经济、应对气候变化过程中, 森林具有特殊的作用。同时, 发展低碳经济将会对森林和林业发展产生重大影响, 也必将对传统林业管理、林业政策、森林经营等形成新的机遇和挑战。文中讨论了低碳经济与森林的关系, 阐述了林业低碳经济的发展内涵和发展路径, 基于低碳经济发展理念, 提出积极推进森林多功能经营、通过认证助推森林可持续经营以及加强人工林生态环境管理的我国森林可持续经营策略。  相似文献   
14.
中国林业碳汇项目额外性论证实践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林业碳汇项目凭借其兼具多重生态与经济效益逐渐受到国内外的关注。国际上认为林业碳汇项目所带来的环境效益是额外的,在该项目活动未发生时是不可能产生的。额外性是项目开发的基础,在项目开发前必须对其进行额外性论证。但目前国内许多项目业主开发时忽略了对项目额外性的考虑,因而造成大量林业碳汇项目无法获得审批。文中对额外性问题进行分析并以大兴安岭十八站林业碳汇项目为案例进行说明,以期为业主在开发林业碳汇项目时进行额外性论证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15.
我国林产工业实现碳中和的基本策略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林产工业作为具有可持续发展潜力的绿色产业,具备通过市场化交易机制实现政府提出的"双碳"发展战略目标的潜力。文中在分析森林碳汇在碳中和愿景实现过程中所起作用的基础上,探讨林产工业在"双碳"战略中的定位,阐述未来我国林产工业实现碳中和的主要策略,以期为开展中国林产工业碳中和试点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6.
【目的】原核表达猪传染性胃肠炎病毒(transmissible gastroenteritis virus of swine,TGEV)spike蛋白亲和肽(SQHT),检测其病毒亲和性,为建立TGEV诊断方法奠定理论和物质基础。【方法】人工合成TGEV spike蛋白亲和肽基因,亚克隆后将该基因分别插入至原核表达载体pET-32a和pGEX-6p-1中,构建重组质粒pET-32a-SQHT和pGEX-6p-SQHT,对重组质粒进行BamHⅠ单酶切和BamHⅠ/XhoⅠ双酶切及测序鉴定。将重组质粒分别转化至大肠杆菌Rosetta(DE3),用IPTG进行诱导表达,对其表达产物的生物学活性进行检测。【结果】亚克隆获得了150 bp的TGEV spike蛋白亲和肽基因。成功构建了重组质粒pET-32a-SQHT和pGEX-6p-SQHT,并诱导表达出重组蛋白TRX-SQHT和GST-SQHT,其分子质量分别为25和31 ku。Western blot分析表明,2种重组蛋白与TGEV病毒粒子具有良好的亲和性;Dot-ELISA分析表明,2种重组蛋白与TGEV病毒粒子的最低结合滴度TCID_(50)为5×10~2 mL~(-1)。特异性试验表明,重组蛋白TRX-SQHT和GST-SQHT均可与TGEV产生特异性结合,而不与猪流行性腹泻病毒(PEDV)和猪轮状病毒(PoRV)结合。【结论】使用原核细胞成功表达了TGEV spike蛋白亲和肽,表达的重组蛋白具有很好的TGEV特异亲和性。  相似文献   
17.
为猪传染性胃肠炎病毒(TGEV)的血清学检测方法的建立提供必要的诊断抗原,通过基因重组的方法,在大肠杆菌表达系统中表达了猪传染性胃肠炎病毒(TGEV)spike蛋白C抗原位点。Western blot试验表明:表达的重组蛋白具有良好的抗原性。研究为TGEV血清学检测方法的建立提供了必要的物质基础。  相似文献   
18.
本研究首先通过摇瓶培养方法,确定了表达猪传染性胃肠炎病毒S蛋白B和C抗原位点片段的毕赤酵母在BSM培养基中生长所需的最佳配方为甘油45 g/L、氨水单次补加量0.12%、甲醇流加量1.00%。然后采用分批补料培养方法对毕赤酵母GS115/pPIC9-TY进行高密度发酵,发酵液上清中蛋白的表达量为60.18 mg/L。本发酵工艺可实现酵母工程菌的高密度表达发酵,为下一步大规模化制备重组蛋白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9.
为了对猫细小病毒非结构蛋白基因进行克隆,试验根据猫细小病毒(CU-4)基因序列设计了1对引物,采用PCR方法对NS基因进行了扩增,将扩增产物纯化后克隆入pMD18-T载体,并应用DNAStar软件预测NS蛋白抗原表位。结果表明:NS基因的序列长度为2 007 bp,编码668个氨基酸,肽段121~126 aa、243~247 aa、256~260 aa、388~393 aa、467~477 aa、498~505 aa、559~563 aa、589~593 aa和624~628 aa等区域可能是线性表位优势区域。  相似文献   
20.
猪传染性胃肠炎病毒(TGEV)S蛋白可诱导中和抗体,是主要保护性抗原,N端抗原位点B和C在猪呼吸道冠状病毒(PRCV)中缺失。体外扩增TGEVS基因B、C抗原位点357bp片段(TS)。核苷酸序列与氨基酸同源性分析表明该片段较为保守。将TS克隆到原核表达载体pGEX-6P-1中,转化大肠杆菌中。经IPTG诱导后,SDS—PAGE分析目的蛋白与谷胱苷肽硫转移酶(GST,大小约为26ku)融合后大小约为40ku,目的蛋白分子量约为13.2ku,优化表达条件后表达量达37.9%。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