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2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农学   5篇
综合类   11篇
畜牧兽医   67篇
  2021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8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用筛选优化出的24个具有丰富多态性的微卫星位点对华北制药厂的34只虎皮猫基因组DNA进行PCR扩增,对扩增产物进行琼脂糖凝胶电泳和STR扫描,运用popgene3.2软件对试验用虎皮猫群体进行群体遗传结构分析.结果显示,虎皮猫群体平均观测等位基因数为4.083 3,平均有效等位基因数为2.632 3,平均有效杂合度为0.610 8,平均香隆指数为1.078 6.结果表明,微卫星DNA标记技术适于猫群体遗传结构分析;该试验用虎皮猫群体符合封闭群的遗传特性.  相似文献   
12.
选择1日龄健康北方3号公鸡450羽,随机分成6组,每组设3个重复,试验Ⅰ组为对照组,试验II、III、IV、V、Ⅵ组分别添加20、40、60、80、100 mg/kg的优力安肽,在同一鸡舍中用围栏将各组鸡隔开(温度、湿度、光照均满足正常生产需要),自动饮水,自由采食。分别于14、28、42、56、63日龄称重、采血,并于63日龄每重复取3只鸡进行屠宰。结果表明,日粮中添加60 mg/kg优力安肽的处理组与对照组相比,日增重提高了13.98%,料重比降低了3.43%(P<0.05);试验鸡血液神经肽Y含量随日粮中优力安肽添加水平的增加而升高;试验鸡的日增重与血液生长激素含量呈强正相关(r=0.712),与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呈正相关(r=0.812);料重比与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呈强负相关(r=-0.796)。北方3号公鸡日粮中添加60 mg/kg的优力安肽,生产性能和经济效益最佳。  相似文献   
13.
微卫星DNA标记及其在牛遗传育种研究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就微卫星DNA标记特征、优点及其在构建牛基因图谱、牛群体遗传结构分析、寻找与生产性状位点相连锁的分子遗传标记、制作DNA指纹图,进行亲子鉴定和血缘控制、标记辅助选择等方面应用的综述。  相似文献   
14.
草原红牛群体中微卫星DNA多态性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用草原红牛42头作为试验牛群体,经过牛血液基因组DNA的提取、8对微卫星引物的PCR扩增、扩增产物的聚丙烯酰胺电泳分型、UVIBAND计算机凝胶成像分析系统分析各位点等位基因及全部个体的标记基因型、PPAP3.0软件计算基因频率、多态信息含量(PIC)和杂合度等步骤,从分子水平上分析了草原红牛在8个位点的遗传多态性。结果表明,ETH225、IDVGA2、IDVGA46和IDVGA44等位基因数分别为5、4、3和4,多态信息含量分别为0.542 0,0.673 6,0.521 8和0.575 0,这4个位点为高度多态位点。而另4个位点BM2113、BM1824、IDVGA55和TGLA44等位基因数分别2、2、2和5,多态信息含量分别为0.369 8,0.360 4,0.353 8和0.470 8,属于中度多态性位点。8个位点作为遗传标记应用于草原红牛遗传育种研究之中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5.
以46头健康松辽黑猪为实验材料,对猪IGF-Ⅱ基因进行PCR扩增,采用PCR-SSCP技术结合测序分析了猪IGF-Ⅱ基因在松辽黑猪中的多态性。结果表明:松辽黑猪第9外显子存在第29507位C→A、第29729位A→T、第29731位T→C突变。χ2检验表明,本实验中发现的多态位点均处于Hardy-Weinberg平衡状态。最小二乘分析结果显示,exon9突变位点不同基因型个体平均背膘厚、日增重存在显著差异,由此推测,IGF-Ⅱ基因可能对于猪生产性能具有较大影响或与控制生产性能的主基因连锁,可以尝试将其作为重要的一个分子标记用于猪的育种实践。  相似文献   
16.
抗猫杯状病毒单克隆抗体的制备及生物学特性鉴定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了制备抗猫杯状病毒的单克隆抗体,并对其基本生物学特性进行鉴定。分别采用饱和硫酸铵方法、差速离心、氯化铯密度梯度离心方法对猫杯状病毒(FCV)进行纯化,将纯化的猫杯状病毒作为抗原对BALB/c小鼠进行免疫,通过细胞融合和杂交瘤筛选技术建立抗猫杯状病毒单克隆抗体的杂交瘤系,鉴定单克隆抗体的亚型。结果表明:本实验获得了2株稳定分泌特异性抗猫杯状病毒单克隆抗体的杂交瘤细胞,分别命名为D8、E5,其亚型均为IgM。获得的单克隆抗体与犬细小病毒(CPV)、猫细小病毒(FPV)、犬瘟热病毒(CDV)均无交叉反应。成功制备了抗猫杯状病毒单克隆抗体,为建立相关诊断方法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7.
依据NCBI中安氏隐孢子虫囊壁蛋白(COWP)编码基因设计特异性引物,提取安氏隐孢子虫长春株总RNA,RT-PCR扩增目的基因AF,构建重组原核表达载体pET28a-AF,通过大肠杆菌BL21诱导表达,产物经SDS-PAGE以及Western blotting鉴定。然后纯化重组蛋白,通过免疫BALB/c小鼠进行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水平的检测。结果显示,重组原核表达质粒pET28a-AF构建成功,Western blotting显示重组蛋白约为18 000,可被安氏隐孢子虫免疫小鼠的多克隆抗体和HRP标记的抗组氨酸抗体识别。重组蛋白免疫BALB/c小鼠的抗体水平差异显著(P0.05),与对照组相比,CD4+的值差异极显著(P0.01),而CD8+的值差异显著(P0.05)。结果表明,成功克隆并表达了重组安氏隐孢子虫囊壁蛋白,纯化的重组蛋白具有一定的免疫原性。  相似文献   
18.
由犬传染性肝炎病毒(CAV-Ⅰ)引起的疾病在犬、狐、熊等动物中有很强的致病性。犬传染性肝炎病毒主要引起犬传染性肝炎和熊、狐脑炎。该病毒广泛分布于全世界,是对犬业、毛皮动物养殖业危害最大的疫病之一。本文主要就CAV-Ⅰ的流行状况、诊断及免疫作一简介。  相似文献   
19.
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porcine reproductive and respiratory syndrome,PRRS)是1987年首先在美国北卡罗纳州的猪群中爆发的一种病毒性传染病,主要造成怀孕母猪流产、早产、产死胎,仔猪呼吸困难、高死亡率及成年猪的免疫机能障碍[1].国内外学者对其研究的不断深入,病毒的分子生物学研究方面取得了重要进展.PRRSV基因组的结构与功能得以明确,基因组所编码的蛋白及蛋白结构和PRRSV的基因变异进一步得以认识,基因工程疫苗的研究和分子生物学检测方法得到推动.  相似文献   
20.
应用双抗体夹心ELISA对长春、内蒙等地区的244只绵羊进行了牛病毒性腹泻-粘膜病病毒(BVD—MDV)感染调查.结果,BVD—MDV的阳性感染率为14.6%~83.3%.应用电镜对部分ELISA阳性和阴性样品进行观察,结果7份阳性样品中均见有BVD—MDV粒子,5份阴性样品均未观察到BVD—MDV粒子.定期采取11只自然感染BVD—MD病毒的绵羊粪便进行检查,结果自然感染BVD—MDV的绵羊,排毒持续时间至少为3个月.本试验表明,羊感染BVD—MDV可长时间排毒,是潜在的危险传染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