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9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篇
  1篇
综合类   3篇
畜牧兽医   47篇
  2023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3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5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28 毫秒
41.
鸽Ⅰ型副粘病毒病(即鸽新城疫,俗称鸽瘟)是由鸽I型副粘病毒引起的一种鸽的急性烈性传染病,传播迅速,发病率高,死亡率从5%~50%不等,幼鸽发病率和死亡率可高达80%以上.该病首先于70年代在中东发现,而后在世界各国流行,近几年我国也有不少报道[1,2],并在有些地区已造成较大的经济损失.我们从山东地区的2个鸽场分离到了2株病毒N和P,通过了HA和HI试验、电镜观察、动物回归试验,并进行了毒力测定(ICPI、IVPI和MDT).现将试验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42.
选取中国1996-2005年的8株鹅、鸭等水禽NDV流行株,克隆其融合蛋白(F)和血凝素-神经氨酸酶(HN)基因,参考GenBank中具有F和HN核苷酸全长的16株国内外NDV代表株、16株国内水禽流行株以及12株只具有F基因的水禽毒株序列,参照传统F基因分型方法,分别对F和HN基因进行分型,同时进行相关比较、核苷酸和氨基酸同源性以及系统发育分析。结果表明:16株国内外代表株F和HN基因分型基本一致,但24株水禽NDV流行株中只有15株相同,符合率为62.5%,不同占37.5%(9/24)。系统发育和同源比较发现:水禽NDV流行株HN基因高度同源,同属Ⅶ型,而F基因则分属不同的基因型。通过对24株NDVF和HN基因氨基酸全长以及进行F基因分型的F基因47-420位核苷酸的同源性相关性比较证实:F基因前47-420位核苷酸的遗传变异与F基因氨基酸全长变异密切相关,r=0.916,但与HN基因的氨基酸变异不相关,显示出NDV在演变过程中F和HN基因具有相对的独立性。水禽NDV是家禽NDV的重要储存宿主,应高度重视水禽NDV的变异。  相似文献   
43.
为优化鸡减蛋综合征相关多联灭活疫苗的生产工艺,利用Pellicon切向流超滤系统,将制备的鸡减蛋综合征病毒液6.5倍浓缩,0.1%(V/V)甲醛灭活。将抗原液用灭菌生理盐水进行1∶8、1∶16、1∶32、1∶64、1∶128、1∶256稀释,按照常规生产工艺规程分别制备灭活疫苗,免疫21日龄SPF雏鸡。21d后翅静脉采血,HI试验检测免疫鸡的抗体水平。结果显示,免疫鸡HI抗体效价几何平均值均不低于7.0log2,符合鸡减蛋综合征灭活疫苗质量标准要求。  相似文献   
44.
中国畜牧兽医学会禽病学分会第十次学术讨论会于2000年金秋九月在杭州召开,此次禽病学术研讨会,盛况空前,全国31个省市(包括台湾)均有代表参加,大会共收集研究论文301篇,其中,病毒病186篇,细菌病62篇等。既涉及到分子水平的理论性研究,又包罗普通的家禽疫病防治常识,可谓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大会总结、探讨和交流了近两年来的禽病研究工作,研究了未来禽病防制的对策。 根据大会的主题和专题报告内容以及大会论文集,当前的禽病有以下特点:1禽病防治的形势不容乐观1.1死亡率高引起家禽死亡的原因较多,主要…  相似文献   
45.
利用高渗缓冲液裂解感染鸭瘟病毒的鸭胚成纤维细胞,加入核酸酶消化细胞DNA,再抽提病毒DNA的方法提取鸭瘟病毒基因组,结果证明,这种方法可以最大限度地消除细胞DNA的污染,得到纯净的病毒基因组DNA.用10种限制性内切酶对鸭瘟病毒疫苗株和分离株的基因组进行酶切分析,酶切产物电泳结果表明,Sma Ⅰ、Sal Ⅰ、Pst Ⅰ、Not Ⅰ、Hind Ⅲ、EcoR Ⅴ和BamH Ⅰ 7种限制酶产生酶切图谱二者几乎完全一致,EcoR Ⅰ和Sac Ⅰ仅有个别条带不同,BglⅡ产生的条带迁移率差别较大,但条带数量相同.  相似文献   
46.
在山东多个疑似新城疫的鸡群中,分离到13株具有血凝性的病毒,与多种阳性血清进行血凝抑制交叉试验。确定11株分离株均为新城疫病毒。为评价ND分离株的致病特性,对此11株病毒的毒力进行了测定,具体包括1日龄雏鸡脑内接种致病指数(ICPI)、6周龄雏鸡静脉内接种致病指数(IVPI)和最低致死量致死鸡胚的平均死亡时间(MDT),结果表明:这些分离株均为新城疫强毒株。  相似文献   
47.
经对我国16个省市、自治区分离到的110个禽病原性大肠杆菌O18和O78分离株的外膜蛋白型(OMP型)的测定,结果表明,这些分离株共产生了4个OMP型,56个O18分离株可分为3个OMP型,54个O78分离株出现了4个OMP型,其OMP1~3型为二者所共有.  相似文献   
48.
分离并鉴定出山东省不同地区的IBV分离株A、B、C、D和北京分离株F,利用中和试验分别对各分离株及标准株M41、T等进行血清分型。设计一对此物,分别对各毒株的S1基因进行RT-PCR扩增,扩增片段长约1700bp,利用其PCR产物进行HaeⅢ酶切,根据酶切图谱,进行基因分型。结果表明:A、C、D和M41酶切图谱相同,属Mass基因型,分别为900、400和300bp左右的片段;北京F株有4条酶切条带,与4/91基因型不同,分别为1000、300、200和小于100bp左右的片段;B株有4条酶切条带,理论推断与T株相似,分别为700、500、300和180bp左右的片段,可能为同一基因型。血清学分型结果与基因分型结果不符。  相似文献   
49.
鸡马立克氏病基因缺失活疫苗(SC9-1株)的临床试验分别在3个鸡场进行,试验鸡分别为1日龄雪山黄鸡20 600只、1日龄京红1号蛋鸡17 000只、1日龄北京油鸡9 732只。临床安全性试验观察期内,免疫鸡群的精神状态、采食、饮水情况、生长性能与对照组无异。临床免疫效力试验期间,将免疫SC9-1鸡群与免疫CVI988/Rispens(市售)鸡群进行对比,SC9-1鸡群的死淘率分别为2.7%与0.4%,均低于CVI988/Rispens免疫鸡群的3.7%与1.2%(P0.05)。另外分别将免疫SC9-1的鸡群与免疫CVI988/Rispens的鸡群在6日龄时攻击马立克超强毒Md5(1 000 pfu/只),结果显示SC9-1株疫苗攻毒保护率分别为35/35与34/35,显著高于CVI988/Rispens株疫苗的25/35与27/35(P0.05)。以上表明SC9-1株疫苗安全性良好,免疫效力较好,可能是一株理想的马立克氏病疫苗。  相似文献   
50.
鸡传染病是限制养鸡业发展的重要因素,而鸡细菌性疾病在鸡传染病中占较大比例,它严重降低了养鸡业的经济效益,并且一些人兽共患病还会威胁人类健康。目前我国鸡群饲养规模和数量逐渐增加,鸡群感染细菌病的情况越来越复杂,为了确保鸡群健康生长,促使家禽业有序发展,鸡细菌病的鉴别诊断和防控成为兽医人员的工作重点。本文根据临床上常见与新发的不同症状的鸡细菌病进行鉴别诊断和综合防控,为家禽业做好疫病诊断和防控措施、保障养殖安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