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0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6篇
综合类   31篇
水产渔业   1篇
畜牧兽医   74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13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15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1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91.
寄生虫病一直是危害人类健康及阻碍畜牧业发展的常见病之一,新型广谱驱杀寄生虫药物伊维菌素的问世,给寄生虫病的防治带来了福音,同时也大大降低了寄生虫病给畜牧业造成的经济损失.  相似文献   
92.
环丙沙星是第三代喹诺酮类抗菌药物中抗菌活性较强的一种,目前在我国已被广泛应用于人医和兽医的临床实践[1],而且也被用作治疗水生动物全身性细菌感染的药物[2-3],由于该药在水产养殖上的应用,其在水产品中的残留问题也引起了广泛的关注,由于人们始终相信该药在水产品中的残留除对人直接危害外,更严重的是较低浓度的残留药物容易诱导人类致病菌对该药产生耐药性,因此2002年其冻存精液中抑制荧光RT-PCR扩增成分的存在,本研究在采集新鲜牛精液降温延伸后,向其中添加已知量的病毒,作为测试样品,用卵黄、甘油、果糖、青霉素/链霉素配制精液冻存液,用分别去除了上述成分之一的冻存精液和已知BVDV阴性的新鲜牛精液按1∶6对病毒进行稀释,用Trizol提取病毒核酸后进行扩增,发现新鲜牛精液本身对荧光RT-PCR扩增具有抑制性,冻存精液中的卵黄是抑制荧光RT-PCR扩增的主要成分,因卵黄中过多蛋白成分的存在,抑制了DNA聚合酶的活性,经Sephycral S-400凝胶对精液过滤处理,去除了卵黄中特异性抑制因子.  相似文献   
93.
本文对5只成年兔按200mg/kg体重给兔灌服磺胺-6-甲氧嘧啶(DS-36),并于给药后10、30分钟及1、2、4、6、8.10、12小时分别测定血药浓度.结果从实测数值可见给兔口服DS-36后,2小时血药浓度达最高值.然后呈缓慢下降的趋势.至12小时后血药浓度为0.028±0.004mg%;,即为本实验监测的最低值DS-36给兔口服后,其吸收分布情况较快.但此剂量口服尚不能达到有效抑菌浓度.  相似文献   
94.
取临床分离的、对5种氟喹诺酮类药物(环丙沙星、氧氟沙星、恩诺沙星、单诺沙星和沙拉沙星)均耐药的9株鸡源性沙门氏菌耐药株,提取其染色体DNA。设计引物gyrAF和gyrAR、gyrBF和gyrBR,分别扩增菌株DNA旋转酶gyrA基因和gyrB基因的氟喹诺酮类耐药决定区(QRDR),对PCR扩增产物进行测序及序列分析。与质控菌株相比,9株临床分离耐药株中只有菌株38和60的gyrA基因发生单碱基突变,菌株38的gyrA基因第371位碱基发生C→T突变,菌株60的gyrA基因第350位碱基发生A→C突变,两处突变均位于QRDR内,其余菌株的核苷酸未发生任何突变。菌株38的碱基突变导致gyrA基因第99位氨基酸发生R→C取代,即Arg→Cys;菌株60的碱基突变导致gyrA基因第92位氨基酸发生M→L取代,即Met→Leu。9株临床分离鸡源性沙门氏菌氟喹诺酮类耐药株gyrB基因QRDR的核苷酸序列与质控菌株完全相同;只有菌株42的gyrB基因第1592位碱基发生C→A突变,但其位于gyrB基因QRDR之外,且菌株42的gyrB基因的碱基突变并没有导致相应氨基酸的改变。上述结果提示,DNA旋转酶gyrA基因和gyrB基因QRDR突变可能并非沙门氏菌耐药性产生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95.
环丙沙星是第3代喹诺酮类抗菌药物中抗菌活性较强的一种,目前在我国已被广泛应用于人医和兽医的临床实践,而且也被用作治疗水生动物全身性细菌感染的药物,考虑到环丙沙星应用于水生动物的疾病防治后,可能会诱导水中或者水生动物体内的一些引起人类疾病的病原菌对该药产生耐药性,造成该药应用于人类疾病治疗的失败,2002年我国农业部已将该药列为水产养殖禁用药物。  相似文献   
96.
以猪传染性胸膜肺炎放线杆菌血清1型国内分离株72—1株基因组DNA为模板,用PCR方法扩增出ApxⅣA基因2.5kb特异片段,将其克隆于pMD 18-T中,经酶切鉴定筛选重组质粒后进行核苷酸序列测定,并与GenBank中登录的血清1型ApxⅣA(AⅪ302405)基因进行比较,结果显示核苷酸同源性为99.5%。将该片段亚克隆到原核表达载体pGEX-6P-1的EfoRⅠ/SalⅠ位点,成功地构建了重组表达载体pGEX—apxⅣA,并转化大肠埃希氏菌BL2l,获得了表达。SDS-PAGE检测结果显示,表达的融合蛋白分子质量约为117ku,与预期片段大小相符;Western-blotting分析证实,该融合蛋白具有免疫学活性。  相似文献   
97.
药物脱毛与毒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化学脱毛的研究在国外,1969年Homon和Dolnick等首先提出用环磷酰胺(CPA)对绵羊进行药物脱毛。当时,研究的重点是脱毛效果的问题。后来,各国学者,如苏联、澳大利亚、美国、英国、捷克等国学者陆续作了些试验,主要是研究CPA的脱毛效果与应用。但它对动物的毒性问题没有进行深入的探讨。1984年加拿大学者FAhmy,对CPA的脱毛曾进行综述援引  相似文献   
98.
司帕沙星体外抗菌活性的试验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应用试管二倍稀释法测定司帕沙星对大肠埃希氏菌、沙门菌、链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禽败血霉形体等病原微生物的最小抑菌浓度(MIC)和最小杀菌浓度(MBC),并与4种氟喹诺酮药物及3种其他抗菌药物相比较。结果表明,司帕沙星对大肠埃希氏菌、沙门菌、链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禽败血霉形体均有良好的体外抗菌活性,优于其他对照药物。  相似文献   
99.
环磷酰胺是绵羊和兔有效的脱毛药物。本研究拟就在兔体内血液动力学情况,得出有关动力学参数,供给兔用药时的依据和参考。  相似文献   
100.
羊毛是国家重要经济产品。我国羊毛产量虽然不少(大约16万吨),但由于采用手工或半机械化剪毛,毛茬高,质量差,净毛率低,长度不够,造成劣等低价,不但不能多出高档产品,养羊场、户在经济上也受到很大损失。为了提高羊毛的质和量,根据我国的具体情况,在许振英、盛志廉教授的倡导下从1976年开始,我们进行了环磷酰胺脱毛的试验和毒理学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