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7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2篇
农学   2篇
  2篇
综合类   58篇
畜牧兽医   58篇
植物保护   1篇
  2023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5年   4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01.
2009年,我国12个省份检出禽流感病原学阳性样品87份,禽流感病毒不断变异重组,病毒污染面较大,疫病防控形势严峻。春夏之交时正是禽流感等重大动物疫病高发期,加之春节后畜禽补栏、活畜禽及其产品调运交易频繁以及候鸟迁徙等因素,疫情远距离、跨区域传播风险机率上升。广大养禽业者要提高警惕,积极做好防疫工作。  相似文献   
102.
编者按:副猪嗜血杆菌作为猪上呼吸道正常菌群中的一种常见细菌,平时不显山不露水的,但是当环境发生变化或感染蓝耳病、猪圆环病毒病等可降低猪群免疫功能的免疫抑制病时,副猪嗜血杆菌病就可能伺机暴发,对猪群造成再次伤害,危害尤烈,应引起足够的重视。  相似文献   
103.
利用E.coli表达猪圆环病毒2型Cap蛋白生产病毒样颗粒疫苗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研究利用大肠杆菌可溶性表达PCV2b亚型ORF2基因,利用重组Cap蛋白制备PCV2 VLP疫苗的可行性。【方法】 根据大肠杆菌密码子使用频率表优化合成PCV2 NJ株ORF2基因,将其插入原核表达载体pQZ1,鉴定阳性后转入表达宿主菌BL21,利用原核表达平台CVC1102对重组菌进行诱导表达。利用SDS-PAGE与Western blotting对目的基因的表达及产物的可溶性进行分析;利用电镜分析技术鉴定重组Cap蛋白VLP组装;利用BCA试剂盒测定重组大肠杆菌破碎后上清中总蛋白量,利用薄层扫描分析确定目的蛋白百分比,得出目的蛋白量,将重组Cap蛋白的浓度调整为1 mg·mL-1。使用不同剂量的重组蛋白与206佐剂乳化,免疫2-3周龄抗原抗体双阴性的仔猪,同时设含免疫增强剂CVC1301、CVC1302的试验组、同类制品免疫对照组与空白对照组,免疫后14 d与21 d所有试验猪采血,分离血清,利用武汉科前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的猪圆环病毒2型抗体ELISA检测试剂盒检测试验猪血清中PCV2抗体水平;免疫后28 d试验猪按照兽用生物制品质量标准汇编中公布的PCV2攻毒程序,利用PCV2 NJ株F6代进行强毒攻击试验,肌肉注射与口服PCV2 NJ株各105.0TCID50,同时利用乳化的钥匙孔血蓝蛋白及硫酸巯基乙醇培养基进行免疫刺激,攻毒后25 d,对所有试验猪进行解剖检测,通过攻毒过程中试验猪体温变化、试验猪平均相对日增重、解剖时试验猪肺部与相关淋巴结的大体变化及攻毒后PCV2核酸检测等4个方面评价大肠杆菌表达制备的PCV2 VLP的免疫效力。【结果】SDS-PAGE结果表明PCV2 NJ株优化的ORF2基因在大肠杆菌中得到了高效表达,表达产物以完全可溶性形式存在于菌体超声波破碎后的上清中;Western blotting分析结果显示表达的重组Cap蛋白能够与PCV2阳性血清发生反应;电镜下观察可见大量直径在17 nm左右的PCV2病毒样颗粒存在于超声破碎后的上清中;500 μg/头重组VLP疫苗免疫猪产生较高的抗体水平,单次免疫后21 d抗体100%达到合格,对PCV2强毒的攻击提供完全保护。【结论】实现了PCV2 Cap蛋白在大肠杆菌中高效可溶性表达,重组Cap蛋白体外自我组装成病毒样颗粒,且具有良好的免疫原性,可用于制备PCV2亚单位疫苗。  相似文献   
104.
【目的】得到融合蛋白M2e-Fc,并检测其免疫学特性,为研制禽流感通用疫苗奠定基础。【方法】根据禽流感病毒H5N1的M2e蛋白氨基酸序列设计2条长互补引物,通过重叠区互补扩增基因法扩增出目的基因M2e,然后与鸡IgGFc片段基因一起克隆入毕赤酵母表达质粒中,构建酵母表达载体。将阳性质粒线性化后电转化入感受态毕赤酵母X-33中,再经甲醇诱导后,通过Tricine-SDS-PAGE电泳及Western-blotting鉴定融合蛋白。之后用其免疫非免疫鸡,检验其免疫原性。【结果】成功构建了表达M2e和Fc融合蛋白的酵母表达载体pPICZαA-M2-Fc,并通过Zeocin筛选及PCR鉴定出了阳性重组子;阳性重组子经甲醇诱导后得到融合蛋白,Tricine-SDS-PAGE电泳及Western-blotting鉴定证实,融合蛋白得到正确表达,并且可以与M2e阳性血清反应。动物免疫试验证实,该融合蛋白可以诱导鸡产生抗M2e抗体,具有良好的免疫原性。【结论】融合蛋白M2e-Fc在巴斯德毕赤酵母表达系统中得到了成功表达,该融合蛋白具有较好的免疫原性,为后期进行其他免疫试验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05.
[目的]本试验旨在分析乙型脑炎病毒(JEV)感染猪睾丸(ST)细胞和正常ST细胞miRNA差异表达谱,以探索miRNA在JEV感染过程中的作用及其调控机制。[方法]分别提取正常ST细胞和JEV感染8 h后的ST细胞总RNA,利用高通量测序技术检测分析ST细胞中的miRNA表达谱并进行差异分析。使用miRanda软件对表达差异显著miRNA的靶基因进行预测并对靶基因进行GO分析。选取6个显著性差异表达的miRNA通过RT-qPCR进行验证。[结果]与正常ST细胞相比,JEV感染后的ST细胞有112个差异表达miRNA,其中80个miRNA上调表达,32个miRNA下调表达。经RT-qPCR方法验证6个差异表达的miRNA结果与高通量测序结果一致。差异表达miRNA靶基因的生物学功能相对集中在细胞代谢、细胞黏附等生物过程。[结论]检测和分析JEV感染后猪睾丸细胞的miRNA表达谱,获得了大量的与JEV感染相关的miRNA表达谱数据,为揭示JEV感染生殖系统致病机制提供了有效的数据和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06.
学科建设是科研单位工作的龙头,加强学科建设是农业科研院所提升核心竞争力的重要途径。学科内部治理结构、运行模式和运行机制是实现学科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文章阐述了基于技术创新的农业科研院所学科建设的基本特征和内涵,以江苏省农业科学院重点学科建设为例,重点分析了学科内部治理结构、运行模式与运行机制,并针对推动学科内涵性发展工作中存在的一些共性问题,提出了建立行之有效的学科建设运行模式、调整和优化学科力量布局、加强科技创新人才的培养和团队建设、完善学科运行内部管理制度和机制等建议,以期为农业科研院所开展学科建设工作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07.
为了探讨CpG寡核苷酸(CpG oligonucleotide,CpG ODN)对鸡新城疫疫苗免疫效力的影响,将CpG2007与鸡淋巴细胞共孵育,测定淋巴细胞增殖率,结果发现CpG2007对鸡淋巴细胞具有显著的刺激活性。将CpG2007与不同浓度的新城疫抗原混合,制备灭活疫苗,免疫健康雏鸡。分别于免疫后不同时间采血,测定抗体效价和细胞因子表达量,并进行攻毒保护试验。结果发现,添加CpG ODN佐剂的试验组均比对应相同抗原剂量的免疫对照组的抗体水平高,产生抗体速度快;抗原剂量降低10倍的佐剂试验组与高抗原剂量免疫对照组抗体水平和攻毒保护率均相当,表明CpG ODN能显著增强新城疫疫苗的免疫效力,能促进机体产生更强烈的免疫应答,是有效的疫苗佐剂候选物质。  相似文献   
108.
<正>禽流感是由A型流感病毒引起的、主要流行于禽类的一种传染快、死亡率高的疾病,广泛发生于世界各地,严重地威胁着养禽业发展。在1997年香港禽流感事件中,H5N1AIV首次突破种间障碍直接感染人并引起人死亡,引起了全世界的关注。近年来,世禽  相似文献   
109.
为获得杆状病毒表达的重组高致病性血清4型禽腺病毒(Fowl adenovirus serotype 4,FAd V-4)六邻体蛋白(Hexon),本研究通过PCR从高致病性血清4型禽腺病毒基因组中扩增到hexon基因,克隆到杆状病毒转移载体p Fast Bac-1,获得重组转移质粒p Fast Bac-hexon,将其转化DH10Bac大肠杆菌并筛选,获得重组杆状病毒穿梭质粒r Bacmid-hexon,将重组杆状病毒穿梭质粒转染Sf9细胞,获得重组杆状病毒r BV-hexon。间接免疫荧光试验和免疫印迹试验结果显示,Sf9细胞中的Hexon蛋白能够与血清4型禽腺病毒阳性血清发生特异性反应,蛋白质分子量约110 000,表明Hexon蛋白在Sf9细胞中获得良好的表达。  相似文献   
110.
为了检验细胞因子IFN-γ与猪细小病毒VP2融合蛋白的免疫效力,通过重叠延伸PCR技术将IFN-γ与PPV的VP2基因融合到一起,利用杆状病毒表达系统构建了重组杆状病毒r Bac-VP2、r Bac-VP2-IFN-γ,并在小鼠上验证了免疫原性。猪细小病毒ELISA抗体和中和抗体检测结果显示,VP2-IFN-γ组明显高于VP2和PPV灭活苗组;淋巴细胞增殖试验结果表明,VP2-IFN-γ组淋巴细胞数明显高于不加IFN-γ组。上述结果表明IFN-γ可提高猪细小病毒亚单位疫苗体液和细胞免疫应答,为重组IFN-γ的猪细小病毒病亚单位疫苗开发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