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38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26篇
林业   2篇
农学   16篇
基础科学   2篇
  2篇
综合类   123篇
畜牧兽医   317篇
园艺   2篇
植物保护   2篇
  2024年   11篇
  2023年   12篇
  2022年   15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13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44篇
  2012年   56篇
  2011年   38篇
  2010年   41篇
  2009年   50篇
  2008年   35篇
  2007年   29篇
  2006年   19篇
  2005年   16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46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51.
猪肉是世界上消费量最多的肉类,而中国是主要消费大国。据美国农业部对外农业服务部门在2021年10月12日发出的简讯通报预计2022年全球猪肉产量达到1.042亿吨,中国猪肉产量接近4 380万吨,占总量的42.03%。  相似文献   
452.
为探究miR-19a对民猪脂肪细胞分化过程的调控机制,研究采用双荧光素酶报告载体、实时荧光定量PCR构建组织表达谱、过表达和抑制miR-19a后对成脂标志基因和脂肪酸代谢标志基因的影响,油红O染色等生物学技术分析miR-19a对前脂肪细胞成脂的影响。结果表明,miR-19a与KLF13呈靶向关系,过表达miR-19a抑制成脂标志基因表达,促进脂肪酸代谢标志基因表达,抑制脂滴形成。抑制miR-19a可促进成脂标志基因表达,抑制脂肪酸代谢标志基因表达,促进脂滴形成。综上,试验验证miR-19a可抑制前脂肪细胞成脂分化,确定KLF13为miR-19a靶基因,为进一步研究microRNA对民猪前脂肪细胞分化的调控机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53.
为加快农业先进适用技术推广应用,提升科技对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支撑引领作用,黑龙江省农业农村厅聚焦确保粮食生产和重要农产品稳定安全供给,共遴选44项农业主推技术,各地以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补助项目实施为支撑,形成了符合当地实际的技术操作规范,并面向一定量的科技示范主体及科技示范基地进行示范推广,加强了农业技术指导和技术培训,同时加快了先进技术进村入户到田。  相似文献   
454.
在进一步深化职业院校教育教学改革的时代背景下,结合畜牧兽医行业发展和专业特点,探索出一条以提升“教师”素养、开发新型“教材”和推广新型“教法”为主的“三教”改革路径,培养适合现代畜牧业需求的高素养、创新型、技术技能人才的教学改革,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可供相关专业教师借鉴。  相似文献   
455.
为了揭示肌纤维类型组成对猪骨骼肌能量代谢酶活性的影响,本实验以民猪和大白猪为研究对象,在比较了民猪和大白猪肌纤维类型组成差异的基础上,采用比色法测定民猪和大白猪背最长肌中能量代谢关键酶乳酸脱氢酶(LDH)、琥珀酸脱氢酶(SDH)和苹果酸脱氢酶(MDH)的活性差异。结果表明,民猪氧化型纤维MyHCI型和IIa型含量显著高于大白猪,酵解型纤维MyHCII b型含量显著低于大白猪,民猪有氧代谢酶SDH和MDH活性显著高于大白猪,无氧酵解酶LDH活性显著低于大白猪,这在一定程度上说明民猪与大白猪能量代谢关键酶活性差异的主要因素是骨骼肌纤维类型组成不同。  相似文献   
456.
我国是猪肉生产大国和消费大国,自古以来有猪才有“家”,猪粮安天下,猪肉在我国伴随着文明的发展而发展,在国计民生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从解决温饱、满足市场需求、再到优质食材供应满足味蕾需要上,生猪的作用也在不断发生变化。在解决温饱阶段,我国大量养殖从古至今传下来的地方品种,好吃、好养、好性能是其主要特征,我国的地方猪种也对国际养猪业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457.
本研究针对东北野猪IFNOMEGA-2基因进行克隆测序,并与民猪、大白猪基因序列进行比对,同时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  相似文献   
458.
年提供断奶仔猪数(PSY)是衡量母猪生产性能的重要指标,是评估猪场盈利能力的关键指标。母猪妊娠期营养状况是影响PSY的重要因素之一,不仅影响母猪生产性能和利用年限,而且影响仔猪的生产性能(王继强,2007)。母猪妊娠期营养的供给,既要满足自身维持的需要又要满足胎儿生长发育的需求(董刚,2021)。营养水平过高会产生母猪肥胖、难产、乳房水肿、泌乳量少等不良影响,同时还会造成饲料浪费;营养水平过低则会产生母猪瘦弱、仔猪初生体重轻、发情间隔期延长等情况(胡成波,2014)。科学、合理的营养供给是提高产仔数、初生重、断奶活仔数、母猪泌乳量,减少流产、难产、死胎、便秘、疾病、死淘,缩短发情间期和延长母猪利用年限的重要方法。由于初产母猪、二产母猪和三产以上的经产母猪营养需求不同,妊娠期内各阶段的母猪营养需求也不相同,因此,在妊娠期内对母猪营养进行策略调整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459.
践行大食物观,是农业大国发展的必须,目前我国食物领域面临的三大问题有粮食安全、食品安全、发展持续性,而贯穿三大问题的关键是技术创新,这是一切食物产业发展的核心力量,生物技术和数字技术驱动的动植物育种、智慧数据和智能制造集群驱动的农业设备设施,以及未来朝着绿色可持续方向发展的大农业,是重要的路径。  相似文献   
460.
中国是世界上生猪养殖量最大的国家,也是生猪消费大国,生猪养殖对于我国的经济发展、人民生活和社会安定有着重要的作用。目前人们饮食结构在微调,各类红肉消费比例在变化,但人们对猪肉的需求仍然占据主要位置,对肉质、口感、风味等方面的综合要求也一直延续。生猪养殖的重点和未来是有自主品种或者品系掌握在自己手里,而地方猪的种业创新则是重中之重,我国一直在提倡对地方猪种的保护、利用、开发,但是取得效果并不十分明显,市场占有率仍然以引入猪种为主。2021年制定的《种业振兴行动方案》明确了路线,针对当前存在的问题,需要多主体协同发力,通过重点技术创新突破推动种业整体进步。同时,事实已经证明,我国的生猪种业发展必须要走出一条适合我国国情的中国道路,而不是一味照搬发达国家的模式,这其中既包括种质资源的创制,也包括养殖模式的创新,养殖理念的改变,因种(地)制宜的方式开展地方猪的综合利用,南猪可以北养,同时北猪南移也是地方猪产业突破的一个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