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38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26篇
林业   2篇
农学   16篇
基础科学   2篇
  2篇
综合类   123篇
畜牧兽医   317篇
园艺   2篇
植物保护   2篇
  2024年   11篇
  2023年   12篇
  2022年   15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13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44篇
  2012年   56篇
  2011年   38篇
  2010年   41篇
  2009年   50篇
  2008年   35篇
  2007年   29篇
  2006年   19篇
  2005年   16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46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8 毫秒
51.
益生菌是一类有助于动物机体健康的微生物,在提高机体免疫力、改善肠道微生物平衡、促进养殖场环境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对基因工程技术的探索已逐步深入,并在实际生产中加以应用。但是,目前为止绝大多数的研究将基因编辑技术着眼于真核生物。在此基础上,如何将基因编辑技术应用于益生菌,使益生菌发挥出更大的潜力是当前的研究热潮。因此通过基因工程技术将特定基因与益生菌进行基因编辑并表达,编辑后的益生菌可以表达特定的基因或者靶向对宿主发挥免疫调节作用。作者总结了基因编辑后的益生菌与宿主的相互作用,综述了CRISPR-Cas9技术在基因编辑乳酸菌及畜牧生产上的应用,同时经过分析比较不同基因编辑技术对乳酸菌进行基因编辑的方法,发现CRISPR-Cas9技术是目前针对乳酸菌和双歧杆菌等食品级益生菌相对灵活的基因编辑工具,能够实现益生菌在宿主体内发挥多重健康功效的目的,并对未来CRISPR-Cas9技术在基因编辑乳酸菌中的应用进行了展望,认为未来应将CRISPR-Cas9技术和其他基因编辑方法相结合,探索出更快更高效、简便的益生菌基因编辑技术。  相似文献   
52.
为了探究民猪和大白猪胴体和肉质性状之间的差异,试验以民猪和大白猪为研究对象,在相同的饲养方式及饲养条件下,选取大白猪(日龄180 d)、民猪(日龄180 d和240 d)各6头屠宰,分别测定活体重、活体瘦肉率、背膘厚、眼肌面积等胴体性状;测定pH值、肉色、滴水损失、剪切力、肌内脂肪含量等肉质性状。结果表明:胴体性状同体重与同日龄民猪和大白猪比较变化趋势基本一致,民猪背膘厚显著高于大白猪,眼肌面积极显著低于大白猪,活体瘦肉率和生长速度显著低于大白猪;肉质性状同体重民猪和大白猪相比,民猪肌内脂肪含量极显著高于大白猪,滴水损失和剪切力极显著低于大白猪,肉色红度显著高于大白猪,肉色黄度、亮度和pH24h值与大白猪差异不显著;同日龄民猪肌内脂肪含量和肉色a*值显著高于大白猪,滴水损失和剪切力极显著低于大白猪,肉色黄度、亮度和pH24h值与大白猪差异不显著。说明民猪和大白猪具有较大的遗传基础差异,民猪生长速度慢、瘦肉率低,但肌内脂肪含量高、嫩度和保水性好、肉色鲜红,肉质明显优于大白猪。  相似文献   
53.
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高度重视对口援疆工作,坚决贯彻中央决定部署,秉承"用心援疆、用情援疆、用智援疆、用党的好政策援疆"的理念,坚持从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的实际出发,发挥优势,帮其所需,紧密结合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十师的农牧业生产的实际需要,采取了一系列针对性的科技援助措施,解其所难,取得了一批有特色的科技援疆成果。本文阐述了黑龙江省第三批科技援疆工作的重点内容之一《冬小麦收获后复种饲用油菜技术示范性推广》在第十师获得了成功。  相似文献   
54.
为了探究lncRNA2099对猪前脂肪细胞增殖分化的影响,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技术检测lncRNA2099在猪心脏、肝脏、脾脏、肺脏、肾脏、背肌和背脂及离体培养的前体脂肪细胞增殖和分化阶段的表达水平;利用核质分离技术确定lncRNA2099在脂肪细胞中的表达位置;构建真核表达载体pcDNA3.1-lncRNA2099,采用qRT-PCR技术检测在脂肪细胞内过表达该lncRNA后对脂肪细胞增殖、分化相关标志基因表达的影响。结果显示:lncRNA2099存在明显组织表达特异性,且在肾脏和背脂中高表达,在背肌中不表达;lncRNA2099在猪前脂肪细胞增殖阶段12 h表达量最高,随后逐渐降低。在分化阶段第2天表达量最高,随后逐渐降低。核质定位结果表明,lncRNA2099在细胞核与细胞质中均有表达;在脂肪细胞内过表达lncRNA2099后,增殖标志基因P21与成脂分化标志基因LPL表达量极显著升高。lncRNA2099可能作为转录调节因子抑制猪前脂肪细胞增殖、促进成脂分化。  相似文献   
55.
为了进一步了解猪MEF2a基阒的结构与功能,本研究采用生物信息学结合RT-PCR的方法,克隆了猪的MEF2a基因,获得了它的2个变异体序列.结果表明,猪MEF2a variant 1基因cDNA长1 524 bp(EF576923),编码508个氨基酸,分子量为54.481 ku;variant 2基因cDNA长1 416 bp(EF576922),编码471个氨基酸,分子量为50.846 ku.MEF2a两个变异体的氨基酸序列同源性为86.79%,第1aa~77aa和第132aa~470aa完全一致,第78aa~131aa是高变区,variant2与variant1相比,在第224aa~258aa处存在34个氨基酸(102 bp)的,缺失.利用Real-time PCR方法检测了MEF2a的表达.结果表明,MEF2a mRNA是一个广谱表达基因,在心、肝、胃、脾、肾、肺、大肠、小肠、背肌和腿肌中都能检测到,在腿肌中优势表达.MEF2a variant1与马和家鼠构成一个小类群,而variant 2与牛和人构成了另外一个小类群,推测MEF2a基因在进化过程中发生了较为明显的变异.  相似文献   
56.
研究采用RT-PCR方法对大白猪的RARβ基因在1日龄、90日龄、180日龄、270日龄和360日龄的心脏、肝脏、胃、脾脏、肾脏、肺脏、大肠、小肠、肌肉、子宫、卵巢共11个组织中的表达情况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RARβ mRNA在大白猪的心脏、肾脏、大肠、子宫和卵巢中持续表达,其中大肠、子宫和卵巢持续高表达;在1日龄和360日龄所检的11个组织中均表达该基因,且表达量较高.  相似文献   
57.
鸡大肠杆菌灭活苗的研制及其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预防鸡大肠杆菌病的发生,从武威地区发病鸡群分离的埃希氏大肠杆菌分离株经雏鸡毒力复壮后,于普通肉汤培养基中增菌培养,经甲醛灭活后制成灭活菌苗,通过实验室各项检验后免疫鸡群,经安全检验和效力检验证明该灭活菌苗安全有效。接种1月龄仔鸡可产生坚强免疫力,能有效预防仔鸡大肠杆菌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58.
试验根据GenBank 公布的牛源无乳链球菌SIP基因序列设计并合成1对引物,通过PCR 扩增获得SIP基因部分扩增产物.序列分析结果表明:SIP基因扩增产物大小为945 bp,编码315个氨基酸残基.标准菌株(+株)与内蒙古分离株(M株)的基因及氨基酸同源性为100%,这2个菌株与GenBank上公布的B群无乳链球菌菌株(DQ914274)SIP基因及氨基酸同源性达到98.94%及99.68%.  相似文献   
59.
为了研制高致病性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HP-PRRS)弱毒疫苗,将高致病性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HP-PRRSV)HuN4株进行了致弱驯化,在Marc-145细胞上对其进行了3次蚀斑克隆和连续传代.该毒株的病变速度随着代次增高逐渐加快,传至80代以后其病毒滴度达到最高并保持稳定;电镜观察发现低代次病毒粒子形态以棒状为主,高代次病毒粒子形态以球形为主;蚀斑形态比较发现低代次病毒形成的蚀斑大小不一,而高代次病毒形成的蚀斑大小均一;序列分析和病毒抗原性分析表明HuN4株传代过程中GP5蛋白羧基端1个主要抗原表位(196QWGRL200)发生突变即196Q突变为196R,针对该表位的单克隆抗体只与HuN4株低代次病毒反应而不与高代次病毒反应.以上结果表明:在Marc-145细胞上经蚀斑克隆和连续传代致使HP-PRRSV HuN4株部分生物学特性发生改变,这些特性的改变在病毒弱化过程中的作用还有待进一步的研究.  相似文献   
60.
本研究采用RT—PCR方法对大白猪的RXR—γ基因在1日龄、90日龄、t80日龄、270日龄和360日龄的心、肝、胃、脾、肾、肺、大畅、小肠、肌肉、子宫、卵巢共11个组织的表达情况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RXR—ymRNA在大白猪的心脏、脾脏、大肠、小肠和肌肉组织中持续高表达,而肾脏不表达该基因,肝脏组织也只在360日龄时有微量表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