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9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4篇
综合类   4篇
水产渔业   33篇
畜牧兽医   28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68 毫秒
11.
饲用酵母细胞壁多糖不仅可以提高动物的非特异性免疫水平、增强抗感染能力,同时还具有吸附霉菌毒素和调节动物消化道微生态环境的作用。近年来,酵母细胞壁多糖凭借其天然高效、无残留、无耐药性等优点,得到广大养殖户的关注和认可。笔者将养猪中应用酵母细胞壁多糖的技术做了简要总结,希望能为养猪过程中应用酵母细胞壁多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分别在饲料中添加不同含量的枯草(Bacillus subtilis)芽孢(A组实测芽孢数量为2.6×107 cfu/g,B组为4.4×106 cfu/g,空白组为0),饲喂静水水族箱中100 g左右的草鱼(Ctenopharyngodon idellus)10 d,测定饲喂枯草芽孢后草鱼粪便、养殖水体中芽孢数量和水质的变化。结果表明:(1)9 d内,水体中芽孢数量A组和B组在前6 d时不断增加,在6 d时达到稳定,其中A组和B组稳定时的含量分别为2.22×106 cfu/g和3.98×105 cfu/g。(2)10 d内,草鱼粪便干物质中的芽孢数量与饲料中的枯草芽孢含量相比,A组和B组粪便中的枯草芽孢损失率分别为89.76%~90.71%和83.83%~86.84%。(3)草鱼饲喂枯草芽孢后,A组和B组粪便中排出的枯草芽孢对水体中亚硝酸盐和氨氮有降低的趋势,但各组之间差异不显著(P>0.05),对化学需氧量(COD)没有影响。  相似文献   
13.
<正>前言英国发生的牛脑海绵状病(Bovine Spongiform Encephalopathy,BSE),是由一种构造简单蛋白质所引起的病毒性感染病,患牛病灶通常会出现在包括血液,骨骼及内脏等组织中,可传染人体造成感染  相似文献   
14.
在基础饲料(CP 40%)中分别添加6%的鱼油、花生油、卵磷脂和猪油,投喂中华绒螯蟹(Eriocheir sinensis,简称河蟹)28周,以投喂冰鲜小杂鱼的河蟹为对照组,研究投喂不同脂肪源饲料对河蟹卵巢发育和繁殖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饲料脂肪源对河蟹的卵巢发育和繁殖性能影响显著,鱼油组雌蟹的产卵力[2.787×103cell/g(Wt)]显著高于其他实验组,卵磷脂组[2.216×103cell/g(Wt)]和对照组[2.041×103cell/g(Wt)]次之;而鱼油、卵磷脂和对照组间雌蟹的受精率与孵化率无显著差异,但均显著高于猪油和花生油组;猪油组雌蟹的繁殖性能最差,其产卵力与孵化率分别仅为鱼油组的56.9%和32.57%,受精率也较鱼油组显著降低;随着饲养时间的延续,对照组河蟹肝体指数(HSI)逐渐下降,而性腺指数(GSI)持续上升,Ⅲ1~Ⅲ2期增幅最大,Ⅲ2期雌蟹GSI值高达9.15,显著高于同期其他实验组,且同期血淋巴中卵黄蛋白原(Vg)的含量显著升高。与对照组不同,各饲料组卵巢发育期的物质积累峰值主要发生在Ⅲ2~Ⅳ期,GSI峰值均出现在性腺发育的第Ⅳ期,磷脂组与鱼油组Ⅳ期的GSI最高,分别为11.50和11.25,花生油组次之(8.85),猪油组最低(7.30);猪油能明显提高河蟹性腺发育早期血淋巴中Vg的含量,但当性腺成熟至Ⅳ期时,除卵磷脂组外,其他饲料组血淋巴Vg含量较Ⅲ2期显著降低,且猪油组和对照组血淋巴中Vg含量显著低于其他饲料组。结果表明,Ⅲ1~Ⅲ2期是河蟹雌体肝胰腺营养物质向卵巢转移,卵巢营养物质快速积累的时期,且饲料脂肪源可通过影响卵巢中卵黄蛋白源等营养物质的合成和积累,进而影响到河蟹卵巢发育和繁殖性能。综合比较,卵磷脂也可以作为河蟹雌性亲体的优质饲料脂肪源。  相似文献   
15.
本文提出了酵母源生物饲料的概念,并详细介绍了酵母源生物饲料的主要种类及功能,总结了酵母源生物饲料在水产养殖中现有的研究成果和应用进展,并对酵母源生物饲料今后在水产养殖中的利用和发展所存在的问题以及急需解决的技术和发展方向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16.
酵母源生物饲料在水产养殖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提出了酵母源生物饲料的概念,并详细介绍了酵母源生物饲料的主要种类及功能,总结了酵母源生物饲料在水产养殖中现有的研究成果和应用进展,并对酵母源生物饲料今后在水产养殖中的利用和发展所存在的问题以及急需解决的技术和发展方向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17.
甲壳动物消化酶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现有的研究表明,甲壳动物消化酶的活性与其食性、发育阶段、营养、温度、pH值、盐度等诸因素密切相关,并同时受到内因和外因的调控。对甲壳动物消化酶学的深入理解,有助于深入了解甲壳动物消化生理状况,有效提高饲料的消化利用率,减轻对环境的污染。  相似文献   
18.
硒作为动物体必需的微量元素,是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的辅助因子,此酶能减少动物体内过氧化氢、脂肪酰氢过氧化物和脂肪酰乙醇的含量,从而减少脂肪的氧化。硒对动物的生长发育、免疫机能和抗氧化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9.
酵母及其衍生物是天然、绿色、健康的产品.目前,已知的酵母菌有1 000多种,根据酵母菌产生孢子的能力,可将酵母分成三类:形成孢子的株系属于子囊菌和担子菌;不形成孢子,主要通过芽殖进行繁殖的称为不完全真菌,也称"假酵母".已知的大部分酵母都属子囊菌门.  相似文献   
20.
通过在饲料中分别加入不同水平的硫酸铜,初步研究了饲料铜的添加量与南美白对虾(Litopenaeusvannamei)生长、血液免疫因子及组织中铜分布的关系。饲料铜元素的添加量分别为0、7.5、15、30、45mg/kg。研究结果表明,铜的含量对南美白对虾生长影响显著,添加水平30mg/kg的实验组生长速度显著高于其他组(P<0.05),成活率各组间差异不显著。实验组对虾的酚氧化酶(PO)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活力都高于对照组,其中当添加水平为30mg/kg时,两种酶的活力均最强。对虾肌肉铜的含量各组间无显著差异,为(4.27±1.83)mg/kg,个体间差异非常大;肝胰脏(包括淋巴器官)铜的最高含量为210.36mg/kg,最低为33.78mg/kg(空白对照组),明显高于肌肉中的含量。研究结果表明,饲料铜的含量对对虾生长影响显著,并影响对虾的免疫能力;肝胰脏是对虾体内铜的主要积累器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