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0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4篇
林业   5篇
综合类   27篇
水产渔业   2篇
畜牧兽医   80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15篇
  2010年   18篇
  2009年   14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2篇
  2002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氯霉素类药物包括氯霉素、甲砜霉素和氟苯尼考等。此类药物抗菌谱广、吸收快、体内分布广泛,在兽医临床上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其耐药性也备受重视。因此,本试验对黑龙江省受试养殖场60株临床分离的猪源大肠杆菌的floR和cmlA基因进行分子检测和分析,旨在为猪源大肠杆菌氯霉素类药物耐药基因的研究和分子流行病学调查提供试验依据,对临床合理用药以及控制细菌耐药性发展均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2.
鹤源大肠杆菌ESBLs基因型检测及其耐药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K-B法检测40株鹤源大肠杆菌对17种抗菌药物的耐药性。根据耐药表型和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的基因型流行情况,指导临床合理用药。结果表明:15株大肠杆菌为产ESBLs株。扩增出了与预期片段大小相符的TEM型、SHV型、CTX-M型、OXA型基因。产酶大肠杆菌耐药性明显比非产酶大肠杆菌严重。  相似文献   
53.
[目的]研究禽6型副粘病毒V蛋白对抗宿主细胞干扰素β的产生的机制.[方法]构建真核表达禽6型副粘病毒P、V、W蛋白的重组载体,分别与IFN-β-Luc、NF-κB-Luc、PRDⅢ/Ⅰ-Luc、AP-1-luc报告质粒共转染HEK-293T细胞,接种仙台病毒刺激细胞后,测定细胞内萤火虫荧光素酶及海肾荧光素酶活性.[结果]禽6型副粘病毒V蛋白能通过降低NF-κB的活性,进而显著抑制宿主细胞产生IFN-β.[结论]该研究初步阐明了禽6型副粘病毒V蛋白对抗宿主天然免疫的机制.  相似文献   
54.
华育平 《中国林业》2012,(17):32-33
野生动物疫病威胁国家公共安全和人类健康,为进一步维护公共卫生安全,国家林业局野生动植物保护与自然保护区管理司积极加强野生动物疫源疫病监测防控,保障公共卫生安全。说到公共卫生安全,不得不提到“疫病”的概念。疫病是指在野生动物之间传播、流行,对野生动物种群构成威胁或可能传染给人类和饲养动物的传染性疾病。  相似文献   
55.
虎源猫瘟热病毒VP2蛋白特异性单克隆抗体的制备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原核表达的虎源猫瘟热病毒(FPV)VP2蛋白作为免疫抗原,免疫6周龄BALB/c小鼠,用FPV全病毒作为筛选抗原,采用淋巴细胞杂交瘤技术,经过有限稀释法获得了1株可稳定分泌抗虎源FPVVP2蛋白的杂交瘤细胞株3C4。间接ELISA方法测定3C4株单抗腹水效价为1∶12800,亚类鉴定为IgG2a类型,间接免疫荧光试验显示该株单抗能与虎源FPV发生反应,而免疫印迹试验该株单抗未见特异性反应带。  相似文献   
56.
鸡白细胞介素-2(IL-2)是由激活的T细胞分泌产生的糖蛋白,具有显著的免疫增强作用,不仅在T、B细胞的生长与分化和NK细胞的激活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而且与其他细胞因子一起发挥免疫功能,是一种能影响机体免疫反应各个方面的调节因子,因而在疾病的治疗上发挥着重要作用。我国集约化家禽养殖集现代遗传育种、饲料饲养、疾病防疫、环境控制等先进技术于一体,鸡IL-2的应用可实现有效的组装配套与综合利用。  相似文献   
57.
为证明金银花抗新城疫病毒的作用效果,通过接种鸡胚方法,对病毒接种前、接种同时、接种后加药3种方式处理的鸡胚尿囊液血凝效价进行测定。结果显示,在3种不同的加药方式中,不同浓度的金银花提取液均能够降低新城疫病毒感染鸡胚尿囊液的血凝效价,其作用效果与提取液浓度呈正比例相关。结果表明,金银花提取液能够抑制新城疫病毒在鸡胚尿囊液中的增殖;金银花提取液在鸡胚内抗新城疫病毒活性与其加药方式及浓度有关。  相似文献   
58.
根据哺乳动物铜蓝蛋白蛋白氨基酸的保守序列,参考犬的铜蓝蛋白基因序列,设计一对特异性引物,采用RT-PCR技术,从貉的肝脏中扩增出一段长223 bp的序列.对其序列分析表明该基因序列与GenBank中已发表的犬的铜蓝蛋白基因(GenBank序列号:XM-534301,XM-860792,XM-860808)同源性为100%,证实了貉亦存在铜蓝蛋白基因且高度保守.  相似文献   
59.
丹顶鹤源大肠杆菌耐药性的检测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对扎龙自然保护区丹顶鹤源大肠杆菌进行分离培养,开展大肠杆菌耐药性调查。采用纸片扩散法测定各分离菌株对17种抗微生物药的敏感性。结果表明:丹顶鹤源大肠杆菌分离株对各抗微生物药的敏感性不同。受试菌株对氨苄西林、头孢噻吩的耐药率分别为57.5%、47.5%,对氟苯尼考、氨曲南、阿莫西林/棒酸均敏感。  相似文献   
60.
对生活在不同温度下的1^ 龄史氏鲟血清及各组织中溶菌酶水平进行了测定,并对各温度下细菌感染后的史氏鲟溶菌酶水平变化进行了比较。史氏鲟血清和组织中溶菌酶的含量基本上随着温度的上升而升高,但耐于不同的组织,溶菌酶含量在每个温度梯度之间变化的规律有所差别。在最低温和最高温时,血清、粘液、肝、胃及后肠的溶菌酶含量有显著性差异,其余各组织的溶菌酶随温度变化无显著性差异;溶菌酶在各组织中分布不同,前肠的溶菌酶量在各温度下均占据优势,幽门垂、后肠及脾中溶菌酶的量也较高,而粘液和血清中溶菌酶的量较低;嗜水气单胞菌感染后的史氏鲟血清溶菌酶量呈升高趋势,但变化不显著;肝脏除在14~15℃无变化外,其余温度下的溶菌酶含量与健康对照组有显著性升高,胃、鳃及粘液溶菌酶随温度产生不同的变化,史氏鲟前肠、后肠及幽门垂溶菌酶含量均降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