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9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4篇
林业   3篇
农学   2篇
基础科学   6篇
  4篇
综合类   40篇
水产渔业   9篇
畜牧兽医   50篇
园艺   1篇
植物保护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16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3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11.
正常鲤外周血白细胞cDNA文库的构建   总被引:9,自引:2,他引:9  
卢强 《水产学报》2004,28(5):585-588
随着水产养殖业的发展,与鱼病防治紧密相关的鱼类免疫机制的研究越来越显示出其重要的理论与应用价值。鱼类的免疫系统虽不及哺乳动物发达,但其外周血白细胞已具有类似T、B淋巴细胞的分类,是机体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的重要组成部分[1,2],但目前人们对鱼类免疫应答调控的机制  相似文献   
112.
耐喹诺酮类药物嗜水气单胞菌的分离鉴定及电镜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研究对吉林省内12个水域采集和送检的66尾病鱼进行细菌分离鉴定,共检出46株嗜水气单胞菌疑似株,通过生化试验和PCR扩增气溶素基因aer鉴定法,确定其中22株为嗜水气单胞菌。进一步采用纸片扩散法和双倍稀释法测定嗜水气单胞菌分离株对多种抗生素的耐药性,其中部分菌株存在不同程度的耐药性,22株嗜水气单胞菌中有4株对喹诺酮类药物耐药,并且为交叉耐药。其对喹诺酮类药物的抑菌圈均小于19mm。嗜水气单胞菌耐喹诺酮类药物的检出率为18 2%。将病料中分离的8株嗜水气单胞菌在电镜下观察发现,2株耐药菌表面发现均匀分布的球形结构,而6株敏感菌表面未见此结构。  相似文献   
113.
近年来PA28基因的功能研究一直是蛋白酶体功能研究中的一个热点。蛋白酶体(proteasome)是依赖ATP的蛋白水解酶复合体,它分布于细胞质和细胞核内,有些与内质网和细胞骨架相结合,是真核生物细胞中分解内源蛋白质的主要酶系统。它可占细胞蛋白质的1%,在真核生物进化中,蛋白酶体高度保守,其简单形式甚至存在于古细菌和真细菌中。目前对蛋白酶体系统的研究表明,蛋白酶体能够依赖于ATP选择性地降解胞内的短命蛋白(包括细胞周期蛋白,细胞周期抑制蛋白,致癌基因的产物等)和大量的长命蛋白,产生适合于MHCI类分子结合的抗原肽[1]。其次它还可以调…  相似文献   
114.
氟喹诺酮类药物因其抗菌谱广、杀菌力强、价格低廉、副作用小而被广泛应用于人、畜、水生动物感染性疾病的治疗与预防。但是,随着该药的广泛应用,很快形成了对该药的耐药性,且增长速度很快,该类药物半数以上无效,足见问题的严重性。本文将重点阐述致病性气单胞菌对喹诺酮类药物耐药性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15.
1998年在疫区内某对虾养殖场,用对虾副粘病毒细胞培养灭活疫苗,对日本和中国对虾苗(体长0.8~1cm)进行了侵泡免疫试验。对虾养殖试验结果表明,5月3日放苗后,免疫试验组对虾没有发病,其中单纯用疫苗免疫的日本对虾试验池的对虾规格,养殖73d(至7月15日)平均达95尾/kg,219d(至11月8日)平均达38尾/kg,2次出池合计平均170.9kg/km^2;单纯用疫苗免疫的中国对虾试验池的对虾规格,养殖86d(至7月28日)平均达110尾/kg,221d(至11月10日)平均达22尾/kg,2次出台合计平均167.3kg/hm^2。日本对虾和中国对虾的免疫试验对照池与非免疫试验池的对虾,分别于6月28日和7月15日发生副粘病毒病而死亡。  相似文献   
116.
为确定播期对甜菜氮同化及产量的影响,于2019年在东北农业大学阿城实验实习基地以甜菜品种KWS0143为材料进行田间试验,设置4个播种时期:4月7日(S1)、4月14日(S2)、4月21日(S3)和4月28日(S4),比较分析播期对甜菜氮代谢关键酶、氮肥表观利用率、氮肥农学利用率及块根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生育进程推进,各播期叶片及根系硝酸还原酶(NR)、谷氨酰胺合成酶(GS)和谷氨酸合成酶(GOGAT)变化趋势相似,但不同播期间存在差异。叶丛快速生长期,S1与S2处理的叶片及根系NR、GS和GOGAT活性均显著高于S3处理;糖分积累期,S4处理叶片各关键酶活性较S3处理显著升高,S1与S2处理块根各关键酶活性较S3处理显著升高;S1处理氮素积累量和氮肥表观利用率最高,S2处理下块根产量、地下部干重与氮肥农学利用率最高。综上,在此试验条件下4月14日播种可有效促进黑龙江省中部地区甜菜氮素同化进程,提升氮素利用效率,增加块根产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