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5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14篇
林业   4篇
农学   4篇
基础科学   1篇
  1篇
综合类   72篇
农作物   1篇
畜牧兽医   63篇
园艺   5篇
植物保护   1篇
  2023年   13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3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18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2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鉴于条件风险价值CVaR具有风险度量的合理性以及两基金分离定理对证券投资的重要意义,以CVaR作为风险度量研究两基金分离定理.在组合收益率服从正态分布的假设下,分别就投资组合含有或没有无风险资产的情形提出并证明了两基金分离定理;放开方差-协方差矩阵为非奇异这一通常假设,证明了CVaR风险度量下的两基金分离定理依然成立.  相似文献   
12.
减蛋综合征病毒AA-2株适应体外培养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分离并系统鉴定了减蛋综合症病毒AA-2株的基础上,进行了该毒株的体外培养试验,以寻求适应于细胞培养物中继代的细胞适应毒。结果表明,AA-2毒株可在鸭胚成纤维细胞(DEF)、鸭胚肾细胞(DEK)、鸭胚肝细胞(DEL)、鸡胚成纤维细胞(CEF)、鸡胚肾细胞(CEK)和鸡胚肝细胞(CEL)上增殖和继代,并随着继代次数的增加,CPE潜伏期缩短,持续期延长,半数细胞感染量(TCID50)呈逐代增加趋势,血凝效价(HA)逐代稳步增强,至第15代之后,之些变化趋于稳定。证明用鸭胚细胞培养的AA-2株病毒在PK-15,BHK-21,SP2/0等细胞中增殖的迹象。还较为系统的测定了第19代DEF毒的其它特性。发现在接毒后120小时,HA及TCID50值最高,细胞适应毒对鸭胚致死率为10%,比原毒降低23%,理化特性与原毒一致,且仍保持原毒的抗原性。  相似文献   
13.
凤尾菇是最近从国外引进的新菇种,它是在1974年才栽培成功的食用菌,至今还不到十年,正处在实验栽培研究阶段。目前积累的一些研究资料和栽培经验虽不多,但对我们深入研究这个新菇种的生长习性和发育条件,从而改进栽培技术和提高产量,仍有参考价值,故将查阅的有关资料综合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4.
人兽共患病及其防制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人兽共患病威胁人类和动物的健康,危害国家的经济和社会的安定。概述了人兽共患病的分类、流行特点及近年新发现的重要人兽共患病,并提出防制对策。  相似文献   
15.
减蛋综合征病毒末端片段的克隆及细胞内DNA重组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采用9~10日龄非免疫鸭胚增殖的减蛋综合征病毒(EDSV)AA-2毒株,经差速离心法浓缩纯化后,提取病毒基因组DNA。采用碱变性法除去病毒基因组共价结合的末端蛋白(TP)。用限制性内切酶HindⅢ水解纯化的EDSV基因组DNA。经低熔点琼脂糖凝胶电泳后,回收C、D、E片段。克隆到pUC19载体的HindⅢ和SmaⅠ双酶切位点及HindⅢ位点上,经蓝白斑筛选和单、双酶切鉴定,获得了pUHC、pUHD、pUHE重组质粒,其中pUHC含有末端片段。将EDSVSalⅠ水解产生并回收的大片段与pUHC在95℃水浴中变性,65℃复性后,用钙离子介导法,共转染50%~70%的单层鸭胚成纤维细胞,转染后36h开始产生细胞病变(CPE)。48h后将病变细胞反复冻融,经尿囊腔接种9~10日龄鸭胚,回收的尿囊液能凝集鸡红细胞,这种血凝性能被EDSV高免血清抑制,电镜下观察到腺病毒样颗粒。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水生蔬菜的国际地位不断提升,芋头作为中国贸易量最大的水生蔬菜,其产业的发展对促进农民就业增收,农产品特色优势区的建设发挥了重要作用。为更深入研究芋头产业发展趋势,本文从世界角度出发,综合利用联合国粮农组织、中国海关及联合国商品贸易统计数据库,对世界芋头生产布局与贸易格局进行研究分析,并进一步对世界芋头生产与贸易前景进行了展望。研究发现:生产方面,主要集中在非洲(72.8%)和亚洲(22.3%),非洲芋头产量增加受面积拉动明显;亚洲芋头生产效率水平提高对促进产量增加贡献十分显著。贸易方面,芋头贸易量占总产量比重很低(1%),贸易市场结构较单一,其中90%以上的贸易量在亚洲产生,以中国出口日本为主。预计,随着世界芋头生产技术水平的提高,世界芋头产量将稳定上升,贸易量也将随之逐步扩大。  相似文献   
17.
酸雨对观赏植物伤害机理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综述了当前酸雨对观赏植物的叶片形态和组织结构、细胞透性、光合作用、呼吸作用、抗氧化系统等生理生化的伤害机理以及酸雨对观赏植物生长发育和生物量、土壤性质及土壤微生物的影响等方面研究取得的成果,并就今后对酸雨胁迫研究的内容与方向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8.
人才流失与新农村建设:对我国农村人才流失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新农村建设是一项长远而艰巨的任务,不仅需要国家政策的大力支持,而且更需要大量的人才支撑.长期以来,我国现行的城乡二元结构不利于农村经济的发展,导致农村生存条件差,人才引不进、留不住,农村的生产、生活严重滞后于城市,城乡差距进一步拉大,严重阻碍了新农村建设的进程.为此,必须从增加农业土地附加值、提高农民收入、加大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力度、改善农村生产与生活环境条件入手,推进农村工业化、城镇化发展,解决农村人才流失问题.同时通过发展农村教育事业来提高农民增收致富能力,鼓励大学毕业生到农村就业,引导农民工返乡创业,以此来强化新农村建设人才队伍,为新农村建设提供人才保障.  相似文献   
19.
[目的]确定广东地区狂犬病毒流行毒株,更好地防控狂犬病。[方法]对2009年从广东省各地采集的犬脑和对应唾液腺进行直接免疫荧光和巢式RT-PCR检测,并通过颅内接种乳鼠进一步鉴定毒株。PCR扩增分离株的N基因,测定其核苷酸序列,并将其与广西地区的流行毒株和疫苗株进行了比对。[结果]分离到2株狂犬病毒毒株,其N基因序列与广西分离到的病毒具有极高的相似性(97.9%~99.4%),与狂犬病毒疫苗株的相似性为87.7%~88.1%。[结论]外表健康犬只可能携带狂犬病毒,且狂犬病毒的流行存在明显的地域差异。  相似文献   
20.
2011年以来伪狂犬病病毒(PRV)变异株在中国大范围流行致伪狂犬病(PR)再次暴发。广东某猪场发生疑似PR引起母猪较大范围的流产,为此本试验展开对该病诊断和防控方法的研究。随机抽取流产和未流产母猪血清,应用ELISA检测PRV gE和gB抗体;同时采集发病仔猪脑组织PCR检测PRV gH片段。对全场母猪紧急接种PRV变异株灭活苗,分别应用ELISA和中和试验检测免疫前后的血清抗体。结果显示,已发生流产母猪血清PR gE抗体均为阳性,而未流产母猪血清抗体见弱阳性;流产母猪PRV gB抗体的S/P值高达4.0,未流产母猪也达3.3。PCR检测3头病仔的脑组织均为阳性,测序表明其gB基因与2012年流行毒株BJ-YT-2012序列相似性为100%。ELISA检测免疫灭活疫苗前母猪血清PRV gB抗体S/P值为1.603,免疫4周后升高到2.88;特别是中和抗体从1:24升高到1:213。这与免疫疫苗1周后母猪流产开始减少,2周后母猪少见流产的结果吻合。研究结果提示,PRV经典株疫苗产生的PRV gB抗体对变异株的保护作用不佳,而变异株疫苗的保护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