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8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林业   1篇
  10篇
综合类   6篇
畜牧兽医   92篇
  2016年   2篇
  2014年   4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15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01.
从黑龙江省某3个猪场采集疑似为日本脑炎病毒感染的病、死猪的脏器以及全血,进行病毒的细胞培养,蚀斑纯化,间接免疫荧光试验,电镜下观察病毒粒子的形态,及RT—PCR检测。结果显示,盲传三代后,出现明显的细胞病变(CPE+~CPE+++);荧光显微镜下细胞胞质内呈现不同强度的绿色荧光信号;电镜下的病毒粒子为40-60nm的球型粒子;PCR检测为日本脑炎病毒阳性。通过对3株分离株腑扩增序列比较,此3株分离株为基因Ⅲ型。  相似文献   
102.
为重组表达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PRRSV)M蛋白,本研究将RT-PCR获得的PRRSV CH-1a株M蛋白基因,克隆于pMD18-T载体中,经测序鉴定正确后,亚克隆至牛痘病毒重组转移质粒pSC11中,构建了转移重组质粒pSC11-PRRSV-M。将pSC11-PRRSV-M在脂质体的介导下转染WR株牛痘病毒感染的TK-143细胞,在含有X-gal的琼脂培养基上通过蓝斑筛选含有PRRSV M基因的重组病毒rWR-PRRSV-M。Western blot与IFA检测表明,重组病毒成功表达了PRRSV M蛋白,而且所表达的蛋白保持了良好的免疫原性。动物实验表明,rWR-PRRSV-M所表达的PRRSV M蛋白在免疫小鼠体内诱生了抗PRRSV的抗体。rWR-PRRSV-M的构建,为进一步探讨PRRSV M蛋白免疫原性提供了基础数据,也为PRRS重组活载体疫苗的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03.
穴位注射马传贫弱毒苗马22匹,分别在注苗后2、3、6个月用马传贫强毒攻击,3个月后迫杀。经病理学与免疫形态学联合检查表明,攻毒马有三种类型形态学改变:第Ⅰ种有较典型马传贫病理变化,免疫活性细胞数量减少,且变性、坏死;第Ⅱ种类型无马传贫规律性病理变化,免疫活性细胞活化,增殖,但肝内有铁反应;第Ⅲ种类型马无马传贫病理性损伤,免疫系统明显活化,增殖。据此查明2个月攻毒马1匹,出现第Ⅰ种类型形态学改变,3个月攻毒马80%以上呈现Ⅱ、Ⅲ类型反应,与疫苗皮下注苗6个月再攻毒效果相仿,表明穴位注苗具有缩短免疫发生时间的效果。但穴位注射6个月攻毒的马出现Ⅰ型,变化例数较多(33%),病理变化较明显,免疫反应有下降趋势,本文对这种异常现象进行了初步讨论。  相似文献   
104.
105.
为表明肿瘤细胞表型的特征,阐明B淋巴细胞系的来源,用免疫组织染色法和流式细胞分检仪对从10头感染牛地方性白血病病毒(EBLV)奶牛分离到的淋巴绞地研究。这些肿瘤细胞主要表达主要组织相容性复 (MHC)Ⅱ+(10/10)、BoCD11b+(9/10)、IgG1+(8/10)、B-B2+(8/10)、BoCD^5+(7/10)及λ轻链阳性(7/10)。仅有一批奶牛的肿瘤细胞表达SIgM^+(1/10).  相似文献   
106.
利用Real-time PCR和Real-time RT-PCR方法对马传染性贫血病(EIA)驴白细胞弱毒疫苗(DLA-EIAV)、DLA-EIAV感染性分子克隆衍生毒(vOK8226)、强弱毒嵌合病毒(vOKVltr)以及EIA强毒接种马后不同时期外周血白细胞中前病毒含量及血浆中病毒含量进行了监测,结果发现直接攻击强毒的2匹马及1匹接种vOK8226后再用强毒攻击的马血浆中病毒含量快速升高,伴随着明显的临床反应,最后均以死亡结束.其它免疫接种马在攻击强毒后均获得保护,没有发病,马血浆中有低水平病毒存在,攻毒后3个月血浆中检测不到病毒,说明感染马体内病毒的大量增殖与疾病的进程有着直接的关系.而外周血白细胞中前病毒的含量在各试验马各时期均能检测到,说明EIAV以前病毒的形式潜伏在感染马体内,疫苗的免疫只能控制发病,而不能清除感染的病毒.  相似文献   
107.
将含缺失跨膜区M2蛋白重组质粒pGEXsM2的大肠杆菌,用终浓度为0.6mmol/L IPTG在37℃下诱导表达,获得可溶性表达的融合蛋白;在Western blot试验中,M2特异性单克隆抗体14C2与目的蛋白发生反应,在35kD处有一条特异性条带,表明表达的重组M2蛋白具有免疫学活性;表达产物使用GST亲和吸附柱进行纯化,获得了大量的目的蛋白及微量的GST蛋白,使用分光光度仪确定纯化后M2蛋白的浓度约为5.6mg/mL。本实验为进一步研究M2生物学特性、建立M2特异性抗体的间接ELISA检测方法及研制M2亚单位疫苗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08.
PRRSV GP5蛋白在重组牛痘病毒中的表达与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构建表达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PRRSV)GP5重组牛痘病毒,本研究通过RT-PCR获得PRRSV CH-1a株GP5蛋白基因,将其克隆至pMD18-T栽体.经测序鉴定正确后,将该片段作为目的基因亚克隆至转移质粒pSC11中,构建重组转移质粒(pSC11-GP5).将pSC11-GP5转染WR株牛痘病毒感染的TK-143细胞.与牛痘病毒进行同源重组.在舍有X-gal的琼脂培养基上进行蓝斑筛选,获得了含有PRRSV GP5基因的重组病毒(rWR-PRRSV-GP5).IFA及动物试验表明,重组病毒表达了PRRSV GP5蛋白,并在免疫小鼠体内诱生了较强的PRRSV抗体.实验表明,该重组病毒所表达的PRRSV GP5蛋白保持了良好的抗原性,为进一步研究PRRSVGP5蛋白免疫原性提供了基础数据,也为PRRS重组活载体疫苗的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09.
经RT-PCR扩增了SARS冠状病毒(SARS-CoV)BJ01株的PU5基因(putative uncharacterized gene5)的cDNA,将其克隆到原核表达载体pGEX-6P-1中,命名为pGEX-PU5,测序正确后将阳性质粒转化到大肠杆菌BL21(DE3)中,IPTG诱导表达,表达的融合蛋白命名为pGEX-PuP5,并用Glutathione Swpharose^TM 413亲和层析柱对表达产物进行纯化,然后用PreScission^TM Protease酶对融合蛋白进行解离,获得PUP5蛋白,用抗SARS-CoV卵黄抗体IgY和GST-tag单克隆抗体分别对表达的目的蛋白做Western blot鉴定,证明所表达的蛋白具有免疫学活性。本研究应用原核表达系统表达了PUP5蛋白,为进一步解析该蛋白功能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