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3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2篇
基础科学   1篇
  1篇
综合类   6篇
畜牧兽医   39篇
  2023年   3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3篇
  1999年   1篇
  1992年   1篇
  1989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4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21.
介绍了Genome shuffling技术的特点及作用,提出了在微生物育种中的广泛应用,推动了经典诱变方法的发展。  相似文献   
22.
猪呼吸系统综合征(PRDC)是由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猪圆环病毒2型、支原体、副猪嗜血杆菌、胸膜肺炎放线杆菌等病原体混合感染引起的猪呼吸道疾病的总称.近年来随着集约化养殖的发展,PRDC表现的越来越突出和严重,造成肉猪成活率减少、体重下降、料肉比上升等.论文综述了上述病原在PRDC中的致病机理,及其相互作用诱导出明显的PRDC症状,并提及伪狂犬病病毒在PRDC中的作用.在做好支原体、蓝耳病和伪狂犬病疫苗的基础上,通过药物控制副猪嗜血杆菌和胸膜肺炎放线杆菌是PRDC防控策略.  相似文献   
23.
鸡传染性贫血病毒VP1和VP2基因共表达载体的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GenBank中收录的鸡传染性贫血病毒(CIAV)基因组序列,设计了扩增CIAV VP1和VP2基因的特异性引物,运用PCR技术从发病鸡肝组织DNA中扩增得到VP1、VP2基因,并将其克隆至pMD18-T载体.核苷酸测序结果显示,其序列与发表的序列同源性达到99.8%.将VP2基因克隆到pMD18-T载体,并对Vp3基因起始密码子进行定点突变,得到突变基因mVP2.将mVP2、VP1先后克隆至pIRES载体,并转化大肠埃希菌JM109,提取质粒通过酶切鉴定显示,成功获得了共表达质粒pIRES-VP1/mVP2.  相似文献   
24.
口蹄疫病毒VP1基因的原核表达及免疫原性检测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将口蹄疫病毒VP1基因克隆至原核表达载体pBAD/TOPO中,经鉴定后得到了重组质粒pBAD-VP1。将此重组质粒转化到受体茵TOP10中,分别以不同浓度的诱导剂L-阿拉伯醛糖进行诱导,并在不同诱导时间进行采样,经处理后做SDS-PAGE和蛋白质印迹分析。结果,以终浓度为0.02g/L的L-阿拉伯醛糖进行诱导,4h后表达可达到高峰,表达产物大小约为40ku。软件扫描结果显示,VP1融合蛋白的表达量占细菌总蛋白的26.3%,能与抗FMDV抗体发生特异性反应,融合蛋白以包涵体和可溶形式存在。抽提融合蛋白的包涵体,经过洗涤后制成油乳荆疫苗,经皮下注射免疫豚鼠,用乳鼠中和试验测定豚鼠血清中和指数,并用口蹄疫病毒对豚鼠进行攻毒。结果表明,用此融合蛋白的包涵体免疫豚鼠能诱导产生中和抗体,并对病毒的攻击提供免疫保护。  相似文献   
25.
采用RT-PCR方法扩增了H9N2亚型禽流感病毒(AIV)广东株的血凝素基因HA.将HA基因克隆到笔者所设计的原核表达载体pMBX上,成功构建重组表达质粒pMBX-HA.将其转化到E.coli BL-21感受态细胞中表达,经SDS-PAGE可检测到相对分子质量约为96200的融合蛋白,表达产物占菌体总蛋白的29.5%.经蛋白可溶性分析看出,融合蛋白90%以上是以可溶形式表达的.Western-blot证实,可溶表达的融合蛋白与H9N2 AIV阳性血清具有良好的免疫反应性.将可溶表达的融合蛋白用体积分数为50%的Ni-NTA树脂过柱纯化,用融合蛋白作抗原,通过ELISA方法,能特异性地检测出禽流感阳性血清.  相似文献   
26.
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CQ/01/2004株的分离与鉴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04年从重庆某肉用鸡场疑似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的病鸡中采集病料,按常规处理后接种9~10日龄鸡胚,通过鸡胚连续传代培养3代,并对该分离毒株的鸡胚致病性、血凝性和NDV的干扰特性进行检测.同时进行了动物回归试验。结果表明,该分离株具有IBV感染特征,可使鸡胚胚体出血、蜷缩、矮化;该分离毒株无直接血凝性,对NDV有明显的干扰作用;动物回归试验中有75%的感染鸡在10d内发病或死亡。剖检病死鸡可见肾苍白、肿胀,肾小管内充塞大量尿酸盐,支气管有出血点、有大量粘液。采用反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技术对CQ/01/2004的纤突蛋白S1基因进行扩增、克隆和序列测定,结果表明该基因具有IBVSl基因的共有分子特征,将测序结果提交GenBank进行同源性检索,发现分离株CQ/01/2004和J株S1的同源性最高,核苷酸同源性为94%,氨基酸同源性为89.4%,与M41的核苷酸同源性为80.6%,氨基酸同源性为78.0%。试验结果表明,分离的病毒株CQ/01/2004为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  相似文献   
27.
从1株H3N2亚型猪流感病毒(SIV)中提取RNA,用RT-PCR方法扩增了其HA基因的全长cDNA片段,克隆后测定其核苷酸序列,并推导了相应的氨基酸序列.结果,扩增的H3N2亚型SIV HA基因长度为1 701个核苷酸,共编码566个氨基酸.核苷酸序列与已发表的中国香港、中国大陆、美国及欧洲分离的H3亚型毒株相近,核苷酸和氨基酸序列相似性均在97%以上,同属H3亚型.其HA1、HA2之间切割位点序列为PSIQSR↓G,从分子水平推论,属于非高致病力毒株.其推导的氨基酸序列中有8个糖基化位点,7个位于HAl基因的第8、22、38、63、126、165、285位点,1个位于HA2基因的154位点.研究数据已提交至GenBank,并申请到一个登录号EF569597.研究结果为我国流感病毒基因库的建立、流感疫情的监测和防制提供了理论依据和技术资料储备.  相似文献   
28.
应用DNAStar软件,参照GenBank中注册的AIV H5亚型毒株HA基因序列,设计了一对引物,用RT-PCR方法成功地扩增出带双酶切位点的H5亚型AIV的HA基因,通过BamH Ⅰ和Xho Ⅰ双酶切位点将H5 HA基因插入转移质粒载体pFastBacHTa中,获得重组转移载体pFastBacHTa-H5HA并将其转化DH10Bac细胞,与Bacmid发生位点特异性转座作用,得到重组穿梭载体Bacmid-H5HA,再将其转染昆虫细胞High Five,PCR鉴定证实该基因正确地插入到病毒基因组的多角体蛋白基因启动子下游,经SDS-PAGE和Western blotting检测,HA基因在High Five细胞中得到了表达,表达产物大小约为67 ku,而且具有特异的免疫反应性.  相似文献   
29.
两株死胎源猪圆环病毒Ⅱ型的分离与序列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将两猪场Ⅱ型猪圆环病毒(PCV2)核酸阳性的流产死胎病料,接种猪肾传代细胞PK15,成功分离到2株PCV2。利用1对PCV2特异性引物,成功扩增出这2株PCV2长约1700bp的全基因组序列,并与其他PCV2毒株序列进行相似性比较。结果表明:2个分离株全基因组长度均为1767bp,核苷酸序列相似性为99.9%;ORF2基因核苷酸相似性为99.85%,所编码的衣壳蛋白氨基酸序列相似性为100%;2个分离株与SD-3等国内分离株核苷酸序列的相似性较高,最高可达99.9%。  相似文献   
30.
本研究采用三大组饲料(A、B 为试验组,C 为空白对照组) , 分别接种纯培养的混合青霉菌和圆弧青霉菌种,培养30 天,并分别在试验前(0 天) 、第15 天和第30 天,取出各组饲料检测其青霉菌数量、青霉菌毒素含量、17 种氨基酸含量和4 种维生素含量。混合青霉菌种是从饲料中分离并经高盐蔡氏培养基培养、鉴定出的四种青霉菌( 桔青霉、圆弧青霉、扩展青霉和皱褶青霉) ,再经培养,在无菌操作条件下将它们混合。圆弧青霉菌种是经培养、分离、鉴定和纯培养得到的。青霉酸和桔青毒素标准样品是由Sigma 公司提供的。每个大组又以试验天数分为两个小组( A Ⅰ、A Ⅱ;B Ⅰ、B Ⅱ;C Ⅰ、C Ⅱ) 。按四分取样法由每个小组称取猪全价饲料200g ,分别装入1000ml 烧杯中,用牛皮纸包封口,经高压灭菌后取出C Ⅰ组测定各营养成分;其余各组接种霉菌后置于恒温恒湿箱(23 ±2 ℃、85 ±5 % ) 中培养,并分别在试验的第15 天和30 天取出各组样品,作有关营养成分及其它指标的测定。结果表明: 随着试验培养时间的延长,试验组中青霉菌数量明显增多,青霉菌毒素含量也显著增多。与对照组比较,部分氨基酸( 赖氨酸、蛋氨酸、精氨酸、脯氨酸等) 有明显降低趋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