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3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21篇
林业   24篇
农学   21篇
基础科学   12篇
  21篇
综合类   96篇
农作物   18篇
水产渔业   2篇
畜牧兽医   120篇
园艺   12篇
植物保护   3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5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18篇
  2013年   17篇
  2012年   22篇
  2011年   23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25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21篇
  2006年   20篇
  2005年   16篇
  2004年   20篇
  2003年   19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2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5 毫秒
91.
温室番茄发育模拟模型研究   总被引:30,自引:0,他引:30  
 以番茄(Lycopersicon esculentum)的发育生理生态过程为基础,以作物生理发育时间为尺度,利用不同地点、播期、品种试验,建立了温室番茄发育模拟模型,并用南京和上海的试验数据对模型进行了检验。结果表明,模型能较好地预测各个发育阶段(发芽、苗期、开花、结果和采收)的出现时间和持续日数。模拟值与观测值的回归估计标准误差(RMSE)分别为0、1、1.87、2.69、3 d,明显高于以有效积温为尺度的模拟模型预测精度(RMSE分别为0、7.91、8.86、13.58、12.59 d)。  相似文献   
92.
 用RT-PCR扩增并克隆了日本脑炎病毒弱毒株SA14-14-2的NS1、NS1'、NS1-2A的 cDNA片段,分别将其亚克隆到原核表达载体pET-30b(+),构建了重组原核表达质粒pET30b-NS1、pET30b-NS1'、pET30b-NS1-2A,转化大肠杆菌BL-21(DE3),用IPTG诱导培养。结果表明,仅有pET30b-NS1质粒转化的菌株获得表达,而另外2种重组质粒转化的菌株均无表达。表达的融合蛋白分子量约为46kD,约占菌体总蛋白的30.8%,Western blotting分析表明表  相似文献   
93.
针对玉米种植过程中因化肥的不当使用造成的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问题,结合中耕施肥技术,研制了一种可一次性完成除草、松土、变量追肥和培土起垄3ZBF-7型中耕机,并在示范区进行了试验。通过对其追肥用量、玉米产量等进行综合分析,得出使用中耕变量追肥机能够实现节肥的功效,并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  相似文献   
94.
伪狂犬病(Pseudorab ies PR)是由伪狂犬病毒(PRV)引起的,可导致多种家畜和野生动物以发热、奇痒(猪除外)及脑髓炎为主要症状的急性传染病。猪是该病毒的中间宿主和传染源,感染后可引起妊娠母猪发生严重的繁殖障碍造成死胎、流产和木乃伊胎,患病仔猪表现为神经症状和呼吸道病,多以死亡告终。在规模化、集约化、现代化高密度养猪地区,PRV可在猪群间不断传播,是危害我国养猪业的一个重要传染病。用疫苗进行免疫接种是预防、甚至消灭伪狂犬病的根本措施。目前伪狂犬病疫苗在我国应用最多的是Bartha-K 61株,该疫苗是20世纪60年代匈牙利Bartha等人将野毒株用鸡胚成纤维细胞反复传代而获得的一个人工致弱疫苗株,该毒株呈现gE基-因缺失表型,其毒力大大减弱,免疫原性很好,是世界上公认的优良疫苗株。我们以Bartha-K61株为载体构建了表达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PRRSV)CH-1a株GP5基因的重组伪狂犬病病毒(rPRV-GP5),但GP5基因的插入是否会改变伪狂犬病病毒Bartha-K61株对伪狂犬病的免疫保护效力?为此本研究通过测定重组伪狂犬病毒(rPRV-GP5)对伪狂犬病的最小免疫剂量,评价rPRV-GP5对伪狂犬病的保护效力。24只5~6月龄PRV阴性健康绵羊随机分成6组,每组4只,其中1组为生理盐水对照组,其余5组分别后腿肌注重组伪狂犬病毒(rPRV-GP5)冻干疫苗(病毒含量为5×106.0TCID50/mL)5×104.0TCID50/只、5×103.0TCID50/只、5×102.0TCID50/只、5×101.0TCID50/只和5TCID50/只,免疫后15 d每只绵羊肌注伪狂犬病毒猪源强毒S株1000 LD50。结果表明:对照组和5TCID50/只组的全部绵羊攻毒后4~5 d均出现典型伪狂犬病症状并死亡,5×101.0TCID50/只组4只绵羊中有2只发病并死亡,其余各组全部保护。结论:重组伪狂犬病毒(rPRV-GP5)对绵羊最小免疫剂量为100 TCID50/只,GP5基因的插入没有影响伪狂犬弱毒疫苗Bartha-K61株的免疫原性。  相似文献   
95.
长江中下游Venlo型温室番茄蒸腾模拟研究   总被引:3,自引:3,他引:3  
该文针对目前国际上计算作物蒸腾速率的通用Penman-Monteith方程(P-M方程)存在的所需参数即作物叶片气孔阻抗不易获取的问题,首先通过春季和冬季Venlo型温室小气候和番茄(Lycopersicon esculentum Mill.)叶片气孔阻抗以及植株蒸腾量的实验观测,分析并量化番茄叶片气孔阻抗与温室小气候因子之间的关系。然后将其与P-M方程结合,模拟计算了春冬两季温室内番茄作物的累积蒸腾量,并用实测植株蒸腾量检验了模拟的效果。结果表明,在长江中下游地区的春季,两个供试番茄品种叶片气孔阻抗rs与光合有效辐射PAR的关系为11205/(5.28+PAR)。将该函数关系与P-M方程相结合模拟计算的春冬两季温室内番茄的蒸腾量与实测值的吻合度较高。春季番茄蒸腾量模拟值与实测值之间的决定系数为0.97,标准误为5.50 mm,冬季番茄蒸腾量的模拟值与实测值之间的决定系数为0.99,标准误为1.21 mm。本研究建立的番茄叶片气孔阻抗与太阳辐射的定量关系,解决了在长江中下游地区用P-M方程计算番茄蒸腾速率时所需模型参数(叶片气孔阻抗值)难以获取的困难,为P-M方程在温室番茄水分管理中的实际应用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96.
2BFJ-6型变量施肥机田间作业效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玉米生产过程中,化肥使用不当会造成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为此,介绍了2BFJ-6变量施肥机的结构、工作原理及变量施肥的具体实施过程,并在玉米种植示范区,统计分析施肥量和玉米产量数据。结果表明,该变量施肥机能够实现肥料的合理分配,进行田间作业能够获得较好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  相似文献   
97.
本研究对我国部分城市或地区犬狂犬病的免疫覆盖率进行了连续3年以上的调查,结果显示,所调查的发达城市犬狂犬病免疫覆盖率总体水平有所提高,如深圳和北京已达到或接近70%的有效覆盖率;南方较发达城市的免疫覆盖率为20%~30%,但距离狂犬病免疫覆盖标准(≥70%)相差甚远;农村地区和狂犬病流行的北方城市,狂犬病免疫覆盖率仍很低,甚至不足5%。以上结果反映出,在未实行强制免疫的情况下,我国狂犬病的免疫覆盖率和经济发展水平呈正相关,欠发达城市和农村地区的犬仍未接受有效免疫,无法阻断狂犬病在动物之间传播,不利于我国狂犬病的控制。  相似文献   
98.
根据TTV1和TTV2的非编码区(UTR)的保守序列分别设计并合成两套特异性引物和Taqman探针,建立了鉴别TTV1和TTV2的Taqman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通过常规PCR方法分别克隆TTV1和TTV2的非编码区(UTR)的保守序列并将其连入pMD18-T载体,制备阳性标准品,优化反应条件,以10倍系列稀释的标准品分别绘制标准曲线,TTV1标准曲线的相关系数为0.984,TTV2标准曲线的相关系数为0.994。检测结果显示,两种方法的灵敏度均可达10 copies/μL,除猪源TTV外,对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猪瘟病毒、猪2型圆环病毒、猪流感病毒检测结果均为阴性。该方法重复性好,批内和批间变异系数均小于3%。检测采集自广西和内蒙古的44份病料,TTV1的阳性率为47.73%,TTV2阳性率为70.45%,TTV1和TTV2混合感染的阳性率为31.82%。猪源TTV检测方法的建立为该病毒的流行病学调查和定量提供了有效的手段。  相似文献   
99.
为研究猪繁殖与呼吸系统综合征病毒(Porcine reproductive and respiratory syndrome virus,PRRSV)GP3蛋白糖基化位点的作用,在弱毒疫苗株HuN4-F112感染性克隆的基础上,采用点突变的方法对GP3蛋白N29、N42、N50、N131位进行单点或多点组合突变去糖基化,构建了不同糖基化位点的单点和多点突变的PRRSV全长cDNA克隆,最终成功救获N29Q、N42Q、N50Q、N131Q、N29Q/N50Q、N29Q/N195Q六株含糖基化位点突变的病毒,而其余几种糖基化位点突变组合的全长cDNA未能拯救出病毒。对拯救毒株进行滴度测定及多步生长曲线绘制等特性分析,结果显示N29Q、N42Q、N50Q、N131Q位单个糖基化位点的缺失虽不影响子代病毒的产生但会不同程度地降低PRRSV感染细胞的能力,其中N50Q突变体较亲本下降6个滴度且生长明显延迟。多个糖基化位点同时缺失则会影响病毒的拯救,推测这些糖基化位点可能是产生具有感染性病毒粒子所不可或缺的。  相似文献   
100.
利用RT-PCR技术扩增猪流感病毒A/swine/Shanghai/1/07(H1N2)的8个基因片段,分别克隆至双向转录表达载体PBD上,构建出8个能在哺乳细胞中复制和表达的质粒。将8个质粒共转染293T细胞,收取转染48 h时的细胞上清并接种9~11日龄SPF鸡胚,成功拯救出有血凝活性的病毒。经序列测定,确定拯救病毒的8个基因片段均来自猪流感病毒A/swine/Shanghai/1/07(H1N2)基因组。H1N2亚型猪流感病毒反向遗传操作系统的成功建立为猪流感病毒致病机理、传播机制及病毒基因功能的研究奠定了基础;同时,为H1N2亚型猪流感新型疫苗的研制开辟了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