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1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3篇
农学   1篇
  9篇
综合类   24篇
畜牧兽医   112篇
  2023年   1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16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19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4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1材料与方法 1.1样品收集 为了囊括全世界实验室所保存的主要的蚕系统,我们收集了各种的地理区域的品系,如中国、日本、欧洲和热带地区(主要是东南亚:印度,柬埔寨和老挝),和突变系统。列于表S1的29个家蚕品系来自中国西南大学蚕学与系统生物学研究所。  相似文献   
22.
模式昆虫果蝇的性别决定是由一系列基因通过级联形式调控的,其中Sxl是果蝇性别决定的关键基因,调控体细胞性别决定、剂量补偿和种系分化。目前的研究表明,果蝇性别决定级联X∶A>Sxl>tra>dsx在昆虫中是部分保守的。性别决定的研究是人们进行昆虫性别控制的基础,阐明其分子机制将使人们更有效地防治害虫和利用益虫。  相似文献   
23.
家蚕中肠特异启动子BmAPN的克隆及活性分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克隆和鉴定1个家蚕中肠特异启动子,为研究家蚕的免疫应答和应用研究提供新的工具。【方法】从家蚕品种大造中提取基因组总DNA,用PCR方法克隆家蚕中肠特异表达基因BmAPN(GenBank登录号:BAA33715.1)的上游调控序列。利用此序列构建以EGFP为报告基因的转基因表达载体pBac[BmAPN-EGFP-SV40,3×P3-DsRed],通过显微注射获得转基因家蚕,在个体水平上检测启动子的活性。【结果】所克隆的BmAPN启动子长度为1 598 bp,其驱动的EGFP仅在转基因家蚕中肠特异表达,与内源基因BmAPN的表达特征一致。该启动子在家蚕幼虫时期活性相对较高,且在起蚕期的活性要明显高于眠蚕期,推测该启动子中的特异元件受激素调控。【结论】经克隆获得的BmAPN启动子为有活性的启动子,且为家蚕中肠特异启动子。  相似文献   
24.
不同施肥处理对桑叶产量及其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利用现代肥料二次回归3414试验设计,研究了氮、磷、钾不同施肥处理对桑叶产量及其构成因素、桑叶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氮、磷、钾主要是通过影响桑树春季新稍长和秋季条长及其米条产叶量,进而影响桑叶产量。随着单因素施肥量的增加,桑叶产量也随之增加,在X1-2X2-2X3-2达到最大(其中X1、X2、X3分别为N、P、K肥料因子),为30780.1 kg/hm2。通过建立桑叶产量的肥料效应函数,获得该地区最佳推荐施肥量为N 736.47 kg/hm2、P2O5 215.29 kg/hm2、K2O 267.74 kg/hm2,桑叶最佳产量为30709.5 kg/hm2。随着施肥量的增加,桑叶中粗蛋白、可溶性糖、氨基酸和脂肪含量也随之显著增加,在2水平时达到最大,分别为22.63%、18.62%、17.76%、9.19%;所以适量氮、磷、钾施肥量及其配比能显著提高桑叶的产量和品质。本文可为四川丘陵蚕区高产优质桑园建设提供科学依据和参考。  相似文献   
25.
昆虫sHSP基因的系统进化研究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低分子量热激蛋白 (sHSP)广泛存在于生物界 ,不同组织的sHSP是紧密相关的 ,主要的HSP具有高度保守的氨基酸序列 ,HSP基因的保守性可以为生物进化研究提供一定的科学依据。对昆虫纲的 2个目 4个种的sHSP进行了系统进化分析 ,它们在系统演化上形成两大分支 ,基本代表了其在经典分类上的地位 ;但Bmhsp 2 1.4与其它家蚕及昆虫sHSP在演化上存在极大的分歧 ,在进化上可将Bmhsp 2 1.4与其它 5种家蚕sHSP划分为两大类群 ,推测其在家蚕的演化分析中具有重要地位。另外 ,果蝇致死因子Dml(2 )efl与家蚕的 5种sHSP有更近的关系  相似文献   
26.
家蚕类钙粘蛋白BtR-175不仅是苏云金芽孢杆菌(Bacillus thuringiensis)晶体毒素蛋白的受体蛋白,也是黑胸败血芽孢杆菌(Bacillus bombysepticus)晶体毒素蛋白的受体分子。为建立对黑胸败血芽孢杆菌具有抵抗能力的家蚕品系,采用CRISPR/Cas9介导的基因组编辑技术,设计引导RNA(gRNA)对家蚕BtR-175基因进行精确定点编辑,对蚕卵显微注射重组质粒pU C57-hA 4-Cas9和T-U6-BtR-175后,筛选获得2个碱基插入导致蛋白质翻译提前终止的BtR-175基因敲除突变体,命名为ΔBtR-175。4龄起蚕经口添食黑胸败血芽孢杆菌,结果ΔBtR-175突变体家蚕的死亡率为34.4%±5.8%,野生型家蚕的死亡率为57.8%±8.4%,表明ΔBtR-175对黑胸败血芽孢杆菌的侵染抵抗性显著提高。饲养试验显示ΔBtR-175突变体和野生型家蚕的茧层量没有显著性差异。该突变体有望进一步培育为家蚕抗性育种素材。  相似文献   
27.
胰蛋白酶抑制剂(trypsin inhibitor,TI)广泛存在于昆虫体内,可抑制胰蛋白酶的水解活性。采用非变性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和蛋白酶活性染色的方法,研究不同家蚕品系的丝腺、同一品系家蚕的不同组织器官及不同发育时期丝腺中胰蛋白酶抑制剂种类和活性的多态性,以丰富家蚕丝蛋白的合成、分泌及保护机制研究的基础信息。在22个家蚕品系上蔟第2天的蚕体丝腺中,共检测到6种胰蛋白酶抑制剂,分别命名为TI-Ⅰ~TI-Ⅵ,其中大部分家蚕品系都有TI-Ⅵ,有TI-Ⅳ的品系也较多,而有TI-Ⅱ的品系最少,家蚕不同品系间TI的种类分布不一致;在幼虫5龄期,TI活性随着丝腺的发育逐渐增强;在家蚕品系大造上蔟第1天蚕体的7个组织器官中,只在血液、精巢和丝腺中检测到TI,其中血液和丝腺中各检测到2种TI,精巢中检测到1种TI,而且同一家蚕品系含有TI的组织器官中的TI种类也不一致。对茧丝中3种TI(TI-Ⅲ、TI-Ⅳ和TI-Ⅵ)的理化性质进行检测,发现不同种类TI对温度及p H的适应范围不同,其中TI-Ⅵ的适应范围较广。研究结果显示:不同家蚕品系丝腺中含有的TI种类以及6种TI活性的强弱表现出多态性;同一家蚕品系不同组织器官中的TI种类也具有多态性;温度和p H对不同TI的活性影响程度不同。  相似文献   
28.
超级纤维蜘蛛丝的研究动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蜘蛛丝纤维是自然界力学性能最优良的天然纤维蛋白, 所具有的强固性和柔韧性是其他人造纤维材料无法同时比拟的.仿蜘蛛丝研究一直是生物学界的热点,但到目前为止,这项研究还没有获得真正的成功.本文针对仿蜘蛛丝的难点问题,综述蜘蛛丝的机械性能、蜘蛛丝蛋白的一级结构、蜘蛛的吐丝机制研究、仿蜘蛛丝研究的进展和展望了蜘蛛丝的应用前景,以期能为仿蜘蛛丝研究提供有用信息.最后简单介绍了我们仿蜘蛛丝研究的一种新奇的思路.  相似文献   
29.
生物性别决定是由一组基因通过级联网络来调控。果蝇sans fille(snf)基因在其性别决定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结合生物信息学与分子生物学实验,成功克隆了家蚕的snf基因(Bm snf基因)。克隆的Bm snfcDNA全长915 bp,ORF长630 bp,编码209个氨基酸。该基因推定蛋白质的预测分子量为24 kD,等电点为9.75。将Bm snf的cDNA与家蚕基因序列进行比对,结果表明该基因具有5个外显子,外显子/内含子边界处均符合GT-AG规则。比较家蚕snf和果蝇snf基因,显示两者编码氨基酸序列相似性为69.9%。通过SMART软件分析,家蚕snf和果蝇snf的RRM很相似。以上结果表明,家蚕snf很可能发挥了类似果蝇snf的作用。  相似文献   
30.
TILLING技术应用于家蚕化学诱导突变检测的体系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TILLING(Targeting Induced Local Lesions In Genomes)即定向诱导基因组局部突变技术,是近年发展起来的一种高通量检测点突变的反向遗传学方法。本研究从PCR模板量及酶切体系中CELI的酶量两个方面对家蚕TILLING技术的检测体系进行了优化。结果表明:本实验在应用TILLING技术筛选家蚕突变体过程中,用于PCR扩增的家蚕基因组DNA模板最佳用量为20ng;CEL I酶切的20μL反应体系中,加入的最适酶量为0.5μL(本实验室从芹菜中自提的CELI酶10倍稀释液)。本研究初步对TILLING技术应用于家蚕化学诱导突变检测体系进行了优化,为TILLING技术在家蚕功能基因组研究中的应用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