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1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3篇
农学   1篇
  9篇
综合类   24篇
畜牧兽医   112篇
  2023年   1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16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19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4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61.
昆虫转基因研究进展、应用和展望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自1982年Spradling和Rubin发现了可作为载体的P转座子并将外源基因成功地转入果蝇胚层系细胞的染色体而得到表达以来,昆虫转基因研究已经取得了长足进步.作为现代昆虫分子生物学中最为基本的技术之一,昆虫转基因技术不仅是分析昆虫基因功能的有力工具,而且在害虫防治、减少人类疾病载体昆虫携带的病原体的传播以及作为生物反应器等方面的作用亦日趋重要.  相似文献   
62.
40个基因组完全重测序揭示蚕的驯化事件及其相关基因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我国家蚕基因组研究再获重大突破,研究成果再登《science》杂志,影响广泛。本刊特设专栏刊发该论文中文译文以及相关评述,以满足广大读者的需求。  相似文献   
63.
本文通过对其他物种中相关基因的同源比对,首次在家蚕中鉴定了异时性基因Bmlin-28,并对其时空表达模式进行了分析。Bmlin-28在家蚕大造品种5龄3d的卵巢、精巢、血液中特异表达,其中在卵巢中的表达量最高;在3龄前期的表达量要高于3龄后期。  相似文献   
64.
TILLING(Targeting-induced local lesions in genomes)技术作为反向遗传学的一个重要研究工具,目前在众多的模式生物分子生物中得到广泛应用,其中CELⅠ酶是TILLING技术的核心。本实验通过硫酸铵沉淀、亲合层析、阴阳离子交换柱层析等常规的蛋白质纯化过程,从芹菜中粗纯化了具有较高活性的稳定的CELⅠ酶。并以杂合双链DNA为底物,对不同纯化程度的CELⅠ酶以及在不同温度、处理时间、有无Taq DNA多聚合酶的条件下进行了CELⅠ酶的错配切割活性分析。结果发现,所获得的CELⅠ酶得到了一定的纯化;CELⅠ酶的反应最适温度范围为40℃~50℃;长时间酶切特异性好;在含有Taq酶的酶切体系中,CELⅠ酶错配切割效果更佳,这与已报道的实验结果基本一致。与其他单位提供的CELⅠ酶活性相比,本实验分离纯化的CELⅠ酶活性值略高。通过对CELⅠ酶的提取及活性分析,为TILLING技术大规模和低成本的应用于家蚕功能基因组研究提供了保障。  相似文献   
65.
夏庆友  帅小蓉  刘春  朱勇 《蚕业科学》2003,29(3):213-216
RNA干涉 (RNAInterferance ,简称RNAi)通过导入一段与内源靶基因同源的双链RNA(dsRNA)序列 ,使内源mRNA降解 ,从而达到阻抑基因表达的目的。已在线虫等生物中建立RNAi技术 ,对难于获得突变体的基因或生物体尤其有效。日本九州大学、东京大学和农业生物资源研究所的 3个研究小组对RNAi在家蚕中的应用进行了探索 ,初步发现在家蚕和其培养细胞中存在RNA干涉现象。探讨了RNA干涉技术在家蚕基因功能研究中应用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66.
四川省丘陵地区桑树平衡施肥的数学模型建立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为了通过桑园科学施肥提高四川丘陵蚕区的桑树产叶量与生产效益,采用现代肥料二次回归"3414"设计方案,分别以桑叶产量为目标函数,选取对桑树生长发育影响较大的肥料元素氮(N)、磷(P)、钾(K)的施肥水平为调控因子,模拟桑树产叶量与N、P、K之间的回归关系。得到三元二次、二元二次、一元二次共3种7类N、P、K肥料效应函数,各类型函数获得最佳桑树产叶量的肥料因素权重表现为K>PK>P>NPK>NK>N>NP,产投比的肥料因素权重表现为K>PK>NPK>P>NK>NP>N。其中三元二次肥料效应函数(Y=20 313+0.25X1+43.48X2+34.47X3-0.01X12-0.14X22-0.06X32+0.05X1X2+0.02X1X3-0.07X2X3,其中X1、X2、X3分别为N、P、K肥料因子)为全因子模型,可作为桑园的推荐施肥方案。单因素效应分析显示K肥对桑树产叶量及产投比的影响最大,因而在所有模拟的函数中K肥因子的一元二次肥料效应方程(Y=25 002.27+44.728X3-0.084X32)获得的最佳产叶量和产投比最高,用600.00 kg/hm2 N、210.00 kg/hm2 P2O5、254.33 kg/hm2 K2O的最佳施肥方案,获得的桑树最佳经济产叶量达到30 945.00 kg/hm2,投入的肥料价值为4 403.65元/hm2,产投比高达17.57。该最佳施肥方案通过生产实践验证后,可为四川丘陵蚕区高产桑园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7.
对突变体的发现与鉴定是揭示基因功能的一种有效手段。为了研究家蚕E群突变体的基因多样性,利用Ecotilling技术平台,对家蚕18个E群突变体中的14个Hox基因片段(总长408 kb)进行突变筛选,获得了48个错义突变和213个沉默突变,其中60%是转换型突变,即嘌呤突变为嘌呤,嘧啶突变为嘧啶。研究结果表明,11个Hox基因片段在不同E群突变体中发生了突变,其中在E群突变体06-250中的Bmshx7基因有不同的错义突变位点,特别在homeobox结构域也有突变发生,这些突变可能会影响到Bmshx7基因的功能,即影响对目标基因的转录调控,最终产生突变体06-250相应的突变表型。研究获得的Hox基因的其它突变信息目前与E群突变体的表型尚无直接关联,但其研究结果可为继续筛选鉴定E群突变基因以及探讨基因的功能提供有价值的信息。  相似文献   
68.
家蚕60Co-γ射线诱发油蚕的遗传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60Co-γ射线照射家蚕羽化前2-3日雌蛹,羽化后与未经照射的雄蛾交配制种,于F3群体中发现了一种双亲没有的新性状个体-高度油蚕。其幼虫皮肤透明度高,但没有其他高度油蚕的致死性,经多代饲养,体质强健,生殖力也正常。对其进行遗传分析和连锁检索,结果:该油蚕为常染色体上的隐性基因突变;与红色卵(re)连锁,属于第5连锁群;其油蚕性比中国油(oc)高,与oc杂交后代均为油蚕,确定其基因座位是:5-40.8。基因符合命名为:oc^co。  相似文献   
69.
昆虫生长调控机制是一个基础的生物学问题.不同器官和组织间的信号转导对协调昆虫身体生长速率和确定不同器官大小十分重要.在家蚕中,胰岛素类似多肽家蚕素的分泌受营养信号调控,并对成虫盘的生长和细胞增殖有促进作用,然而更多的生长调控因子尚待研究.为了鉴定家蚕中的生长调控因子,基于GO注释方法的预测,筛选和克隆了具有调控功能的13个选择信号基因组区域基因,并通过ClustalW2分析了其与果蝇同源基因蛋白水平上的一致性.对其中6个基因通过Real Time PCR做了RNA水平上的时期表达分析,实验结果显示其中部分基因在蛹期和成虫期的RNA表达水平较高,而BmBtk29A在5龄第1d有较高表达,提示了该基因可能在5龄生长初期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70.
丝氨酸蛋白酶在昆虫的新陈代谢和生长发育等多种生理过程中起重要作用,特别是含clip结构域的丝氨酸蛋白酶与昆虫的免疫级联激活途径密切相关。为探索家蚕clip丝氨酸蛋白酶在家蚕先天免疫反应信号通路中的作用,对家蚕(Bombyxmori)与烟草天蛾(Manduca sexta)中鉴定获得的含有clip结构域的丝氨酸蛋白酶进行序列比对和系统进化分析,发现BmSP78与MsPAP-1、BmSP127与MsHP8、BmSP124与MsHP1、BmSP125与MsHP17位于同一进化支上,4对clip丝氨酸蛋白酶的氨基酸序列相似度分别为70%、68%、81%和57%,另外的8个蛋白酶BmSP23、BmSP111、BmSP95、BmSP135、BmSP129、BmSP137、BmSP91和BmSP99构成了家蚕特有的一群clip丝氨酸蛋白酶。用革兰阴性细菌沙雷氏菌和革兰阳性细菌黑胸败血菌分别注射感染家蚕5龄第4天幼虫后,通过半定量RT-PCR检测分析clip丝氨酸蛋白酶基因在不同感染时间点的表达特征:病原菌诱导后蚕体中有11个clip丝氨酸蛋白酶基因mRNA转录水平有明显变化,其中BmSP102和BmSP96于黑胸败血菌诱导12 h后在血细胞中明显上调表达,而BmSP125在沙雷氏菌和黑胸败血菌感染12 h后的脂肪体中均明显上调表达。研究结果为建立家蚕clip丝氨酸蛋白酶可能参与的免疫级联反应路径提供了重要线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