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7篇
  免费   17篇
  国内免费   9篇
林业   3篇
农学   6篇
  1篇
综合类   70篇
水产渔业   5篇
畜牧兽医   65篇
园艺   3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18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15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81.
为揭示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LM)lmo0732基因的分子特征及生物学功能,对LM lmo0732基因进行扩增、克隆和测序,利用在线软件对其进行分子特征及遗传进化分析。结果表明,lmo0732基因全长为1 917 bp,编码638个氨基酸;氨基酸序列分析发现,该蛋白为稳定的亲水性蛋白,含有1个跨膜区域,存在信号肽结构;蛋白结构域预测发现该蛋白含有Big 3、MucBp和LRR保守结构域;二、三级结构分析发现,该蛋白为无规则卷曲连接多段延伸链及α-螺旋所形成的三维立体结构。遗传进化分析显示,不同地域分离株可分为两个基因群,表现出一定的遗传多样性。  相似文献   
82.
对携带兔斯氏艾美耳球虫微线蛋白-5基因(MIC-5)真核表达质粒asd-pBMIC-5-IL-15的减毒鼠伤寒沙门菌X4550(X4550/asd-pBMIC-5-IL-15)进行了安全性、稳定性与免疫原性试验.结果显示,重组菌在109CFU剂量以下对家兔安全;连续培养30代重组菌,重组表达质粒可稳定存在于X4550内,具有良好的遗传稳定性;用重组菌2次免疫动物后,既能诱导机体产生抗兔斯氏艾美耳球虫抗体,也能显著增强淋巴细胞增殖水平,抗球虫指数为164.4.试验表明,减毒沙门菌介导的兔球虫调节型DNA疫苗具有良好的安全性、稳定性和免疫原性.  相似文献   
83.
肝药酶是存在于肝细胞内质网上的微粒体混合功能氧化酶。药物进入机体后 ,主要在肝脏经药物代谢酶 (肝药酶 )的催化 ,发生化学变化 ,改变原有的化学结构 ,原有的药理活性减弱或消失 ,而药物的代谢产物极性增加 ,水溶性加大 ,加速从体内的排泄过程。机体排泄药物的快慢与药酶的活性与数量有很大的关系 ,而药酶活性又受肝功能正常与否的影响。1 材料与方法1 .1 健康兔 9只。1 .2 试剂0 .2 %苯巴比妥钠溶液、5 0 %四氯化碳液体石腊、1 %硫喷妥钠溶液、生理盐水。1 .3 方法将 9只健康兔随机分成A、B、C 3组 ,编号 ,饲养观察一周后 ,A、B 2…  相似文献   
84.
根据GenBank报道的绵羊肺炎支原体(MO)基因序列,设计特异性引物,对MO新疆分离株(MO XJ)溶血素TlyC基因进行克隆及测序;并对该基因及其编码蛋白进行分子特征分析,并与其他支原体相应序列进行同源性分析,构建该基因系统进化树。结果表明,TlyC基因全长为1 239bp,编码426个氨基酸,其中第1~23位氨基酸残基为信号肽,编码区含有跨膜结构域和CBS结构域,二级结构以α-螺旋为主。系统发生分析表明,MO与猪肺炎支原体232株和絮状支原体的相应序列亲缘关系较近,而与其他种支原体的亲缘关系较远。研究首次克隆了MOTlyC基因,为了解MOTlyC生物学功能及其致病中的作用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85.
梁静  程智慧  徐鹏  孟庆玲 《草地学报》2011,19(2):257-263,287
为明确白三叶(Trifolium repens L.)入侵禾本科草坪的原因,采用室内生物测定法研究了白三叶腐解液对多年生黑麦草(Lolium perenne L.)、紫羊茅(Festuca rubra L.)、高羊茅(Festuca arundinacea Schreb.)、草地早熟禾(Poa pratensis L.)和匍匐翦股颖(Agrostis stolonifera L.)种子的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活力指数、苗高、根长、干重、鲜重以及综合效应的影响。结果表明:白三叶残体腐解液对5种受体种子萌发以及初期生长有双重浓度效应,即低浓度(0.011 g·mL-1)有一定促进作用,高浓度(0.090 g·mL-1)抑制作用显著(P<0.05)。加入腐解液降低了5种受体种子的发芽率,并抑制其幼苗生长。白三叶腐解液对5种受体植物均表现出不同程度的化感作用,其化感作用敏感性的强弱顺序为草地早熟禾>紫羊茅>匍匐翦股颖>高羊茅>黑麦草;化感物质定性鉴定表明,白三叶腐解液中含带邻、间位羟基的酚类化感物质。综上所述,白三叶腐解液具有化感作用,能够影响5种草坪草正常生长,是白三叶入侵5种禾本科草坪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86.
[目的]明确新疆地区牛源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流行株的流行特点,为有效防控新疆奶牛乳房炎和子宫内膜炎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分离培养、生化鉴定、药敏试验等方法对牛源MRSA进行鉴定,并以PCR扩增牛源MRSA新疆流行株spa基因的X区,测序结果列提交至spa分型数据库(http://www.ridom.de/spaserver/)进行spa基因多态性分型.[结果]从221份样品中共检测出71株金黄色葡萄球菌,其中对苯唑西林抑菌直径小于10 mm的有8株;而以mecA引物进行PCR扩增,发现扩增结果呈阳性的有13株,MRSA检出率为18.3%.spa基因分型有4种,分别为t779、t2883、t13751和t1939,其中5株为t779(r08),4株为t2883(r07-r23-r21-r17-r34),2株为t13751(r07-r23-r12-r21-r17-r12),2株为t1939(r07-r23-r02-r34),即t779(r08)为MRSA新疆流行株的主要spa基因分型.[结论]MRSA在新疆不同地区均有分布,且其耐药情况不断变化,以t779(r08)为MRSA新疆流行株的主要spa基因分型.  相似文献   
87.
为建立猪O型口蹄疫病毒(FMDV)间接免疫荧光(IFA)检测方法,以猪抗O型口蹄疫病毒阳性血清为一抗、异硫氰酸荧光素(FITC)标记的SPA蛋白(葡萄球菌蛋白A)为二抗,通过反应条件的优化,建立检测方法。结果表明,IFA最佳工作条件为,一抗最适稀释度为1∶50,FITC标记的二抗的最适稀释度为1∶800,最适孵育时间均为1h。特异性试验表明,用建立的IFA检测方法只能检测O型FMDV,而A型、AsiaⅠFMDV型和猪水疱病病毒(SVDV)检测结果均为阴性。建立的检测O型FMDV抗原的IFA检测方法具有特异、敏感、简便、快速等优点,可用于FMDV感染的实验室诊断及其在感染机体中的定位和动态分布研究。  相似文献   
88.
新疆塔城地区绵羊蠕形蚤形态学观察与分类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有效防控新疆塔城地区流行的一种不明绵羊外寄生虫病,本实验通过眼观、解剖镜、数码显微镜观察对该寄生虫进行形态学分类和鉴定研究。结果表明,蚤体大小6 mm~8 mm,饱血后12 mm~15 mm,头胸部占整个体长的10%左右。头胸黑褐色,腹部白色略灰;体表有稀少的鬃毛,无额突,下唇须节数17~22节。3对足,后足胫节依次着生1 2 2 2根粗鬃,中间腹节背板气门稍大于眼。从形态学鉴定该外寄生虫属于蠕形蚤科(Vermipsyllidae)长喙蚤属(Dorcadia)的羊长喙蚤(D.ioffi),但与典型的羊长喙蚤存在形态学差异,该长喙蚤是否为新的亚种或变种尚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89.
【目的】非洲猪瘟(ASF)是由非洲猪瘟病毒(ASFV)引起的一种严重危害猪养殖业的急性烈性传染病。【方法】为了制备特异性强、敏感性高的ASFV血清学诊断用抗原,本研究利用Bac-to-Bac杆状病毒表达系统表达了ASFV P30-54融合蛋白基因。将P30-54融合蛋白基因克隆入杆状病毒转座载体质粒pFastBac1中,构建重组质粒pFastBac-P30-54;将重组质粒转化DH10 Bac感受态细菌进行重组,经抗性与蓝白斑筛选得到杆状病毒重组质粒Bacmid-P30-54;将reBacmid-P30-54转染sf9细胞,获得重组杆状病毒reAcMNPV-P30-54。将获得的reAcMNPV-P30-54接种sf9细胞,待细胞出现CPE时收集细胞,用间接免疫荧光试验(IFA)和SDS-PAGE进行分析重组蛋白的表达情况;通过Western blot检测重组蛋白的反应原性。【结果】在重组杆状病毒中成功表达P30-54蛋白,该重组蛋白可与ASFV多克隆抗体发生免疫学反应。【结论】证实该重组蛋白具有良好的反应原性。  相似文献   
90.
[目的]了解金黄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aureus,SA)临床分离株的生物被膜形成情况及黏附素和ica操纵子与生物被膜形成能力的相关性,为系统掌握新疆地区奶牛源SA流行株的分子特征及有效防治奶牛乳房炎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收集临床分离鉴定的164株SA新疆流行株,采用结晶紫半定量黏附试验(MPA)测定各流行株的体外生物被膜形成能力,同时通过PCR和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对SA生物被膜形成相关基因转录水平进行检测分析.[结果]164株奶牛源SA新疆流行株的生物被膜阳性率为86.0%(141株),其中弱(+)生物被膜形成有69株(占42.1%)、中等(++)生物被膜形成有38株(占23.2%)、强(+++)生物被膜形成有34株(20.7%).在141株MPA阳性SA分离株中,clfA、clfB、fnbA、fnbB、cna、fib、icaA、icaC和icaD基因检出率分别为83.7%(n=118)、58.9%(n=83)、75.2%(n=106)、78.7%(n=111)、75.9%(n=107)、58.9%(n=83)、90.1%(n=127)、79.4%(n=112)和100.0%(n=141);ica基因(icaA、icaC和icaD)检出率总体上高于其他生物被膜形成相关基因,且生物被膜形成能力强(+++和++)的菌株尤为明显;clfB、fnbA、cna和fib基因检出率则表现为MPA阴性菌株高于MPA阳性菌株.9个生物被膜形成相关基因中有7个基因(clfA、fnbA、fnbB、fib、cna、icaC和icaD)在强(+++)生物被膜形成能力SA分离株中的表达量显著上调(P<0.05).[结论]奶牛源SA新疆流行株生物被膜形成率高,生物被膜形成相关基因携带率也较高,其中clfA、fnbA、fnbB、fib、cna、icaC和icaD基因的表达与SA生物被膜形成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