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6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1篇
畜牧兽医   36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本研究去除了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PRRSV)CH-1a株M蛋白基因部分疏水性区域后,克隆于原核表达栽体pGEX-6P-1中进行表达,并利用表达的M蛋白(rtM)为抗原,免疫BALB/c小鼠制备了1株抗M蛋白的单克隆抗体(McAb)M283,IFA试验表明该McAb能够识别PRRSV CH-la株.同时将M蛋白基因进行一系列的氨基酸截短表达,证实M蛋白的117 aa~129 aa是McAb M283的抗原表位;对该抗原表位进行western blot 分析,结果显示该表位能被PRRSV感染猪的血清特异性识别.本研究结果为进一步深入了解M蛋白的抗原特性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2.
PRRSV新亚型毒株JL580的基因组变异特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解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PRRSV)新分离株JL580遗传变异特征,研究扩增得到了该病毒的全基因组序列,并对GP5和NSP2序列进行了比对分析。结果表明:JL580株属于美洲株,且不同于中国现流行的其他毒株,与中国代表毒株CH-1a的核苷酸同源性是84.9%,与HP-PRRSV代表株JXA1、HuN4、TJ的核苷酸同源性分别是84.8%、84.9%、85%。对基因组的进一步分析表明,JL580株GP5蛋白与CH-1a、VR-2332、HuN4相比,R13→Q13,V27→A27,H38→N38,R151→K151;且NSP2存在3处缺失,与HP-PRRSV的30个氨基酸的缺失有明显的不同。JL580分离株的出现表明中国出现了新的PRRSV亚型,这对于PRRSV的防治和新疫苗的研制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3.
猪伪狂犬病病毒新流行株的分离鉴定及抗原差异性分析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2011年以来我国多个省份的规模化猪场发生了新生仔猪出现神经症状和死亡的现象,为确定其是否为猪伪狂犬病病毒(PRV)感染所引发,我们利用PCR方法从死亡的新生仔猪脑组织中扩增PRV的gE基因,发现被检猪场均存在PRV野毒感染。gE基因序列分析表明,从5个省14个猪场的病料中扩增的gE基因高度同源,与以往发表的相关序列比对显示,这些分离株均属于一个相对独立的分支。病料接种Vero细胞能够产生典型的细胞病变,将命名为PRV HeN1分离株接种小鼠能够引起瘙痒、死亡等伪狂犬病症状,并且对小鼠的LD50(102.37TCID50)显著低于经典强毒PRV双城株(103.83TCID50)。此外,中和试验结果显示,PRV Bartha k61活疫苗免疫猪仅能诱导对HeN1分离株低水平的中和抗体,而HeN1分离株能够诱导较高水平的中和抗体,并具有更强的交叉中和能力。根据本实验结果推测,近期各猪场流行的PRV可能存在一定的抗原变异。  相似文献   
14.
本研究设计针对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PRRSV)ORF7基因的特异性引物和TaqMan荧光探针,建立了一种检测PRRSV的快速、敏感、特异和重复性好的TaqMan荧光定量RT-PCR方法。该方法在检测10^1拷贝/μL~10^7拷贝/μL模板范围内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比常规RT—PCR更敏感,可分别检测最少为10拷贝的阳性标准品和1TCID。病毒。用建立的方法检测高致病性变异株HuN4第5代和第65代体外传代细胞毒人工感染6周龄~7周龄仔猪后的0h、3h、5h、7h、10h、14h、21h血清样品,以及HuN4第5代病毒攻击仔猪21d后迫杀的猪的脑、心、肝、脾、肺、肾和淋巴结等组织样品病毒含量,结果发现HuN4第5代病毒感染仔猪3d后在血液中迅速复制,并在感染后7d血清病毒含量达到最高峰,接近10^10拷贝/mL。攻毒21d后,上述内脏组织中肺脏含毒量最多,接近10^9拷贝/g。HuN4第65代病毒在人工感染猪后21d的血清病毒含量最高,达到10^6拷贝/mL血清。  相似文献   
15.
通过对高致病性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Highly Pathogenic Porcine Reproductive and Respiratory Syndrome Virtls,Hp-PRRSV)HuN4株亲本毒及其不同代次传代毒株Nsp2(Nonstnduralprotein2)蛋白氨基酸序列比较分析,发现不同代次的Nsp2蛋白存在4处氨基酸点突变,针对每个突变点分别人工合成编码短肽的核苷酸序列,经原核表达后进行Western blot分析。结果表明表达的融合蛋白F65-11(^749KGEPvsdqpak^759)能够特异性的与HuN4-F40、HuN4-F65和HuN4-F112感染猪的血清发生反应,而与HuN4 F5感染猪的阳性血清和CH-1a株阳性血清不发生反应,证实第4个氨基酸点突变(S754)处存在一个免疫优势抗原表位。将该表位肽段由N端和C端逐步缩短继续鉴定,当N端缩短到第5个氨基酸(^754SDQPAK^759)C端缩短到第3个氨基酸(^749KGEPVSDQ^757)时,表达的融合蛋白不能与PRRSV阳性血清反应,最终推测该抗原表位必需氨基酸为^753VSDQ^756。选取GenBank中提交的部分高致病性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的Nsp2氨基酸序列,对该表位氨基酸所在位置进行序列比较,分析结果显示位于Nsp2蛋白749→759位氨基酸序列高度保守,F65—11变异位点C^754→7^754为HuN4株系列传代毒株所特有。本研究结果证实抗原表位F65—11可以作为鉴别HuN4-F112弱毒疫苗所诱导产生的特异性抗体的候选抗原。  相似文献   
16.
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porcine reproductive and resp iratory syndrom e,PRRS)是以妊娠母猪繁殖失败和仔猪出现呼吸困难为特征的传染病,PRRSV是该病的病原体。将PRRSV CH-1a株ORF6基因疏水性较强的区域删除后,克隆于pGEX-6p-1载体中,转化大肠杆菌,并进行诱导表达。经SDS-PAGA分析发现,表达了M r约为37 000的融合蛋白rtM,W estern b lot分析证实,重组蛋白能被PRRSV抗血清所识别。收获融合表达的rtM,按50μg/只的剂量与等量弗氏佐剂乳化后,经腹腔接种BALB/c小鼠,免疫3次后,取其脾细胞与SP2/0骨髓瘤细胞进行融合,用rtM作为包被抗原,通过间接EL ISA方法筛选阳性克隆,结果获得了1株能稳定分泌抗rtM蛋白抗体的杂交瘤细胞株,将其命名为M 2B3。间接免疫荧光检测结果发现,所获得的单克隆抗体能与PRRSV感染细胞产生特异性免疫荧光。亚型鉴定结果显示,单克隆抗体M 2B3为IgG 1型,其轻链均为κ链。研究获得的融合蛋白rtM及单克隆抗体将为今后深入研究PRRSV病毒结构和功能,分析M蛋白的抗原表位等提供有益帮助。  相似文献   
17.
为了追踪高致病性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Highly pathogenic porcine reproductive and respiratory syn-drome virus,HP-PRRSV)毒力逐渐减弱的分子轨迹,我们以HP-PRRSV亲本毒HuN4株及其系列传代致弱毒株为研究对象,对HuN4株及其不同代次毒株其全基因序列进行了序列比较分析。结果显示由高致病性的亲本毒HuN4株到无致病性的F112代的疫苗毒,共有65个核苷酸发生突变,其中导致41个氨基酸发生突变,这些突变的氨基酸分散性的存在于不同基因区域。与已经报道的高致病性JXA1株及其致弱毒株JXA80株相比较,可以看到两个强毒株毒力致弱的演变轨迹并不完全相同,二者之间不仅氨基酸突变数量不一致,而且突变氨基酸的位置也不完全相同,但其共同特点是由强毒株到弱毒株的变化过程中,突变率较高的结构蛋白相一致,突变率较高的非结构蛋白基本一致。分析结果提示我们决定高HP-PRRSV毒力强弱的因素可能不是由单个氨基酸的突变来决定的,推测是由一个基因或多个基因或多种因素共同造成的,同时也使我们认识到PRRSV的非结构蛋白区在病毒毒力变化中可能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8.
为研究高致病性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PRRS)活疫苗(HuN4-F112株)诱导的特异性IFN-γ+T细胞反应与其保护作用的相关性,本研究将25头45日龄PRRSV阴性健康仔猪随机均分为5组,第1~3组分别于0 d、7 d、14 d免疫HuN4-F112疫苗(1头份/头,106.0TCID50),第4组为攻毒对照组,第1~4组于21 d用PRRSV强毒株HuN4-F5攻毒(3 mL/头,104.0TCID50),第5组为空白对照组。疫苗免疫后1周~2周产生部分保护,3周产生完全保护,第1~4组保护率分别为5/5、2/5、2/5和0/5。中和抗体检测显示免疫组免疫后7 d和14 d所有猪只均未检测到中和抗体,免疫后第21 d第1组4头猪检测到低效价(≤1∶8)的中和抗体。疫苗免疫后血清中IFN-γ含量略有升高,但变化不大,整体都处于较低的水平。采用酶联免疫斑点技术(ELISpot)检测PRRSV特异性IFN-γ+T细胞反应。免疫组免疫后7 d、14 d、21 d百万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IFN-γ+T细胞频数分别为0±0、0±2、5±8,组间和组内统计分析显示差异不显著。结果表明在HuN4-F112株疫苗早期保护中,IFN-γ参与的特异性细胞免疫反应较弱,在早期免疫阶段难以发挥主要作用。本研究为了解PRRSV疫苗免疫保护机制提供参考,同时,也提示需要采用更多的指标和方法来评价该疫苗诱导的免疫反应。  相似文献   
19.
为研究高致病性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HP-PRRSV)活疫苗(HuN4-F112株)诱导的抗体对II型不同亚群PRRSV的中和作用,本研究将10头PRRSV抗原、抗体阴性的6周龄仔猪,每头仔猪肌肉注射1头份疫苗(106.0TCID50/mL),每周采血并分离血清,检测该血清对II型PRRSV第1、2、4亚群的代表病毒株勃林格PRRSV活疫苗(VR-2332株)、PRRSV活疫苗(CH-1R株)和HP-PRRSV活疫苗(HuN4-F112株)的中和效价。实验结果显示,仔猪免疫3周后开始产生针对HuN4-F112的中和抗体,11周至22周抗体水平达到高峰,抗体持续至少25周,但只有少数免疫猪在几个时间点的血清对VR-2332和CH-1R疫苗株具有血清交叉中和作用,而且中和效价较低。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