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70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8篇
农学   38篇
  7篇
综合类   139篇
畜牧兽医   205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18篇
  2011年   22篇
  2010年   34篇
  2009年   67篇
  2008年   55篇
  2007年   44篇
  2006年   27篇
  2005年   15篇
  2004年   18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3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8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51.
不同佐剂PRV灭活苗免疫奶牛及山羊抗体消长规律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用间接ELISA检测伪狂犬病病毒 (PRV闽A株 )自制的油乳剂灭活苗、氢氧化铝胶灭活苗免疫山羊和犊牛后的抗体效价 ,并以市场购买的基因缺失油乳剂灭活苗作对照 ,依据山羊抗体的ELISA效价找出抗体消长规律 .采集犊牛、山羊血清用中和试验测抗体 .试验结果表明 ,(1)首次免疫后抗体上升幅度低 ,仅 2~ 3个滴度 ,且维持时间短 ,仅为 2周 ;二免后抗体上升可高达 12个滴度 ,且维持时间长达 4个月 .(2 )试验组油乳剂灭活苗免疫效果优于氢氧化铝胶灭活苗 .(3)用同种疫苗免疫的犊牛与山羊具有相似的抗体水平和消长规律  相似文献   
152.
复方芩连汤对几种禽病病毒体外增殖的抑制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黄连、黄芩、板蓝根、黄芪等为主要成分的复方芩连汤作为抗病毒药,利用细胞病变(CPE)抑制试验测定中药复方在长成单层的鸡胚成纤维细胞(CEFC)上对鸡新城疫病毒(NDV)、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IBV)、鸡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IBDV)等几种禽病病毒的抑制作用。结果表明:中药复方对NDV具有较好的抑制作用,其最小直接杀灭浓度为7.81μg/mL,最小阻断浓度为3.9μg/mL,最小治疗浓度为15.62μg/mL;中药复方在体外对IBV的T株和M41株也具有显著定的抑制作用,而对IBDV的抑制作用则不明显。  相似文献   
153.
黄芪、金银花体外对伪狂犬病病毒作用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选用黄芪、金银花作为抗病毒药物,利用CPE抑制实验测定出黄芪、金银花单独使用及1:1联合使用在PK15培养上对PRV的最小直接杀灭浓度和最小阻断浓度。结果表明:黄芪、金银花对PK15的无毒浓度分别为62.5mg/ml,15.62mg/ml,金银花体外对PRV有抑作用,其对PRV的直接杀灭浓度为3.90mg/ml;最小阻断浓度为1.95mg/ml。与黄芪联合使用,其抑制作用增强,对PRV的直接杀灭浓度为1.95mg/ml,最小阻断浓度提高0.93mg/ml。黄芪单独使用对PRV的抑制作用不显著,但与金银花合用可使其抑制作用增强。  相似文献   
154.
近几年来,在我国的四川、江苏、吉林、安徽、河南、山东、福建、陕西等省,散发或流行一种以肉牛为主的动物急性死亡症,其发病急,病程短,死亡率高,常称为猝死症.本病由各种原因,包括一些不明原因,而引起的急性死亡,给诊断治疗带来一定困难,为此,对家畜"猝死症"的流行情况,开展诊断学,流行病学等全面调查研究,并采取了综合防制措施.  相似文献   
155.
制菌灵KC931的研制与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156.
根据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PRRSV)美洲型标准株(ATCC VR-2332)的部分ORF7保守序列、猪流感(SIV)A/Swine/HeNan/703/2001(H3N2)株的NP基因保守序列,设计合成了2对特异引物,分别扩增出大小为300和457 bp的特异性基因片段,通过优化RT PCR条件,最终建立了可同时检测PRRSV和SIV的复合RT-PCR诊断方法,该方法能检出约10 pg总RNA病毒。应用该方法分别对河南省不同地区送检的26头份病死猪的鼻腔分泌物、气管、血液、肺组织等进行检测,结果9头份PRRSV阳性,4头份SIV阳性,其中4头份SIV和PRRSV同时为阳性,其余猪为阴性,健康猪对照样品全部阴性。结果表明,PRRSV和SIV复合RT-PCR诊断方法具有高度特异性和敏感性,为在分子水平上对PRRSV、SIV的混合感染进行早期快速诊断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57.
本研究采用PCR技术,扩增、克隆了鸡白细胞介素-6(ChIL-6)成熟肽基因并进行原核表达,对表达的鸡白细胞介素-6组蛋白(rChIL-6)通过尿素变性、复性液复性、PBS溶液透析等步骤进行纯化,经测定rChIL-6的促小鼠脾脏淋巴母细胞的增殖能力来评估重组蛋白的生物学活性;用4个不同浓度的rChIL-6在不同部位与NDV活疫苗、AIVH5N1灭活疫苗同时肌肉注射来评价其免疫增强作用。研究结果表明,表达rChIL-6为25ku左右,经纯化后的蛋白纯度在95%以上;100pg/mLrChIL-6注射组具有较高的促小鼠脾淋巴母细胞增殖活性;不同浓度的rChIL-6注射组对NDV和AIVH5N1疫苗都具有较好的免疫增强作用,但对其免疫抗体产生时间及抗体滴度峰值出现和维持时间均没有明显的影响,其中0.03μg/mLrChIL-6浓度注射组的对鸡疫苗的免疫增强作用最明显,过高或过低浓度的rChIL-6对疫苗免疫增强作用不显著。这些研究为新型免疫增强佐剂开发以及鸡免疫失败性疫病的预防和治疗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58.
参照GenBank中公布的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PRRSV)美洲株ATCC VR2332的ORF3~7基因序列,利用Pri mer软件分别设计合成了针对PRRSV ORF3、ORF4、ORF5、ORF6和ORF7基因的特异性引物,利用RT-PCR从河南分离株Hn-1/06株分别扩增得到了大小约964、675、718、566和501 bp的片段,并将扩增的片段插入PGEM-T-easy载体进行测序。利用DNAStar软件进行序列分析表明,河南分离株Hn-1/06株属于美洲型,同时将Hn-1/06株ORF3~7基因的核苷酸序列和推导氨基酸序列与ATCC VR2332、LV、Resp、CH-1a、BJ-4、S1、CC-1、HB-1、JX0612、HUB1等分离株进行了同源性分析。  相似文献   
159.
根据已报道的猪细小病毒基因组序列,设计并合成了引物和探针,从猪细小病毒(PPV)感染的细胞中提取DNA,经PCR扩增,产物纯化后与pGEM-T-easy连接,转化大肠杆菌JM109,筛选后得到重组标准品质粒,对重组标准品质粒进行PCR和测序鉴定,表明目的片段已经成功克隆.将104~108拷贝反应的重组标准品质粒进行荧光定量PCR,系统自动分析软件显示Ct值与标准品浓度的对数之间存在良好的线性关系.动力学曲线分析表明,在该反应体系和反应条件下,标准曲线的灵敏度为102拷贝.本方法的建立为猪细小病毒感染的早期诊断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60.
2007年7月,周口市某猪场发生了一种以初产猪流产、死产为特征的疾病。根据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PRRSV)美洲株VR-2332ORF7基因序列设计1对特异性引物,提取流产胎儿的肺、肝等组织中的RNA,经RT-PCR扩增,检测PRRSV为阳性,结合病史和临床症状,诊断为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对该猪场采取综合防制措施,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