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31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59篇
  7篇
综合类   66篇
畜牧兽医   318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23篇
  2009年   21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19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23篇
  2003年   38篇
  2002年   24篇
  2001年   41篇
  2000年   13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17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9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6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3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9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01.
用显微镜观察和间接发荧光抗体试验(IFA)分别测定某马立克氏病病毒双价苗中所含两种814毒株和HVT毒株的空斑数。结果表明,IFA检测的空斑数显著大于显微镜观察的空斑数,且双价茵中两种病毒的含量与这两种病毒混合前加入的比例基本一致。这表明用IFA对双价苗中的MDV进行空斑计数从而分别测定MDV的含量是完全可行的。  相似文献   
102.
蛋用型海兰褐母鸡在用网状内皮增生病病毒(REV)细胞适应毒REV-C99(p30)免疫接种后,均在2周内产生REV特异性抗体。来自免疫种鸡的雏鸡在7日龄内100%(10/10)REV母源抗体阳性。分别在有母源抗体和没有母源抗体的1日龄鸡接种与疫苗株同源的低传代毒REV-C99(p3)或异源的REV中国野毒株HA9901(p5),以此比较母源抗体对同源和异源REV病毒感染造成的免疫抑制的预防作用。结果表明,REV母源抗体能同等有效地预防同源和异源REV感染造成的对H5和H9禽流感灭活疫苗HI抗体反应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03.
我国白羽肉用型鸡群中CAV、REV和REOV感染状况的血清学调查   总被引:17,自引:1,他引:17  
为了解鸡传染性贫血病毒(CAV)、禽网状内皮增生病病毒(REV)和呼肠孤病毒(REOV)在我国白羽肉用型鸡中的感染状态,在2003—2004年,检测了来自5省市8个公司不同年龄鸡群血清样品中3种病毒抗体的存在状况。结果表明,在送检的75个鸡群中,对CAV、REV和REOV呈现抗体阳性的鸡群分别有64个(85.3%)、36个(48%)和74个(96%)。在总共检测的1764份血清样品中,对这3种病毒的平均抗体阳性率分别为51.4%、9.8%和75.1%。在1日龄雏鸡,对CAV和REOV的平均母源抗体阳性率可达100%和81.1%,但对REV只有7.4%。抗体阳性率随年龄变化的动态分析表明,对REV和REOV的母源抗体在出壳后2~3周内消失,而对CAV的母源抗体则可持续3~4周。对CAV和REOV的抗体从5周龄起再次出现,到20周龄时,所有送检鸡群全部阳性,平均阳性率在90%以上。有近一半送检鸡群对REV呈现抗体阳性,抗体阳性率普遍较低,即使在达到开产年龄后,仍还有很高比例鸡为抗体阴性,即对REV仍为易感鸡。研究表明,我国多数鸡群中都同时存在着这3种病毒的感染,但它们在感染的程度和动态等流行病学特点上显著不同,应根据鸡群中抗体的阳性率分别采取不同的措施。  相似文献   
104.
对实验室诊断为禽网状内皮组织增殖病(RE)病鸡的淋巴器官进行了病理组织学检查,发现腔上囊、胸腺和脾脏均表现非炎性退行性病变,这种病变是病鸡骆免疫抑制及病原持续感染的根本原因。  相似文献   
105.
利用不同浓度的鸽新城疫病毒(NDV)PB9601株在不同日龄的鸡胚上繁殖,观察鸡胚的死亡时间、尿囊液的收获量,并分别测定尿囊液中HA滴度和ELD50值,比较结果表明,以1:500稀释液0.1ml接种9日龄SPF鸡胚或1:100稀释液0.1ml接种10日龄胚产毒量最高。  相似文献   
106.
家禽粘膜免疫在抗感染反应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家禽粘膜免疫反应概述粘膜免疫系统由家禽胃肠道、呼吸道及某些外分泌腺哈氏腺、盲肠扁桃体等粘膜相关淋巴组织构成。在家禽的粘膜免疫系统中,尤其是肠相关淋巴组织GALT和眼结膜相关淋巴组织CACT在抗病毒免疫反应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据报道,GALT是作为家禽机体第一层抵抗病原的免疫屏障。鸡肠上皮淋巴细胞IEL主要存在于家禽肠道中的盲肠扁桃体和十二指肠的部位,在空肠中存在很少,在回肠中存在更少。IEL的数量与肠道淋巴细胞的数量成正比,同时IEL的细胞数量受到肠道内抗原类型和数量的影响,这一点说明…  相似文献   
107.
用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技术,从金黄色葡萄球菌中扩增出769bp的编码SPA细胞壁跨膜区的编码序列。将扩增的片断克隆进pEZZ-18载体BamHI和sall位点之间。重组质粒转化大肠杆菌HB101后,根据酶切分析筛选到含有目的基因的重组质粒pZSPAX。序列测定结果表明,该重组质粒中的插入序列与已发表的SPA-X是一致的。通过水肿病毒素B亚单位(SLT-IIeB)基因(slt-IIeB)证实质粒pZSPAX能作为在细菌表面表达目的基因的载体。  相似文献   
108.
REV囊膜糖蛋白基因真核表达载体的构建   总被引:1,自引:3,他引:1  
根据禽网状内皮组织增生症病毒属(REV group)鸭脾坏死病毒株(SNV)囊膜糖蛋白基因的序列,设计和合成1对引物,以SNV株前病毒cDNA全基因组克隆为模板,通过:PCR技术,扩增出该病毒囊膜糖蛋白(env)基因;将PCR产物按正确的阅读框架定向克隆进真核表达载体pcDNA3.1/Zeo( )中;将重组质粒转染到宿主细胞COS-7细胞中,通过间接免疫荧光试验(IFA),证明该基因在宿主细胞中得到表达。  相似文献   
109.
用EcoRⅠ,PstⅠ内切酶将已分离和克隆的马立克氏病病毒糖蛋白D基因从重组pMgD18质粒中切出,克隆进反转录病毒质粒载体的连接质粒载体pUCCla112N的相同位点。用ClaⅠ再将gD重组pUCCla112N中的gD基因切出,用ClaⅠRCAS载体切开,将gD基因构建于RCAS的ClaⅠ位点。  相似文献   
110.
用交联葡聚糖柱层析提纯K_(88)抗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连续三次用等电点沉淀法提纯的大肠杆菌K_(88)抗原,在琼脂扩散沉淀反应及免疫电泳中均与同源菌株的OK血清只产生一条沉淀线。这种抗原提取物在通过交联葡聚糖(Sephad ex)G_(50)柱层析后,在用紫外分光光度计检查时,其洗脱液却表现三个紫外线吸收峰。但在对豚鼠红血球的MR血凝反应(MRHA)中,仅第一峰呈阳性反应,也只有第一峰的洗脱液能象原K_(88)提取液那样在pH为4.5左右时发生浑浊沉淀。试验表明,在琼扩反应中表现为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