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4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5篇
综合类   5篇
畜牧兽医   54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5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6 毫秒
41.
坏死性肠炎(necrotic enteritis,NE)是家禽中最重要的肠道疫病之一,呈世界性流行,严重危害养鸡业发展。人工复制鸡坏死性肠炎病例是研究该病发病机制及筛选有效药物的重要手段,然而在实际试验过程中,通常受实验动物、感染菌株、诱导病原等多方面因素影响而难以成功复制病例。鉴于此,现综述了影响鸡坏死性肠炎病例成功复制的关键因素,包括攻毒使用的实验动物、菌株毒素、菌株培养条件、诱导病因等,同时探讨了如何通过调整这些因素来改善人工复制鸡坏死性肠炎病例的严重程度,分析了鸡坏死性肠炎病例的病变评分系统,以期为鸡坏死性肠炎的实验室研究及综合防控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42.
顶复门原虫包括疟原虫(Plasmodium spp.)、刚地弓形虫(Toxoplasma gondii)、艾美耳球虫(Eimeria spp.)、锥虫(Trypanosoma spp.)、泰勒虫(Theileria spp.)及巴贝斯虫(Babesia spp.)等一大类引起严重人畜疾病的寄生性原虫。顶复门原虫利用2C-甲基-D-赤藓糖醇-4-磷酸(MEP)途径合成类异戊二烯前体物质,这些化合物对于维持顶复门原虫的生存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1-脱氧-D-木酮糖-5-磷酸(DOXP)还原异构酶是MEP途径的关键酶,对其作用机理及抑制剂的筛选研究已取得重要进展。论文对顶复门原虫类异戊二烯的MEP途径,DOXP还原异构酶的作用机理及靶标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43.
酰基甘油酯酶(MAGL)是将酰基甘油分解为甘油和游离脂肪酸的丝氨酸水解酶家族成员之一,在酯代谢中起着关键酶的作用,是研制抗鸡球虫药物的重要靶标。本研究利用生物信息学技术预测拼接了柔嫩艾美耳球虫MAGL基因序列,以第二代裂殖子总RNA为模板,通过RTPCR技术获得Etmagl基因。将Etmagl与pCold-43a载体连接,构建pCold-43a-Etmagl重组载体,并在大肠杆菌BL21中获得可溶性蛋白,经亲和层析获得纯化的重组蛋白。结果显示,扩增的Etmagl序列ORF长1 752 bp,编码584个氨基酸,与预测序列相似度为99%,与弓形虫MAGL相似度好(55%);IPTG诱导后融合蛋白高效表达,大小约为114 ku,经免疫印迹鉴定为目的蛋白。本研究成功利用大肠埃希菌原核表达体系重组表达并纯化了柔嫩艾美耳球虫酰基甘油脂肪酶,为建立以MAGL为靶标的抗球虫药物筛选模型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44.
通过RT-PCR方法克隆出GD株Ⅰ型鸭肝炎病毒(DHV-1)的结构蛋白VP1基因片段,VP1基因片段和原核表达载体pMAL-C2X均以EcoRⅠ、HindⅢ双酶切后构建获得重组质粒pMAL-C2X-VP1,经限制性酶切和序列测序证明,目的基因正确插入表达载体,转入E.coli BL21(DE3),构建重组表达菌E.coliBL21/pMAL-C2X-VP1,经IPTG诱导,SDS-PAGE检测结果表明,DHV-1的结构蛋白VP1能在E.coliBL21(DE3)中表达,获得可溶性重组蛋白,表达产物的分子质量约为69ku。  相似文献   
45.
目的研究地克珠利与氨丙啉、左旋咪唑的联合抗球虫效果。方法应用均匀设计法对地克珠利、氨丙啉和左旋咪唑的各6个不同剂量进行优化配伍,试验设立6个药物试验组,并设药物对照组、感染不给药组和不感染不给药组。除不感染不给药组外,其余全部试验鸡每只接种E.tenella孢子化卵囊1×105个,以抗球虫指数(AC I)判定药物的疗效。结果地克珠利5 mg/kg+氨丙啉240 mg/kg+左旋咪唑1.5 mg/kg组的雏鸡存活率为100%,相对增重率97.5%,病变值15.5,其AC I 181.97;而地克珠利2 mg/kg组的AC I仅为79.35;其余各组AC I均在150~170之间。结论本试验中以地克珠利5 mg/kg+氨丙啉240 mg/kg+左旋咪唑1.5 mg/kg为最佳抗球虫药物组。  相似文献   
46.
猪等孢球虫是一种能引起仔猪球虫病的专性寄生性原虫,可引起仔猪严重腹泻甚至死亡,其发病率可高达50%~75%,病死率高达75%,呈世界性流行,严重危害养猪业发展。目前对仔猪球虫病的防控主要以药物预防为主,随着耐药虫株的不断产生及公众对药物残留的高度关注,使得这一防控手段面临巨大挑战,新型抗猪球虫药物、疫苗及其他防控手段亟待研究开发。论文对猪等孢球虫的生活史、基因组学、免疫学及其与其他微生物的互作关系等方面进行综述,以期为仔猪球虫病的综合防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7.
硒与中药对黄曲霉毒素B_1所致雏鸭生长性能下降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观察亚硒酸钠与复方中药对黄曲霉毒素B1(Aflatoxin B1,AFB1)所致雏鸭生长性能下降的影响,将7日龄120只试验雏鸭随机分成4组,每组30只。Ⅰ组设为空白对照组,以0.1mg/kg剂量每天给Ⅱ、Ⅲ、Ⅳ组雏鸭灌胃投用一次AFB1,并在Ⅲ组雏鸭基础日粮中添加2%复方中药,以1mg/kg剂量每天给Ⅳ组雏鸭灌胃投用亚硒酸钠(Na2SeO3)一次,试验期共21d。结果显示,与Ⅰ组比较,Ⅱ、Ⅲ、Ⅳ组雏鸭在灌胃投用AFB1后,其体重、日增重显著下降(P0.05),料肉比、死亡率显著增高(P0.05);同时,Ⅱ组生长性能显著低于Ⅲ、Ⅳ组(P0.05),Ⅲ组显著低于Ⅳ组(P0.05)。结果表明,灌喂投用亚硒酸钠或在基础日粮中添加复方中药,均能显著缓解AFB1所致雏鸭生长性能下降的影响(P0.05),且亚硒酸钠的效果显著优于复方中药(P0.05)。  相似文献   
48.
多胺是一类聚阳离子脂肪族化合物,广泛存在于生物体内,其在顶复门原虫的生长、发育和繁殖等多个阶段发挥着重要作用。顶复门原虫的多胺合成途径存在多样性,其与宿主细胞的经典路径不同,且顶复门原虫多胺生物合成限速酶(鸟氨酸脱羧酶与S-腺苷甲硫氨酸脱羧酶)的半衰期与宿主细胞限速酶的半衰期存在显著差异。因此,顶复门原虫多胺合成限速酶及转运载体成为抗原虫药物研发的候选靶标,以顶复门原虫多胺合成限速酶及多胺转运载体为靶标的抗寄生原虫抑制剂研究取得一定进展。论文综述了顶复门原虫多胺的生物学功能、生物合成途径及其抑制剂研究进展,以期为抗原虫药物靶标研究及新型抑制剂研发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9.
顶复门原虫包括一大类单细胞寄生性原虫,是人和动物的重要病原,会对人类健康以及畜牧业生产造成严重危害。γ-氨基丁酸是一种四碳非蛋白质氨基酸,广泛存在于生物体内。顶复门原虫的γ-氨基丁酸代谢旁路主要参与能量代谢,为虫体生长提供短期的能量储备,在虫体适应不同寄生环境过程中起着关键性作用。寄生原虫的γ-氨基丁酸代谢明显区别于哺乳动物宿主,仅限于中枢神经系统中的代谢,可在虫体入侵宿主细胞及有性生殖阶段发挥重要的作用。本文对顶复门原虫γ-氨基丁酸代谢途径及其生物学作用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50.
长链非编码RNA (long noncoding RNA,lncRNA)是一种核酸长度>200 nt、不编码或具有有限编码能力的RNA,早期一直被认为是遗传暗物质,但伴随分子生物学技术的进步,越来越多的lncRNAs被发掘。研究表明,lncRNA作为基因表达的关键调控因子,能在组蛋白修饰、转录调控和转录后调控等方面影响基因表达,几乎参与所有的细胞生物学过程。顶复门原虫是一类专性胞内寄生虫,入侵机制复杂,对顶复门原虫与宿主的互作研究已成为新型抗虫药物的研发基础。近年来研究发现,lncRNA作为一类新型调控因子广泛参与到顶复门原虫与宿主细胞相互作用中,包括感染免疫、发育分化和信号传导等细胞生物学过程,既可帮助宿主抵御寄生虫入侵,也可协助寄生虫在胞内增殖发育,对疾病的发生发展具有重要的调控作用。笔者通过对lncRNA的生物学分类及其在细胞生理过程中的主要功能进行概述,综合近年来lncRNA在以弓形虫、疟原虫和隐孢子虫为主要代表的顶复门原虫的相关研究,系统梳理了lncRNA在宿主免疫反应、寄生虫发育分化和表观遗传调控等方面的作用机制,以期为顶复门原虫致病机理研究及高效防控技术研发提供新的思路和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