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69篇
  免费   14篇
  国内免费   21篇
林业   7篇
农学   19篇
基础科学   4篇
  20篇
综合类   136篇
农作物   11篇
水产渔业   15篇
畜牧兽医   178篇
园艺   9篇
植物保护   5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13篇
  2021年   11篇
  2020年   14篇
  2019年   31篇
  2018年   21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13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15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18篇
  2011年   21篇
  2010年   17篇
  2009年   29篇
  2008年   23篇
  2007年   17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16篇
  2004年   25篇
  2003年   19篇
  2002年   30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5篇
  1998年   2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0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31.
 为了实现用计算机和机械设备进行猪肉颜色自动化分级,本研究对猪肉样品照片进行图像处理,提取其中颜色特征参数,并进行色彩空间参数换算。通过对基于核函数的3种SVM多分类方法进行比较,选择出最适合于猪肉颜色的SVM多分类评定方法。对比结果显示,采用单独的HSV数据及RGB与HSV联合数据进行分类,分类效果好于RGB数据。RBF核函数“二叉树”SVM多分类模型,经过样本学习后,其分类的正确率可达98%;同时考虑经验风险和置信风险,其分类正确率达80%。  相似文献   
32.
为解决白菜薹杂种优势利用中的杂交制种手段问题,以大白菜复等位基因型雄性不育系为不育源,设计定向转育方案,采用连续回交的方法转育不育性和农艺性状,同时利用分子标记辅助选择目标基因型植株,向白菜薹自交系中转育不育基因,创制白菜薹雄性不育系。通过26对SSR引物的筛选鉴定,获得与显性雄性不育基因Ms紧密连锁、且同样可以标记同一位点恢复基因Msf和可育基因ms的分子标记GSSR1。经过3个世代的回交转育,创制出了具有100%不育度和100%不育株率的白菜薹复等位基因型雄性不育系BGMS-3。以BGMS-3为母本,与6个白菜薹自交系杂交,筛选出1个强优势组合C3。  相似文献   
33.
为了解禽流感病毒(AIV)在我国华南地区的流行情况,我们对活禽市场中分离得到的两株鸭源H6N8亚型AIV[A/duck/Fujian/S2191/2011 (H6N8) (FJ/191/11)和A/duck/Guizhou/S4035/2011 (H6N8) (GZ/035/11)]进行全基因序列测定,并进行其对SPF鸡和BALB/c小鼠的致病性试验.序列分析显示:HA裂解位点基序为339pQIETR ↓GLFG348,为低致病性AIV特征.内部基因分别源于两个国内流行的H6亚型病毒家系(ST339-like和HuN573-like).序列分析表明FJ/191/11和GZ/035/11为H6亚型病毒与其他亚型AIV的N8NA基因发生重组,呈现明显的异源性.两分离株的感染性试验显示,它们对鸡和小鼠均呈低致病性;而且不能在鸡体内有效复制;对小鼠的感染性实验结果显示,小鼠肺脏和鼻甲病毒分离结果为阳性,其他脏器病毒滴定结果为阴性.  相似文献   
34.
2015年,农业部印发了《到2020年化肥使用量零增长行动方案》和《到2020年农药使用量零增长行动方案》,阳谷县根据方案要求积极开展化肥、农药"两减"行动,本文总结了化肥、农药两减措施、取得成效、存在问题,并针对存在问题提出对策建议,以期更好推动化肥、农药零增长,促进节本增效、节能减排,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农产品质量安全和生态环境安全,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35.
2017年5月10日,将烟台沿海防护林内20~30年生黑松Pinus thunbergii母树的种子分为大粒、中粒和小粒播于花盆中,研究枯落物覆盖厚度(1 cm,2 cm,3 cm,4 cm)对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影响,以阐明沿海黑松防护林幼苗建立的机制。结果表明:种子大小对发芽率、发芽指数有着极显著影响(P<0.01),对平均发芽时间、活力指数没有显著影响。大粒种子比中小粒种子有着低的发芽率和发芽指数。在生物量分配和根系特征上种子大小没有显著影响,但对幼苗高度和地径有显著的影响(P<0.05),都是大粒和中粒种子大于小粒种子。枯落物覆盖厚度对于种子萌发有显著影响(P<0.05),发芽率、发芽指数、活力指数都随枯落物厚度的增加而增加,平均发芽时间则逐渐降低;但对幼苗生物量、生物量分配和根系特征无显著影响。相关分析表明,苗高和地径与发芽指标、幼苗生物量分配相关性不显著,但与比根长和比根表面积成显著正相关。因此,种子大小和枯落物覆盖厚度是影响沿海黑松防护林天然更新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36.
模糊综合评判方法在饲料配方质量评判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模糊综合评判 按确定的标准,对某个或某类对象中的某个因素或某个部分进行评价,称为单一评判.从众多的单一评判中获得对某个或某类对象的整体评价,称为综合评判.若在评价过程中涉及模糊因素,便称为模糊综合评判.评判的目的,通常是希望能对基于对象,按一定意义进行排充,从中挑出最优或最劣对象.  相似文献   
37.
不同日粮蛋白质水平对乌金猪肉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旨在研究日粮不同蛋白水平对乌金猪肉品质的影响及最优肉品质所需的日粮适宜蛋白水平。选取体质量15kg左右的乌金猪90头,随机分为5组,每组18头,下设3个重复,每个重复6头。试验采用单因子随机分组设计,在体质量为15~30、30~60和60~100kg阶段的日粮蛋白水平分别为最高蛋白水平(HHP,18%、16%和14%)、中高蛋白水平(HMP,17%、15%和13%)、中蛋白水平(MMP,16%、14%和12%)、中低蛋白水平(MLP,15%、13%和11%)和最低蛋白水平(LLP,14%、12%和10%)。各组在不同生长阶段日粮能量、微量元素、氨基酸等水平固定。试验期至100kg体质量,分别在30、60和100kg体质量时屠宰,测定肉品质指标及肌肉营养成分,采用模糊综合评定系统分析并确定最优肉品质日粮适宜蛋白水平。结果表明,日粮不同蛋白水平对乌金猪不同生长阶段肌肉pH、系水力、剪切力、烹煮损失和滴水损失有明显影响,其中高、中、低蛋白组间差异显著(P〈0.05),大理石纹评分随蛋白水平的降低而增加,低蛋白组显著高于高蛋白组(P〈0.05)。随着日粮蛋白水平的增加,肌肉中粗蛋白含量提高,在100kg体质量时达显著水平(P〈0.05);粗脂肪、肌内脂肪和肌苷酸含量降低,不同生长阶段高、中、低能量组间差异显著(P〈0.05或P〈0.01)。以大理石纹、剪切力和滴水损失为评定肉品质的代表指标,通过综合评定确定30、60和100kg体质量时最优肉品质适宜的日粮蛋白水平分别为15.88%、14.13%和11.42%。研究结果为乌金猪的合理饲养和改善肉品质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38.
毕业论文教学环节是动物科学专业培养方案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人才培养体系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为了提高本科生毕业论文质量,云南农业大学动物科学技术学院饲料工程教研组以动物科学专业特点为出发点,构建了"层级组织化"的毕业论文教学指导模式,将本科生、研究生、指导教师和教研组紧密联为一体,从选题、开题、试验、论文撰写、答辩等多个环节进行教学改革,特别注重学生的科研能力、创新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的培养,经实践应用,本科毕业论文质量和学生的综合素质均有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39.
日粮组成和能量水平对乌金猪肉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本文旨在研究不同日粮组成和能量水平对乌金猪肉品质的影响,确定最优肉品质所需的日粮适宜能量水平.选取体重(15.18±0.85)kg的乌金猪90头,公、母各占1/2,随机分为5组,每组18头,下设3个重复,每个重复6头.试验采用单因子随机分组设计,以中国肉脂型生长肥育猪饲养标准能量需要设计中能量水平(组Ⅲ,消化能12.98 MJ/kg),以NRC(1998)生长肥育猪饲养标准能量需要设计最高能量水平(组Ⅰ,消化能14.22 MJ/kg),此两个能量水平间设计中高能量水平(组Ⅱ,消化能13.60 MJ/kg),在中能量水平下依次分别设计中低能量水平(组Ⅳ,消化能12.36 MJ/kg)和最低能量水平(组Ⅴ,消化能11.74 MJ/kg),每个能量水平间的梯度为0.62 MJ/kg.各组在不同生长阶段日粮蛋白质、微量元素、氨基酸等水平基本固定.试验期至100 kg体重,分别在30、60和100 kg体重时屠宰,测定肉品质指标及肌肉营养成分,采用模糊综合评定系统分析并确定最优肉品质日粮适宜能量水平.结果表明,不同日粮组成和能量水平对乌金猪不同生长阶段肌肉pH、系水力、剪切力、烹煮损失和滴水损失有明显影响,组Ⅰ、Ⅲ、Ⅴ及其日粮的组间差异显著(P<0.05),大理石纹在60和100 kg体重时差异显著(P<0.05).随着日粮能量水平的降低,肌肉中粗蛋白质含量提高,在100 kg体重时达显著水平(P<0.05);粗脂肪、肌内脂肪和肌苷酸含量降低,不同生长阶段组Ⅰ、Ⅲ、Ⅴ及其日粮的组间差异显著或极显著(P<0.05或P<0.01).以大理石纹、剪切力、滴水损失为评定肉品质的代表指标,通过综合评定确定30、60和100 kg体重时最优肉品质适宜的日粮能量水平分别为13.10、13.08和13.11 MJ/kg.研究结果可为乌金猪的合理饲养和改善肉品质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40.
试验选用14周龄云南屏边大围山微型鸡公母各10只,对其肉品质物理特性指标进行测定分析。结果显示,公鸡、母鸡腿肌的系水率、嫩度、多汁性、红度(a值)、pH及肌纤维密度均显著高于胸肌,而公鸡、母鸡腿肌的剪切力、蒸煮损失和贮藏损失、亮度(L值)、肌纤维直径与胸肌相比显著降低;相同部位不同性别间比较结果显示,公鸡胸肌与腿肌的剪切力、肌纤维直径、胸肌贮藏损失显著高于母鸡,而母鸡胸肌与腿肌的嫩度和肌纤维密度均比公鸡的高。综合对剪切力、蒸煮损失、贮藏损失、系水率、嫩度、多汁性、风味和总体口感等指标分析,公鸡、母鸡腿肌的肉质高于胸肌,母鸡肉质高于公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