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8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5篇
综合类   56篇
畜牧兽医   168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15篇
  2010年   16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21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17篇
  2005年   18篇
  2004年   17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目的]研究抗菌药物恩诺沙星、环丙沙星、加替沙星对27株副猪嗜血杆菌临床分离株体外抗菌活性,从而观察副猪嗜血杆菌对喹诺酮类抗菌药物的敏感性。[方法]采用微量肉汤稀释法测定MIC,参考标准为美国临床和实验室标准协会(CLSI)。[结果]恩诺沙星(MIC50,MIC90,0.25μg/mL,2μg/mL)、环丙沙星(MIC50,MIC90,0.125μg/mL,2μg/mL)、加替沙星(MIC50,MIC90,0.125μg/mL,1μg/mL)均表现出一定的抑菌活性,且加替沙星的抑菌活性最明显。在耐药性方面,副猪嗜血杆菌对恩诺沙星的耐药性最强(22.2%),环丙沙星(3.8%)和加替沙星(7.4%)具有轻微的耐药性。[结论]抗菌药物恩诺沙星、加替沙星以及环丙沙星对副猪嗜血杆菌临床分离株具有一定的抗菌活性,在耐药性方面,HPS已经对恩诺沙星表现出一定的耐药性,因此,今后在临床上遇到副猪嗜血杆菌引起的相关疾病,可以采用合理的给药方案进行疾病的治疗,对于预防耐药菌株产生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72.
畜禽绦/囊虫病及氢溴酸槟榔碱驱绦虫效能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周绪正  张继瑜  李剑勇  李金善  魏小娟  牛建荣  李冰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24):13119-13121,13517
畜禽绦/囊虫病是严重危害公共卫生安全的人畜共患病,尤其是绦虫虫卵引起的蚴虫病、囊虫病和肝、肺、脑包虫病等,因其侵蚀人的诸多实质器官而危害巨大。笔者将文献资料与试验结果相结合,从绦虫和囊虫的形态及传播途径、绦虫病和囊虫病的流行现状及监测、氢溴酸槟榔碱驱绦虫机理、氢溴酸槟榔碱与其它驱绦虫药物对比分析、氢溴酸槟榔碱的体外驱虫试验、氢溴酸槟榔碱剂量确认试验以及氢溴酸槟榔碱驱除畜禽绦虫注意事项这八个方面进行了详细阐述,以期为绦/囊虫病的控制和临床科学规范使用氢溴酸槟榔碱提供理论依据,减轻绦/囊虫病的危害,保障公共卫生安全。  相似文献   
73.
中草药在免疫调节中的应用前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我国主要采用抗菌素和化药治疗对家禽疾病进行控制。但频繁大量使用此类药物,导致耐药菌株不断增多,禽产品药残加剧。而中草药源于天然并保持了它们的自然结构和生物活性,是动物体最易接纳的纯天然物质。其主要活性物质如多糖、甙类、生物碱、挥发性、黄酮类等通过对动物机体免疫系统的刺激而呈现较为典型的非特异性免疫和特异性免疫作用,部分补益药还显示双向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74.
细菌抗生素类药物耐药性的产生是临床治疗感染性疾病的一大难题,已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细菌主要通过产生灭活酶或钝化酶获得耐药性,除此之外还有细胞壁的渗透障碍、外排泵的泵出作用、靶位改变等多种机制,这些机制相互作用共同决定细菌的耐药水平。随着新型抗生素的临床应用,新的耐药机制随之出现,耐药菌也越来越广泛。细菌耐药机制的研究对耐药菌的控制和新药开发具有指导性意义。文章从耐药性的起源、产生机理、耐药特性及耐药性的检测方法4个方面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75.
为实现流感病毒的简便快速检测,建立一种基于糖基化纳米粒子探针的荧光共振能量转移(FRET)检测方法。采用配体交换法,将合成的唾液酸寡糖链修饰到量子点和金纳米粒子表面,制备出了糖基化量子点和糖基化金纳米粒子,并对其理化性质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这2种纳米材料均具有良好的水溶性和光学特性,可分别作为能量供体和受体探针用于FRET检测体系;建立了一种基于FRET的唾液酸结合蛋白检测体系,麦胚凝集素(WGA),最低可检测浓度为4 nmol/L,证明该体系可快速(5 min)且灵敏地检测这种唾液酸结合蛋白。由于流感病毒表面的血凝素(HA)可特异性识别并结合唾液酸寡糖,本研究为进一步研发基于FRET的简单、快速的流感病毒检测方法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76.
【目的】了解河北地区动物源大肠杆菌分离菌株的耐药情况和各耐药菌株之间的亲缘关系,为有效防控大肠杆菌耐药性的产生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从河北省某养殖场采集健康动物的粪便样本297份(鸡源48份、猪源249份),通过细菌分离纯化和PCR扩增对分离菌株进行鉴定,采用药敏试验确定分离菌株的耐药表型,并对其进行耐药基因检测、血清型鉴定、系统发育群分析、质粒复制子分型和基因分型鉴定。【结果】分离菌株在麦康凯培养基上呈粉红色圆形菌落,经16S rDNA测序分析鉴定出129株大肠杆菌,其中92株大肠杆菌呈现多重耐药现象,主要以3~4耐为主,耐药基因以floR、tetA、qnrS和strB的检出率最高;多重耐药大肠杆菌以O132为优势血清型,系统进化群主要分布在A和B1群,主要流行质粒为IncFIB和IncN;经MLST分型获得27个ST型,主要为ST93型,其中12株序列型为未知型。【结论】河北地区健康动物肠道内大肠杆菌多重耐药现象较为严重,其血清型众多,分子特征呈现多样性,仍需加强对动物源大肠杆菌耐药性和分子特征的监测。  相似文献   
77.
环形泰勒虫病是由蜱传播引起的一种血液原虫病,为世界各国公认的危害养牛业最重要的寄生虫病之一.环形泰勒虫各发育阶段表面抗原是防制本病的研究基础,目前已经鉴定和正在研究的环形泰勒虫表面抗原有子孢子表面抗原、裂殖体表面抗原、裂殖子表面抗原及热休克蛋白等,它们不但具有很好的免疫原性,而且具有很重要的生理功能,可作为药物靶点和疫...  相似文献   
78.
小鼠和大鼠口服氢溴酸槟榔碱的急性毒性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口服氢溴酸槟榔碱对小鼠和大鼠的急性毒性,为将其研究开发为新药奠定基础,为临床用量的确定提供科学依据.选用昆明种小鼠及SD大鼠,经口灌胃一次给药,统计死亡率,用改良寇氏法计算半数致死量(LD50),并观察毒性作用.结果氢溴酸槟榔碱对小鼠的口服LD50为691.83 mg/kg,95%可信区间为642.92 mg/kg~744.47 mg/kg;对SD大鼠的口服LD50为2 054 mg/kg,95%可信区间为1 908 mg/kg~2 210 mg/kg.表明氢溴酸槟榔碱属于低毒性的药物,按1 mg/kg~5 mg/kg临床应用非常安全.  相似文献   
79.
喹诺酮类药物耐药性的分子机制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喹诺酮类药物为一类化学合成的广谱、高效、低毒的抗微生物药。自 1 962年萘啶酸问世以来 ,经过 3 0余年的发展 ,已有数以千计的喹诺酮类化合物得以合成 ,特别是氟喹诺酮类的兴起 ,使喹诺酮类药物原料药和制剂的研究与开发取得了巨大发展。喹诺酮类药物在临床治疗中已成为很多感染性疾病的首选药物。在医院治疗中 ,喹诺酮类药物的应用频率仅次于青霉素类。2 0世纪 90年代共有 1 1个喹诺酮类原料药上市 ,第 4代喹诺酮类药物已经进入临床应用 ,目前尚有 50余个产品在临床研究阶段。近年来 ,日本、美国、瑞士等国家对喹诺酮类药物的研究与开发…  相似文献   
80.
六茜素的药理及药效试验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六茜素的药理及药效试验张继瑜,梁建平,徐忠赞,李金善(中国农业科学院中兽医研究所,兰州730050)六茜素系中草药六茜草的有效成分,中医临床用其治疗各型痢疾 ̄[1]效果优于磺胺类、金霉素、链霉素及车前草等,对急性扁桃体炎、上呼吸道感染等疾病也有一定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