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3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4篇
林业   7篇
农学   18篇
基础科学   5篇
  1篇
综合类   26篇
农作物   2篇
水产渔业   3篇
畜牧兽医   49篇
园艺   5篇
植物保护   2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4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3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1.
根据动物解剖学及组织胚胎学的课程特点,结合教学实践,在教学过程中运用情景联想法、口诀记忆法、归纳总结法等教学方法,多媒体教学与板书教学相结合,并联系后期课程进行讲授,从而达到拓宽学生知识面、提高动物解剖学及组织胚胎学教学效果的目的。  相似文献   
12.
36个马铃薯品种的SSR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明确36个马铃薯品种在DNA分子水平上的遗传差异,利用SSR分子标记技术对其多态性进行了分析。试验从90对SSR引物中筛选出适宜于36个马铃薯品种基因组DNA扩增的引物10对,PCR扩增获得301个SSR条带,多态性条带百分率为71.1%。引物STACCA3和SSR111扩增的SSR指纹图谱差异明显,可作为36个马铃薯品种间鉴别的分子依据。36个马铃薯品种间的遗传距离(GD)变幅为0.33~0.85,平均为0.54,其中,大于GD平均值的品种有20个,占供试品种的55.56%。以GD值0.57为基准,将36个马铃薯品种划分成7类,从DNA分子水平揭示出各供试品种间的亲缘关系。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针对种子市场品种多、经营户多、农民选种困难以及种子生产基地落实难、稳定难的现状,为了确保种业"四大安全",遂宁市通过"三抓",使种子市场得以健康、有序发展。  相似文献   
14.
基于广东省的农户调查数据引入异质性,从农户收入及其对林业依赖度将农户划分为4个群体,并将评价内容分为改革成效和改革政策2大类,共16个指标。通过熵值法原理与模糊评价法的组合方式来反映农户对集体林权改革的主观评价,并进一步运用方差分析验证农民评价结果的参照依赖。结果表明,农户对林改的满意度评价存在参照依赖性,资源禀赋的异质性与集体林权制度的不同改革方式对改革评价结果存在显著影响;低依赖度与低林业收入农户群体的评价度相对较低,农户对"均山制"改革的评价度相对高于"均股均利制"改革。  相似文献   
15.
分别对30~40日龄、60~90日龄、120~150日龄、180日龄以上4个阶段八点黑獭兔消化管的长度进行测定并对其有关结构进行观察描述。结果显示:40~90日龄期间消化管处在不断的生长发育中,并研究发现结肠狭窄部(长度4-5cm),回盲口与盲结口分开,直肠长度5-6cm,胃容积的大小与供料多少有密切关系。研究结果为我国家兔解剖学补充了新的内容。  相似文献   
16.
为了研究獭兔不同发育时期盲肠组织结构变化特点,总结其发育规律,采用石蜡切片、HE染色技术,对相同条件下饲养的不同生长阶段(出生后1,15,30,60d)獭兔各6只进行解剖,并在显微镜下观察其盲肠组织结构.结果发现,獭兔盲肠黏膜的单层柱状上皮细胞的高度、杯状细胞的体积都随年龄的增长而变大,半环形皱襞间的距离随着年龄的增长逐渐变小,皱襞的长度和体积也随年龄增长有所增加.此外还发现,随年龄的增长八点黑獭兔盲肠蚓突内的淋巴小结数目明显增多,黏膜下层内的淋巴小结和弥散淋巴组织随年龄增长也越来越多,黏膜皱襞变得密集.  相似文献   
17.
6个彩色马铃薯品种的ISSR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解彩色马铃薯黑美人、拉塞特-01、底西芮、青薯168、水洗红、涩皮红6个品种在DNA分子水平上的遗传差异性,对彩色马铃薯种质鉴定及杂交选育提供依据,试验利用ISSR分子标记技术对其多态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12个ISSR适宜引物共扩增出151个条带,其DNA片段长度多为250~2 000 bp,其中多态性条带136个,多态性条带百分率为88.2%.6个彩色马铃薯品种间的遗传距离(GD)为0.438 8~0.644 4,平均为0.539 4.以GD值0.55为基准,6个材料聚为3类:第一类为底西芮、青薯168和涩皮红,第二类为拉塞特-01和黑美人,水洗红单独聚为一类,6个彩色马铃薯品种间的亲缘关系存在一定的差异.  相似文献   
18.
杂交育种是马铃薯新品种选育的重要方法, 其杂种F1真实性鉴定是获得目标性状单株的关键环节。为选育优质、高产、抗病性及抗旱性强的马铃薯新品种, 用马铃薯品种"费乌瑞它"(Favorita)分别与"J07-6"和"陇薯3号"杂交, 获得了杂种F1代。本试验利用SSR标记技术对"Favorita"×"J07-6"、"Favorita"×"陇薯3号"2个杂交组合F1共86个单株的真实性进行了鉴定。试验从43对SSR引物中筛选出2对适宜引物STM1049和S7。利用这2对引物进行PCR扩增, 将"Favorita"×"J07-6"杂交种F1和"Favorita"×"陇薯3号"杂交种F1的SSR带型划分为双亲互补型、缺失型、父本型和母本型4种类型。依据SSR带型特征, 从"Favorita"×"J07-6"和"Favorita"×"陇薯3号"2个杂交组合F1单株中分别鉴定出真杂种34个和27个, SSR分子标记技术用于马铃薯杂交种真实性鉴定是可靠的。该研究结果可为马铃薯杂交种优良株系选育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9.
氟虫腈对家蚕的急性毒性与安全评价研究   总被引:8,自引:4,他引:8  
氟虫腈是我国稻桑混栽地区水稻上普遍使用的杀虫剂。采用食下毒叶法、口器注入法与药 膜法测定了不同条件下氟虫腈对家蚕的急性毒性。氟虫腈对2龄、3龄、4龄、5龄家蚕的摄入LC50值 (48 h,下同)分别为4.89、6.46、9.47、11.59 mg/L;对5龄家蚕的LD50值为1.38 μg/蚕;在25、30、35 ℃ 3个温度下,氟虫腈对2龄家蚕的LC50值分别为4.81、4.59、2.05 mg/L;桑叶浸药时间为1 s、10 s、1 min、10 min、1 h时,氟虫腈对3龄家蚕的LC50值分别为9.12、6.46、4.39、3.68、2.80 mg/L;家蚕在氟虫腈药膜上爬行1、10、30、60 min后, 对4龄家蚕的接触LC50值分别为2.82、2.35、2.05、1.57 μg/cm2。研究表明,胃毒是氟虫腈对家蚕的主要作用方式,氟虫腈在桑园附近水稻上使用对家蚕有较大风险。  相似文献   
20.
兔豆状囊尾蚴病的综合防治措施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豆状囊尾蚴病是家兔等啮齿类动物的绦虫蚴病,大量感染时能引起兔的肝炎、肠炎,兔出现被毛粗乱、粪便不正常、持续性消瘦等症状。兔场一旦爆发此病,感染率几乎100%,造成兔群整体抵抗力弱,凡遇气候突变,易出现成批死亡,仔幼兔更甚。兔豆状囊尾蚴病未能引起人们重视,文献报道也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