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3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2篇
  1篇
综合类   13篇
水产渔业   2篇
畜牧兽医   95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16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为研究不同蛋白质水平饲粮对大巴沙猪生长性能、胴体品质和肉质的影响,选择体重25 kg左右的大巴沙三元杂种猪36头,随机分成3组,每组2个重复,每个重复6头,公母比例一致。试验分前期(25~60 kg)和后期(60~100 kg)2个阶段。高蛋白质组前期和后期蛋白质水平分别为16.00%和14.02%,中蛋白质组分别为15.00%和13.02%,低蛋白质组为14.00%和12.02%。结果表明,与中蛋白质组、低蛋白质组相比,高蛋白质组全期日增重分别提高5.47%(P0.05)和10.31%(P0.05),全期料重比分别降低3.28%(P0.05)和11.72%(P0.05);3点平均背膘厚分别提高0.56cm(P0.01)和0.29 cm(P0.05);眼肌面积分别提高7.85%和降低3.45%;整个试验期每千克增重成本分别降低0.23元和1.05元。综合考虑,大巴沙三元杂种猪饲粮适宜的粗蛋白质水平为前期15.00%~16.00%、后期13.02%~14.02%。  相似文献   
12.
本文依据实地调查、屠宰测定和生态条件、历史资料,分析和阐述了浦市黑猪的品种形成、体貌特征、生长发育、繁殖性能和屠宰性能,并通过对背最长肌和前肢骨的取样分析,阐明了浦市黑猪的优良肉质,同时指出值得重视其骨骼高强度的种质独特性.  相似文献   
13.
14.
在肠道对日粮抗原过敏过程中,早期断奶仔猪出现腹泻.应用抗原过敏原理研究的非抗原性日粒饲养仔猪,日增重提高25.2%~59.4%,饲料转化率提高17.4%~21.9%,腹泻率降低96.3%.  相似文献   
15.
在养猪生产中,仔猪是物质基础,是发展数量、提高质量和降低生产成本的关键,而新生仔猪死亡率可达50%以上,哺乳仔猪死亡率占总死亡率的85%以上,所以说提高仔猪成活率是养猪生产的关键。分析哺乳仔猪死亡原因,并采取相关措施减少死亡,对提高  相似文献   
16.
在养猪生产中,仔猪是物质基础,是发展数量、提高质量和降低生产成本的关键,而新生仔猪死亡率可达50%以上,哺乳仔猪死亡率占总死亡率的85%以上,所以说提高仔猪成活率是养猪生产的关键。  相似文献   
17.
选择体重65kg左右的“长白×沙子岭”二元杂交猪32头,随机分成四组,每组8头。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各试验组在基础日粮中分别添加0.4%的中草药调理剂、复方肉质调理剂和益生素调理剂,饲养60天后进行屠宰测定。结果表明:饲料中添加中草药调理剂、复方肉质调理剂和益生素调理剂与对照组比较,日增重分别提高提高7.84%0、4.42%4.12%;饲料利用率分别提高7.26%、4.23%和4.06%;三点均皮厚分别降低13.95%(P〈O.05)、20.93%(P〈0.05)、9.30%(P〈0.05);对屠宰率、后腿比、眼肌面积、瘦肉率四个主要胴体性状没有明显影响。但饲料中添加中草药调理剂能提高三点均膘厚20.12%(P〈0.05)。  相似文献   
18.
选取441头广益黑猪经产母猪为研究对象,利用猪50K SNP芯片对猪耳组织DNA进行基因型分型,PLINK 1.9质控后,采用GMAT中的重复力模型进行猪繁殖性状相关的全基因组关联分析,确定显著位点。结果表明:441头经产广益黑猪母猪的耳组织DNA基因分型共获得50 898个SNPs,经质控剩余46 165个SNPs位点用于关联分析;平均亲缘关系系数为–0.002 2,平均亲缘关系较远,不存在明显的群体分层;总产仔数性状有1个SNP在全基因组范围内达到显著相关,4个SNPs达到潜在显著关联,候选基因包括PIK3C3、ENSSSCG00000003753、MAP3K3、DCAF7;产活仔数性状有6个SNPs潜在显著关联,候选基因包括ZNF585A、ENSSSCG00000022411、ZNF784、ENSSSCG00000029007、PigE–108A11.5、PigE–108A11.3、ENSSSCG00000023343;弱仔性状有1个SNP达潜在显著关联,候选基因包括KRTAP7–1和TIAM1;经基因功能分析推测,PIK3C3、MAP3K3可能是影响猪总产仔数的候选基因。  相似文献   
19.
以湘沙猪配套系商品猪大巴沙猪为研究对象,探讨不同屠宰体质量阶段(85~95、95~105、105~115 kg)对胴体性能和肌肉品质的影响,并分析性状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胴体性状方面,85~95 kg大巴沙猪的平均背膘厚最薄,腿臀比例最高,95~105 kg大巴沙猪的瘦肉率最高,105~115 kg大巴沙猪的屠宰率最高,胴体最长,眼肌面积最大;肉质性状方面,85~95 kg大巴沙猪的肌肉水分含量最高,肌内脂肪含量最低,95~105 kg大巴沙猪的熟肉率、多不饱和脂肪酸含量最高,饱和脂肪酸含量最低,105~115kg大巴沙猪的系水力、肌内脂肪、肌苷酸、饱和脂肪酸和单不饱和脂肪酸含量最高,滴水损失、多不饱和脂肪酸含量最低;所有被测猪只的肌肉必需氨基酸,风味氨基酸和微量元素含量均很丰富;根据拟合优度建立了部分性状间的回归方程。综合分析,105~115kg大巴沙猪的胴体性状佳、肌肉品质好,105~115 kg为适宜上市屠宰体质量。  相似文献   
20.
依据宁乡花猪国家级保护区以10个地域(自然村)划分10个血缘系别和公猪只与他系母猪以世代为车轮的车轮式交配的保种方式,提出原生态保种概念。并且,由以随机方式来源于保种农户断奶仔猪培育的21头公猪和269头母猪组建宁乡花猪国家级保种场原生态保种群,在同一代次内经过1—7胎次繁殖和哺育以进行系统观察。结果表明:86.54%乌云盖雪、10.27%大黑花和3.19%小散花的仔猪毛色比率趋势,相比1980毛色比率趋势得到更大发展;产仔数、产活仔数最小二乘均数分别为9.82头和9.47头,系别间差异均显著(P〈0.05),反映出种群内、系别间均存在高产基因个体;相比1980,本项原生态保种所获性能指标不仅稳定、而且有所提高。由此体现出原生态保种概念和方法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