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3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2篇
  1篇
综合类   13篇
水产渔业   2篇
畜牧兽医   95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16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04 毫秒
61.
选用宁乡猪、铁骨猪、桃源猪、沙子岭猪、大围子猪等5个湖南地方猪种共64头,测定左后肢胫腓骨的骨密度、骨强度和骨矿物质等3类共计5项指标,旨在研究各猪种骨质的差异性。结果表明,猪种间的骨钙含量为19.22%~20.61%、骨磷含量为9.38%~10.76%、胫骨密度范围为0.69~0.75 g/cm2、腓骨密度范围为0.24~0.42 g/cm2,这4项指标在猪种间无显著差异(P〈0.05);胫骨强度范围为1.79~3.27 kN,铁骨猪的胫骨强度极显著高于其他4个猪种(P〈0.01),而其他4猪种间差异不显著(P〉0.05);铁骨猪这一特性对解决现代养殖中猪的肢蹄病、软骨病具有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62.
本文主要阐述了桃源黑猪的体型外貌特征、种质特性、遗传资源保护与开发利用现状,分析了目前桃源黑猪保护与开发利用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了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63.
研究不同遗传背景杂交猪对饲料养分的消化率及其杂种优势,为商品猪的杂交生产、日粮配方制订和科学管理提供依据。供试猪来自定远猪、杜洛克、杜洛克(公)与定远猪杂交1代和级进2代的2岁左右种猪,各4母(妊娠后期)2公,单圈饲养;连续3 d收集试验期供试猪的粪样和饲料样品,并检测这些样品中的相关养分含量,使用盐酸不溶灰分作为指示剂,计算供试猪对饲料养分的消化率;分析消化率的杂种优势。公猪对饲料中的能量、粗蛋白质、粗纤维、无氮浸出物、粗灰分和磷的消化率分别比母猪提高6.31%、10.19%、36.94%、4.01%和26.10%(P0.01)和8.04%(P0.05),而对粗脂肪和钙的消化率与母猪之间无显著差异(P0.05);不同土血比例和杂合系数之间的消化率无显著差异(P0.05),但消化率与不同土血比例及杂合系数之间的相关性达到显著水平(P0.01)。钙、磷、粗脂肪和粗纤维的消化率杂种优势分别达到19.14%、9.18%、6.09%和4.01%,并且杂交1代的消化率杂种优势要高于级进2代;而总能、粗蛋白、无氮浸出物和粗灰分的消化率具有杂种劣势(-0.5~-2.5%)。猪对饲料养分的消化率存在明显的杂种优势,商品杂交猪(尤其含有中国猪血液的)在日粮配制时更应注重日粮钙、磷、粗脂肪和粗纤维的水平。  相似文献   
64.
为了探讨苋草生态料对生长育肥猪生产性能和肉品质的影响,本研究选取"杜×长"阉公猪72头,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n=36),试验预试期7 d,正试期86d,运用微生态技术对新鲜收割的籽粒苋进行发酵。在育肥前期,试验组和对照组分别饲喂中苋1号料和"佳和"中猪料;育肥后期,试验组和对照组分别饲喂中苋2号料和"佳和"大猪料。试验结束时每组选择5头体况相近猪只进行屠宰,采集肌肉样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苋草料可显著提高生长育肥猪的日采食量和胴体斜长(P0.05),降低背膘厚(P0.05),改善胴体性状;降低育肥猪背最长肌的剪切力值(P0.05),提高肌肉嫩度;饲粮中添加苋草料对育肥猪肌肉常规营养成分和氨基酸含量无显著差异(P0.05),但可提高背最长肌中不饱和脂肪酸含量(P0.05),降低饱和脂肪酸含量(P0.05),提高肌肉的营养价值和保健功能。因此,在生长育肥猪饲粮中添加苋草生态料可显著提高猪日采食量,改善胴体性状和肉品质,提高肌肉的营养价值和保健功能,是一种有效的蛋白质饲料资源。  相似文献   
65.
湘村黑猪是湘村高科农业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湘村股份)和湖南省畜牧兽医研究所等单位以湖南地方品种桃源黑猪为母本、引进品种杜洛克猪为父本,经杂交合成和群体继代选育而培育的国家级新品种,2012年9月经国家畜禽遗传资源委员会审定为新品种,湘村黑猪新品种选育及推广示范在2014年获湖南省科技进步二等奖。  相似文献   
66.
种猪的科学饲养与管理是提高种猪生产力的关键和保证。为最大限度发挥鑫广安美系种猪的优秀性能,保持猪只健康水平,提高种猪的利用率,文章从强化制度管理、种公猪的饲养管理、母猪的饲养管理(包括配种怀孕母猪和分娩哺乳母猪)、仔猪的饲养管理以及生长育肥猪的饲养管理等五个方面总结了鑫广安美系种猪的选育及饲养过程中的技术要点。科学、合理的饲养管理技术,不仅可以有效的提高种猪生产力,而且还能提高种猪的抵抗能力,有效的控制疾病的发生,切实提高鑫广安美系种猪的选育及生产水平。  相似文献   
67.
【目的】研究miR-192的生物进化进程和潜在靶基因功能,以及miR-192在大围子猪(脂肪型猪)和大约克夏猪(瘦肉型猪)脂肪组织中的差异表达。【方法】利用miBase数据库获取miR-192成熟序列,并利用Ensembl数据库定位miR-192在不同物种基因组的分布特征;采用Mega 11.0软件程序构建miR-192系统进化树;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miR-192在大围子猪和大约克夏猪背部脂肪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并比较表达差异;利用不同在线网站预测猪miR-192靶基因,并对靶基因进行GO功能和KEGG通路富集分析。【结果】miR-192在生物进化过程中具有高度保守性;实时荧光定量PCR结果显示,miR-192在大围子猪背部脂肪组织的表达量极显著高于大约克夏猪(P<0.01));GO功能和KEGG通路富集分析结果表明,miR-192靶基因主要起转录前调节和结合的作用,且主要在染色质和细胞核中发挥作用,多数基因富集在与脂肪代谢相关的信号通路;对3个网站不同物种预测结果取交集共获得猪miR-192保守靶基因5个。【结论】miR-192在生物进化过程中具有高度保守性,可能通过靶向...  相似文献   
68.
对黔邵花猪产区生态、历史变化、体型外貌、生产性能指标、杂交利用及保种开发进行资料收集和调查研究,并对其部分重要经济性状近30年的变化进行对比和分析,以期为黔邵花猪种质资源研究和开发利用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69.
本试验选择生长发育正常的大汉沙、长汉沙和大巴沙三个杂交组合仔猪各10头(6公4母,公猪去势,平均体重25.5 kg)进行为期125天的育肥试验,大汉沙、长汉沙和大巴沙的肥育性能和胴体品质测定结果表明:大巴沙组合全期日增重为612.88 g(中等),全期料重比最低为3.15、屠宰率最高为73.17%,瘦肉率达58.73%(适度)、肉色评分为3.10、大理石纹评分为3.30,主要指标较理想,说明大巴沙是培育湘沙猪配套系一个较为理想的配套杂交组合,且大巴沙组合被毛为白色,适合于工厂化生产优质猪肉。  相似文献   
70.
湖南地方猪-沙子岭猪种质资源特性调查与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沙子岭猪产区生态、历史变化、体形外貌、生产性能指标、杂交利用及保种开发进行调查和研究,并对其部分重要经济性状近30年的变化进行对比和分析,以期为沙子岭猪种质资源提供基础研究数据,为该品种的开发利用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