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2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3篇
农学   1篇
  1篇
综合类   28篇
畜牧兽医   66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15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9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9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61.
20 0 2年 8月 ,武汉市市郊某奶牛专业户所养奶牛发生一种以出血性顽固性拉稀、贫血消瘦、死亡为特征的疾病。根据临床发病情况、粪检、剖检虫检诊断为奶牛前后盘吸虫病。1 临床发病情况该奶牛专业户养黑白花奶牛 48头 ,主要采取常年江边自由放牧方式饲养。 2 0 0 2年 3月开始有几头拉稀 ,精神不佳 ,接着越来越多的奶牛拉稀 ,抗生素治疗无效。病牛体温不升高 ,食欲减退 ,渐进性消瘦 ,后拉血便 ,粪便稀薄呈粥样或水样 ,腥臭带血 ,有的发黑 ,消化不良。病程拖长后 ,病牛高度贫血 ,粘膜苍白 ,最后衰竭死亡 ,截止送检已死亡 6头。2 粪检将粪便…  相似文献   
62.
四环素类药物是在兽医临床中常用的一类抗生素,为了解胸膜肺炎放线杆菌(Actinobacillus pleuropneumoniae,APP)对四环素类抗生素的耐药情况,本研究对从临床分离鉴定的85株APP进行了四环素类抗生素临床耐药情况和相关基因的分析和检测。应用药敏纸片法进行药敏试验,结果:APP对四环素的耐药率较高为76.5%,其次为金霉素54.1%、美他环素48.2%、多西环素45.9%、土霉素28.2%、米诺霉素25.9%、替加环素22.3%。采用PCR方法对四环素类10种耐药基因tetA、tetB、tetC、tetD、tetE、tetG、tetH、tet1、tetL1和tetL2进行检测,结果:tetA、tetB、tetC、tetD、tetE、tetG、tetH、tet1、tetL2、tetL1耐药基因的扩增阳性率分别为78.8%、41.2%、15.3%、8.2%、21.2%、15.3%、43.5%、24.7%和30.6%,而tetL1扩增则全部阴性,未检出其耐药基因。本研究结果为四环素类抗生素在猪传染性胸膜肺炎临床上的应用和新药研发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63.
猪链球菌病是由多种不同血清群链球菌引起的不同临诊类型疾病的总称,是危害养猪业的一种常见传染病,多见于仔猪、中猪,大猪发病不多,以急性败血型、脑膜炎型和关节炎型为主。2010年7月,开封市某猪场仔猪发病,以关节炎及败血症为主要临床表现。笔者进行了病原分离鉴定及药敏试验,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4.
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是20世纪80年代末出现的一种新病,1987年美国首先报道了该病的发生.其临床特征主要表现为怀孕母猪流产、早产,产死胎、木乃伊胎及仔猪感染后的成活率下降,成年猪的呼吸道症状.  相似文献   
65.
为了解河南省牛支原体的感染和流行情况,于2016年1—12月从河南省各地发生肺炎、乳房炎、子宫内膜炎的牛场采集肺、鼻拭子、牛奶、子宫积液等病料共计257份,分离鉴定牛支原体,并对其中1株分离自济源市某大型奶牛场的牛支原体HNMB1株进行生物学特性研究。结果显示,分离鉴定出87株牛支原体,分离率高达33.85%。HNMB1株在培养基中高效增殖,菌液浓度可达3.2×109cfu/m L;攻毒死亡率为75%,对犊牛具有较强的致病力;该菌株制备的疫苗对牛支原体的攻毒保护率为100%。可见,HNMB1菌株具有较好的免疫原性,可以作为牛支原体的疫苗候选毒株。  相似文献   
66.
近年来,河南省一些规模化猪场频繁发生猪瘟,而且一旦发病疫情连绵不断,很难彻底根除。猪场种猪群携带猪瘟病毒和规模化猪场高密度的封闭式饲养、生产的连续性,给猪瘟病毒在一些易感猪体内传代繁殖创造了条件,尤其种猪群隐性感染会引起母猪妊娠期间流产、死胎和哺乳仔猪发病死亡,这是猪瘟频繁发生和难以根除的主要原因。为了解某规模化猪场种猪群的猪瘟感染情况和免疫状况,笔者分别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抗原捕获ELISA即AC-ELISA)和猪瘟正向间接血凝试验,对该猪场提供的164份血清样品进行了检测,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7.
猪霍乱沙门氏菌的快速分离鉴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猪霍乱沙门氏菌是引起仔猪副伤寒的主要病原菌,给养猪业造成重大危害。本文旨在建立一套细菌快速分离鉴定方法,为该病流行病学调查提供有效手段。从临床初诊为仔猪副伤寒的病猪采集粪便,接种亚硒酸盐亮绿增菌液增菌后,划线于SS琼脂培养基,挑无色透明菌落纯化。纯化菌落用美国B IOLOG自动细菌鉴定仪GN2肠杆菌鉴定板鉴定,同时用常规生化鉴定管鉴定,结果符合猪霍乱沙门氏菌的生化特征。PCR扩增invA基因,测序鉴定PCR产物,结果与猪霍乱沙门氏菌参考序列同源性达99%以上。分离菌株接种小白鼠,证明其对小白鼠有致病性。用沙门氏菌属标准血清检测证实其抗原式为6,7∶c∶1,5,符合猪霍乱沙门氏菌的抗原特征。应用以上方法从全国各地病料中分离鉴定了40多株猪霍乱沙门氏菌,为猪霍乱沙门氏菌病的流行病学调查提供了依据,同时证明该方法切实可行。  相似文献   
68.
猪生殖和呼吸系统综合征的血清学调查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采用IDEXX公司生产的ELISA试剂盒对2001年8月至2002年8月湖北、河南、福建、浙江等省的大中型猪场猪生殖和呼吸系统综合征(PRRS)的流行情况进行了血清学调查。共检测844份血清,检出阳性382份,阳性率为45.26%。其中湖北省猪场的661份血清,检出阳性249份,阳性率37.67%。483份种猪血清,检出阳性244份,阳性率50.52%,361份仔猪血清,检出阳性141份,阳性率40.06%。在被检的50个猪场中,检出PRRS血清学阳性猪的猪场41个,占82.00%,其中湖北省的38个猪场,检出PRRS阳性的29个,阳性率76.32%。  相似文献   
69.
为调查研究河南规模化猪场副猪嗜血杆菌(HPS)流行优势菌株及其耐药性情况,2017-2018年从河南规模化猪场分离到30株HPS,根据菌株分离部位统计,肺脏、气管是HPS分离的首要组织部位,肺脏分离14株,占46.67%;气管分离11株,占36.67%。通过PCR分子血清型鉴定,河南流行的优势菌株为血清5,7,4型,其中血清型5型有9株,占30%;血清型7型有5株,占16.67%;血清型4型有4株,占13.33%。通过K-B纸片琼脂法药敏试验,30株分离菌株除对头孢噻呋100%敏感外,对其他17种常用抗生素都有不同程度的耐药现象,多重耐药现象突出,预防控制HPS病选药、用药方面更需慎重和规范。  相似文献   
70.
为了分离鉴定鸽支原体,确诊2017年4月河南商丘某赛鸽场发生呼吸道疾病死亡的病原,本试验从发生典型呼吸道症状死亡的成年赛鸽的肺中经过固体培养、镜检染色、PCR鉴定、测序比对、动物回归试验分离鉴定出鸽支原体菌株,对鸽子具有强的致病力。为下一步研制鸽支原体的诊断试剂和筛选疫苗毒株打下基础,也为鸽支原体病的诊断和防治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