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3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3篇
林业   2篇
综合类   37篇
畜牧兽医   97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5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17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1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本文将黑龙江省规模化奶牛场隐性酮病的多年研究进行小结,根据奶牛隐性酮病的发病特点,并结合国内外的文献,概述了黑龙江省奶牛隐性酮病的发生情况、病因学、临床病理学特征和检测及防治方面的研究状况,提出一些问题,旨在为今后的研究提供新的思路和方向,从而创造良好的经济价值.  相似文献   
12.
种猪繁殖障碍性疾病主要以妊娠母猪发生流产、死胎、木乃伊胎、产出无活力的弱仔、畸形仔、少仔和公、母猪的不育等为特征,给养猪业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损失.能够引起母猪繁殖障碍的病因比较复杂,既包括病原因素,又包括非病原因素.危害最严重的主要是病毒感染,如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PRRSV)、猪伪狂犬病病毒(PRV)、猪细小病毒(PPV)、猪日本乙型脑炎病毒(JEB)和猪瘟病毒(CSFV),另外猪圆环病毒(PCV)感染引起的母猪繁殖障碍也引起了人们的关注[1].对于发生母猪繁殖障碍性疾病的猪场,只有弄清发病主要原因,采取相应的措施才能有效地控制该病的流行.  相似文献   
13.
为验证新型中药组方加减当归芍药汤的安全性及为新药临床应用提供合理依据,以小鼠为研究对象,进行最大耐受量试验。在预试验中将40只小鼠分为中药高(2.0g·mL~(-1))、中(1.0g·mL~(-1))、低(0.5g·mL~(-1))浓度及对照组4组,各剂量组小鼠每日灌服相同剂量中药,连续7d,测定LD50值。最大耐受量试验时将20只小鼠随机分为2组,试验组小鼠每日灌服高浓度药液3次,对照组灌服相同剂量蒸馏水,灌胃持续7d,观察小鼠行为及脏器病理学变化。结果表明:2组小鼠各脏器无眼观病变,脏器指数无显著差异。病理切片显示,2组小鼠心脏、脾脏及肾脏结构正常,无明显病变;试验组小鼠可见肝静脉周围肝细胞部分变性;部分肺泡充血。小鼠对该组方的最大耐受量为120g·kg~(-1)。这一研究提示,该中药组方日常用量内安全无毒,但在临床上以高浓度服用时应注意其肺毒性及肝毒性。  相似文献   
14.
AFB1饲料污染以及动物AFB1中毒方面的研究已经成为国内外关注的科学问题,通过查阅文献就AFB1研究进展并且重点针对AFB1的危害和防控的基础性研究进行概述,并对今后益生菌在黄曲霉素中的研究方向进行探讨,以期望为目前霉菌由于缺乏特异性的临床防治的方法从而造成畜牧业重大经济损失的瓶颈性问题提供理论参考资料。  相似文献   
15.
牛乳是新生犊牛在可以消化食物之前提供的主要营养来源,使用蛋白质组学方法对牛乳进行系统、整体地研究,可以认识牛乳蛋白质的构成以及对机体的影响。本文综述了蛋白质组学在牛乳研究中的进展,旨在为分析不同的牛乳成分,为其将来在奶牛疾病预防和控制等方面的分析提供重要的依据。  相似文献   
16.
内质网应激(ERS)是一种重要的细胞自我防御机制,内质网应激时,首先启动生存途径,但长时间的内质网应激将使细胞凋亡。钙离子(Ca~(2+))作为细胞内重要的第二信使,在细胞的各种生理及病理活动中发挥着重要作用,Ca~(2+)的稳态是细胞维持正常结构和功能的前提与基础。内质网是细胞中重要的钙库,当细胞受到外源性化合物作用时,内质网内Ca~(2+)代谢失衡,功能紊乱,导致内质网应激的发生。当细胞中Ca~(2+)耗竭,使得膜上Ca~(2+)通道打开,胞内钙池引发Ca~(2+)内流,使钙池再次充满。论文主要就内质网应激、内质网中钙离子的作用及钙池引发钙离子的内流进行概述,并展望了未来的研究方向,以期望为相关的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屈腱断裂(rupture of the digital flexor ten-dons)是指(趾)浅屈肌腱、指(趾)深屈肌腱与悬韧带发生的开放性或非开放性断裂,三者有的单独断裂,也可同时发生断裂[1].  相似文献   
18.
根据牛肝细胞中持家基因表达的恒定性,选用β肌动蛋白(β-actin)作为内参照,检测外源性添加不同质量浓度的重组人胰岛素样生长因子(RHIGF-Ⅰ)对体外培养牛肝细胞磷酸烯醇式丙酮酸羧激酶(PEPCK)mRNA表达水平的变化情况。选用体外培养的犊牛单层肝细胞为实验模型,当细胞贴壁后在无血清培养液中添加RHIGF-Ⅰ,其终质量浓度分别为0、5、10、15、20、30、40、50、60、100、150μg/L,待添加8h后,提取总RNA,反转录,用相同的模板扩增PEPCK基因及β内参,再比较各梯度目的基因与内参的灰度。结果表明,随着添加RHIGF-Ⅰ质量浓度的升高,PEPCK mRNA表达呈下降趋势,且均低于对照组。  相似文献   
19.
旨在通过对围产期奶牛能量负平衡指标与其他血液生化指标的分析,初步建立围产期奶牛氧化应激的预警体系。本试验以能量负平衡为判定标准,BHBA>1.2 mmoI/L,NEFA>0.4 mmoI/L,GLU<3 mmoI/L为发病组,BHBA<1.2 mmoI/L,NEFA<0.4 mmoI/L,GLU>3 mmoI/L为健康对照组,各采集围产期发病组和对照组各25头奶牛的血液并对血中能量代谢、矿物质代谢、微量元素代谢、氧化应激、免疫抑制指标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和spearman相关分析,并利用logistic二元逻辑回归预测疾病,最后利用ROC分析确立分界值和诊断效果。结果显示:发病组奶牛血液中的Ca、GSH-Px、CAT、Ve、Mg、Se、Cu水平小于健康组;发病组奶牛血液中的IL-1、IL-6、CRP、IL-2、HP、TNF-α的水平高于健康组,表明能量负平衡的奶牛机体存在氧化应激并伴有炎症和矿物质代谢紊乱。奶牛血液中的Ca、Mg、GSH-Px、CAT、Cu、Se、Ve与BHBA呈显著的负相关,IL-1、IL-2、IL-6、HP、TNF-α与BHBA呈显著的正相关;奶牛血液中的Ca、Mg、GSH-Px、CAT、Ve、Cu与NEFA呈显著的负相关,IL-2、HP、TNF-α与NEFA呈显著的正相关;奶牛血液中的Ca、GSH-Px与GLU呈显著的正相关,IL-6、HP与GLU呈显著的负相关。经回归分析确定Ca、Mg、GSH-Px、CAT、Cu、Se、Ve、IL-1、IL-2、IL-6、TNF-α、HP、BHBA 13项指标与围产期泌乳奶牛氧化应激相关,经ROC分析确立GSH-Px、CAT、Se、IL-6、IL-2、TNF-α、BHBA 7项指标可作为氧化应激发生的预警指标。结果表明,因此,能量负平衡、VE、Se缺乏、炎性因子增多和矿物质代谢紊乱是奶牛产后氧化应激发生的风险因素,但VE和Ca未成为氧化应激的预警指标。初步证实了围产期奶牛氧化应激发生的预警指标,为今后更有效的监控和预防奠定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20.
主要介绍了奶牛酮病的类型、发病原因、临床症状和防治方法,旨在提高奶牛养殖效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