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8篇
  免费   1篇
  1篇
综合类   67篇
水产渔业   1篇
畜牧兽医   50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19篇
  1999年   2篇
  1997年   3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乳房炎在奶牛中是一种多发病 ,严重影响牛奶质量。特别是隐性乳房炎是极其复杂的疾病 ,尽管经多年的研究 ,但仍然是奶牛养殖中花费最多的疾病之一。畜群调查表明 ,美国 30 %~ 70 %的母牛至少有一个被感染的乳区。我国奶牛乳房炎的发生率更高。孙福先 (1996 )、单志贵等 (1996 )、萧乾庆等(1997)和杨章平等 (1998)报道每头隐性乳房炎乳区的头阳性率分别为 85 .7%、81.3%、5 1.3%、5 4.1%和 4 6 .4 % ;单志贵等 (1996 )、萧乾庆等 (1997)和杨章平等 (1998)报道每头隐性乳房炎乳区阳性率分别为5 9 %、31.9%和 2 8 0 % [1] 。李国江等 (1998)报…  相似文献   
42.
祛衣灵灌注液对奶牛血液流变学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用祛衣灵灌注液治疗奶牛胎衣不下后,其全血黏度、血浆黏度及全血还原黏度都较治疗前明显降低,除血浆黏度外均差异显著(P<0.05);血沉、红细胞压积、纤维蛋白原含量、血小板聚集率、红细胞变形性IF值下降幅度较大,经t检验,较治疗前差异均显著(P<0.05)。而对照组处理前后血液流变学指标未见明显变化。说明祛衣灵灌注液可以明显改善胎衣不下奶牛的血流状态,减缓围产期气滞血淤的发生。  相似文献   
43.
根据应用型本科院校部分涉农专业大学生创业现状,提出对涉农学生强化专业思想教育、培养"双师型"教师和"双证型"学生以及搭建多途径、多样化的创新创业实训平台3个方面来促进涉农大学生创业工作。同时从教师的参与、平台的建设以及加强教学研究3个方面对涉农大学生创业进行了思考。  相似文献   
44.
五谷虫粗提物的抗炎效果及对小鼠免疫调节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讨五谷虫粗提物对急性炎症的抑制效果以及对机体免疫机能的影响,利用耳肿胀法判断五谷虫粗提物对小鼠的抗炎效果,通过免疫器官指数、血清部分生化指标、血清溶血素含量及碳廓清指数的测定来考察五谷虫粗提物对小鼠免疫功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五谷虫粗提物能够明显降低小鼠的耳肿胀程度,显著提高小鼠脾和胸腺指数,能够提高血清中球蛋白的含量,同样能够显著提高小鼠半数溶血值及吞噬指数。由此可以推断,五谷虫粗提物有抗炎作用,且能够提高小鼠的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45.
运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分析了中药复方(葛银方剂)中葛根素在肉鸽体内的代谢情况,以120mg/只灌胃后通过药动学参数变化来评价药的相互作用。测定血药浓度,并用3P87程序拟合药动学参数。结果发现,单味煎剂和中药复方灌服后15min血浆中即可检出葛根素,在15~4h才会出现药浓度最高峰。葛根素在肉鸽体内呈二室模型分布,单味煎剂中葛根素主要药动学参数为t1/2α=1422022h,t1/2β=7862796h,Cmax=0732025μg/L,Tpeak=1818334h;中药复方中葛根素主要药动学参数是t1/2α=2128758h,t1/2β=5108140h,Cmax=1037176μg/L,Tpeak=1383717h。结果表明,中药复方中葛根素在肉鸽体内的代谢具有速度快、吸收强的特点。  相似文献   
46.
为研究不同病例发病动物的发病原因,并对不同病例病料分离出的细菌进行16S rDNA同源性分析,本试验对10种不同病例发病动物病料进行细菌分离培养并对分离获得的细菌进行微生物学鉴定,设计1对16S rDNA基因引物,对分离出的10株细菌进行PCR扩增、测序及16S rDNA同源性分析。结果显示,分离获得的10株细菌经微生物学鉴定均为大肠杆菌,10株大肠杆菌中哺乳类动物病例犬乳房炎、犬子宫蓄脓、犬肺炎、犬皮肤化脓疮、奶牛乳房炎、犊牛腹泻6株大肠杆菌之间16S rDNA同源性为100.0%,家禽类动物病例肉鸽腹泻、肉鸡腹泻、野鸡腹泻和白孔雀腹泻4株大肠杆菌之间16S rDNA同源性也为100.0%,10株不同病例动物来源大肠杆菌之间16S rDNA同源性为97.5%~100.0%。本试验探明了10种不同病例发病动物的发病原因均为大肠杆菌感染引起,且10株大肠杆菌16S rDNA之间具有高度同源性。  相似文献   
47.
鸡大肠杆菌1型菌毛是一种重要的致病因子,可以黏附到家禽机体的呼吸道上皮,从而引起机体发病。1型菌毛基因簇由fimB,fimE,fimA,fimI,fimC,fimD,fimF,fimG和fimH等组成。在国外K12株大肠杆菌1型菌毛fimE基因是一个大小为为555 bp,具有相变开关功能的片段,我国鸡源大肠杆菌1型菌毛fimE基因序列尚未见报道。本研究通过聚合酶链式反应扩增、克隆到了鸡大肠杆菌MG10株1型菌毛的fimE基因,测定了基因序列,并运用相关软件将其翻译成氨基酸序列。通过对fimE基因序列分析比较及对fimE蛋白进行预测分析,发现鸡大肠杆菌与K12大肠杆菌1型菌毛的fimE基因之间的同源性达到99.1%以上;亲水性、抗原性预测表明,二者之间都存在密切的相似相关性。结果表明,核酸同源性为99.5%。fimE基因的核苷酸序列中有5个核苷酸残基发生了改变,而预测氨基酸序列变化仅第184位氨基酸由缬氨酸V变为丙氨酸A;其余无核苷酸的变化。  相似文献   
48.
禽大肠杆菌菌毛粘附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戴鼎震  单虎 《动物医学进展》1997,18(3):33-36,42
用透射电镜观察了鸡大肠杆菌的3个致病菌株GL7(O50)、HB5(O78)及TG18(O88),发现在营养肉汤中于37℃培养均表达菌毛,但在18℃培养不表达菌毛,用37℃培养的大肠杆菌对鸡气管粘膜做粘附试验,并用扫描电镜观察,发现它们对体内体外的鸡气管均可粘附,但18℃培养的大肠杆菌均缺乏这种粘附作用。采用粘附抑制试验测定这3种菌株对体外鸡气管节段粘附的特异性,结果是抗这3种细菌菌毛的抗体能显著抑制各自相应的菌株对气管上皮的粘附;O78株和O88株对气管上皮的粘附作用可被甘露糖显著抑制,表明甘露糖对介导菌体对气管粘膜上皮细胞受体起重作用。用甘露糖不能抑制O50菌株对气管上皮的粘着,表明该菌体的粘附作用不由甘露糖介导。用高碘酸钠处理能抑制所有菌株的粘附作用,再次表明细菌对气管上皮的粘附作用是由单糖介导的  相似文献   
49.
大肠杆菌病是鸡和火鸡的一种危害十分严重的细菌性传染病。据研究表明,大肠杆菌菌毛作为粘附因子在大肠杆菌侵袭的过程中起着不可缺少的作用[1,2]。粘着不仅使致病性大肠杆菌避免被宿主防御机制的清除,而且更有利于大肠杆菌的定居和侵害宿主组织。禽大肠杆菌常见的...  相似文献   
50.
研究测定了肉鸽养殖场饲养的美国白羽落地王鸽的种鸽和童鸽粪便中概略养分和矿物质含量。在种鸽舍和童鸽舍内各随机采集6个新鲜粪便样品,测定粪便中水分、粗蛋白质、粗脂肪、粗灰分、钙、磷和氯含量。结果表明:种鸽新鲜粪便中的粗蛋白质和粗灰分含量均显著高于童鸽粪便(P0.05);以风干物计,种鸽粪便中粗蛋白质、粗脂肪和粗灰分含量均显著高于童鸽粪便(P0.05)。鲜样或风干物中,种鸽和童鸽粪便中的钙、磷和氯含量均无显著差异(P0.0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