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6篇
  免费   0篇
基础科学   3篇
  3篇
综合类   15篇
农作物   6篇
水产渔业   3篇
畜牧兽医   4篇
园艺   1篇
植物保护   1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通过对农业大数据的需求、数据来源进行分析,指出农业大数据的来源与需求之间存在的错位问题,形成的主要原因包括农业大数据基础设施建设滞后、服务体系不完善、人才储备不足等。最后,提出应加强农业大数据应用规划、加快农业大数据基础设施建设、构建完善的农业大数据服务体系、培养农业大数据分析和服务人才等对策。  相似文献   
32.
不同激素处理对有斑渥丹扦插繁殖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有斑渥丹扦插繁殖的生产应用奠定基础,研究激素GA3和IBA在不同处理时间、不同基质配比条件下对有斑渥丹鳞片扦插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GA_3处理更利于鳞茎的形成,而IBA处理则更有利于根的生长和发育。GA_3浸泡处理1h的鳞茎发生率较高,为100%;IBA浸泡1.5h培养60d的繁殖系数最高,为2.23;IBA浸泡1h的平均级数、平均生根数和根平均长度最高,分别为1.8、20.67条和30.33mm。各项指标综合效应显示IBA处理优于GA_3处理。泥炭∶蛭石∶珍珠岩=2∶1∶1是一种相对有效合理的基质配比,更有利于有斑渥丹的鳞片扦插繁殖。  相似文献   
33.
本试验采用甘蔗愈伤组织作离体培养,在培养基中加入甘蔗黑穗病粗毒素滤液为选择压力。采用电导率、生长量、蛋白质含量作为选择抗病性突变体的一种技术方法加以研究。实验表明:粗毒素滤液具有与黑穗病孢子相同的致病性,可替代孢子用于甘蔗抗黑穗病突变体的筛选与鉴定。测定甘蔗愈伤组织受侵染后的生长量和愈伤组织的电导率,可作为选择抗病突变体鉴别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34.
甘蔗近缘植物DNA导入甘蔗方法研究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试验将甘蔗近缘植物陇川割手密(Sacharum Spontaneum)DNA提取液分别以共培养导入法和基因枪导入法导入到桂糖11号的胚性细胞内,然后分化培养成苗。对两种DNA导入法转导植株表现型及其变异株系的过氧化物酶同工酶谱分析表明:两种DNA导入法的T1、T2代转导植株表现型变异率均与对照有明显差异,其中基因枪导入法获得的转导植株其T1、T2代植株表现型变异率高于共培养法,获得变异的稳定性较高,共培养法T2代替株变异株系的过氧化物酶同工酶谱与对照桂糖11号的安全一致,而基因枪法T2代植株变异株系的过氧化物酶同工酶谱与对照有差异,在B区有两条新的酶带,迁移率大于第10号带,其中一条的迁移率与割手密的4号酶带相似。  相似文献   
35.
利用小鼠肾小管上皮细胞(mRTECs)和C57BL/6小鼠建立体外和体内模型,探究香叶木素对顺铂致肾损伤的保护作用。体外试验结果显示,香叶木素能显著降低顺铂诱导的mRTECs细胞内活性氧水平;细胞凋亡结果显示,其对细胞凋亡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同时,香叶木素能激活Nrf2信号通路,提高HO-1和NQO1的表达水平,抑制炎症相关MAPK通路,减少mRTECs的凋亡。通过检测小鼠体内血液中尿素氮(BUN)和血清肌酐(SCr)水平,发现香叶木素可明显缓解顺铂诱导的肾损伤。此外,香叶木素通过提高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谷胱甘肽(GSH)水平,降低丙二醛(MDA)和髓过氧化物酶(MPO)水平,抑制顺铂诱导的氧化应激。肾组织病理组织学分析结果显示,香叶木素能明显减轻顺铂所致的小鼠肾损伤。肾脏组织Western blot结果显示,香叶木素以剂量依赖的方式激活Nrf2通路,通过抑制MAPK信号通路,提升Bcl2的表达及降低Bax的表达,进而抑制细胞凋亡,以保护肾脏免受顺铂诱导的肾损伤。结果提示,香叶木素可能成为防治顺铂诱导肾损伤的一种有效药物。  相似文献   
36.
为改善棕榈粕的营养价值,本试验利用正交结合熵权TOPSIS法对甘露聚糖酶、酸性蛋白酶和纤维素酶组成的复合酶水解棕榈粕的条件进行了优化。以棕榈粕为原料,还原糖、三氯乙酸可溶蛋白含量为指标,筛选了复合酶的组成和各酶的最适浓度;采用单因素试验获得料水比、复合酶酶解时间、酶解pH值以及酶解温度的最适条件;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利用正交试验结合熵权TOPSIS方法获得最佳酶解条件。结果:复合酶组成和含量分别为酸性蛋白酶250 U/g、甘露聚糖酶45 U/g、纤维素酶160 U/g;各因素最适条件为料水比1∶3、酶解时间24 h、pH值4.8、温度37℃;最佳酶解条件为料水比1∶2、酶解时间24 h、pH值4.8、温度42℃。结论:复合酶在料水比1∶2、时间24 h、pH值4.8、温度42℃条件下水解棕榈粕,反应后还原糖含量达到65.29 mg/g,酸溶蛋白含量达到3.86%,粗纤维降解至8.58%。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