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7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59篇
综合类   65篇
水产渔业   2篇
畜牧兽医   193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3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18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21篇
  2008年   16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14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19篇
  2003年   14篇
  2002年   21篇
  2001年   15篇
  2000年   12篇
  1999年   4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12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2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21.
沙拉沙星在猪体内的药动学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7头健康杂种猪 ,按照随机拉丁方设计 ,进行静注、肌注及内服沙拉沙星 (5mg/kg)的药动学研究。血浆样品经甲醇沉淀血浆蛋白 ,高速离心 ,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猪血浆中沙拉沙星的浓度 ,MCPKP计算机程序处理血浆药物浓度 时间数据。健康猪静注给药的药时数据适合二室开放模型 ,主要药物动力学参数为t1/ 2α0 88±0 2 8h ;t1/ 2 β3 0 6± 0 5 0h ;V11 36± 0 2 4L/kg ;Vd(area) 2 5 0± 0 42L/kg ;ClB0 5 7± 0 0 7L·kg-1·h-1;AUC8 90±1 0 3mg·L-1·h。健康猪肌注给药的药时数据适合一级吸收一室模型 ,主要药物动力学参数为 :t1/ 2ka0 2 5± 0 18h ;t1/ 2ke3 5 3± 1 0 1h ;tmax0 94± 0 49h ;Cmax1 30± 0 37μg/ml;AUC 7 6 6± 1 38mg·L-1·h ;F86 48%± 15 15 %。健康猪内服给药的药时数据适合一级吸收一室模型 ,主要药物动力学参数为 :t1/ 2ka0 5 1± 0 2 9h ;t1/ 2ke6 72± 2 78h ;tmax2 45± 0 89h ;Cmax0 36± 0 2 1μg/ml;AUC  4 5 4± 1 0 6mg·L-1·h ;F5 1 99%± 14 6 7%。沙拉沙星在健康猪体内的主要药动学特征为 :吸收迅速 ,达峰时间短 ,表观分布容积大。肌注给药吸收完全 ;内服给药吸收不完全 ,消除缓慢。  相似文献   
222.
达氟沙星(Danofloxacin)在鸡体内的组织残留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建立了坞组织中达氟沙星(Danonoxacin)的高效液相色谱(HPLC)测定方法,并测定了鸡单次内服(每千克体重5mg)给药后组织中的达氟沙星残留特征。组织样品用含0.015mol/L H3PO4和0.015mol/L HClO4的水-甲醇(50:50)提取,50℃水浴酸性水解90min,离心后取上清液作HPLC检测。色谱枉为Hypersil BDSC18柱;荧光检测器检测,激发波长280nm,发射波长440nm;流动相为含0.015mol/L四丁基溴化铵的水-乙腈(905:95,组织检测时为915:85)混合物,85%磷酸调pH为3.0。血浆、肝脏、肾脏、肺脏、肌肉中达氟沙星的检测限为0.02mg/L或0.02Pg/g,血浆样品回收率大于90%,组织样品回收率均大于74%。鸡单次内服甲磺酸达氟沙星后,在60h内各组奴中均可检出药物,但在48h所有组织中药物残留量均低于相应的MRLs(最高残留限量)。结果表明,达氟沙星在鸡组织中消除相对较慢。  相似文献   
223.
兽医药理学作为兽医专业的一门重要基础课程,是研究药物与动物机体间相互作用规律的一门学科,为临床用药防治疾病提供基本理论。兽医药理学是基础兽医学和临床兽医学的桥梁,其主要任务是培养未来的兽医师学会正确选药、合理用药、提高药效及减少不良反应。改革开放以来,畜牧生产和兽医临床用药已由大中家畜的散养个体用药为主,向中小家畜(禽)的集约化群体用药为主转变。  相似文献   
224.
本文观察了孕马血清和绒毛膜促性腺素影响初产母猪繁殖性能的效果。选择湖南永州市某良种猪场246头体重接近的健康长大初产母猪,按单因子试验设计随机分为处理组和对照组,处理组126头,对照组120头,给处理组初产母猪注射含有400 U的孕马血清加200 U的绒毛膜促性腺素(产品名PG600)。结果表明:处理组断奶到发情的间隔期缩短了2 d,与对照组的差异极显著;断奶后7 d配种率处理组较对照组提高21.7%,在断奶后25 d处理组比对照组配种率提高9.5%。  相似文献   
225.
为了比较副猪嗜血杆菌(HPS)外膜蛋白P5(omp5)基因的同源性及抗原性,试验设计合成1对特异性引物,通过PCR方法从广东省和四川省发病猪的30株分离菌中扩增出HPS omp5基因,然后将PCR产物克隆至pMDTM18-T载体上,转化大肠杆菌DH5α,并进行序列测定与分析.结果表明:30株HPS omp5基因的完整序...  相似文献   
226.
为分析48株猪源16SrRNA甲基化酶基因rmtB阳性大肠杆菌及其接合子中Ⅰ类整合子的流行情况和分子特性,作者采用PCR和DNA序列测定方法对48株猪源rmtB阳性大肠杆菌及其接合子携带的Ⅰ类整合子进行分析,用微量稀释法测定rmtB阳性大肠杆菌及其接合子对20种抗菌药物的敏感性,并分析比较基因盒阳性菌和阴性菌的耐药率。结果:48株猪源rmtB阳性大肠杆菌中,5′-保守端的检出率为100%,3′-保守端检出率为77.1%,基因盒的检出率为58.3%;45株接合子中,5′-保守端的检出率为84.4%,3′-保守端检出率为62.2%,基因盒检出率为42.2%。与原菌株比较,接合子携带的耐药基因盒发生了丢失、获得以及置换等变化。比较基因盒阳性和阴性大肠杆菌对20种抗菌药物的耐药率,除对大观霉素、安普霉素差异显著外,对其他抗菌药物的耐药性无显著差异。研究结果表明,Ⅰ类整合子/基因盒系统在rmtB阳性大肠杆菌及其接合子中广泛存在,其5′-保守端、3′-保守端以及耐药基因盒的检出率存在差异,在质粒接合传递过程中,Ⅰ类整合子出现了基因盒的捕获或重组,基因盒携带率与rmtB阳性大肠杆菌及其接合子的多重耐药性无关。  相似文献   
227.
氟喹诺酮类药防治猪细菌性疾病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氟喹诺酮类药防治猪细菌性疾病研究进展曾振灵,冯淇辉(华南农业大学动物医学系广州510642)氟喹诺酮类(Fluoroquinolones)是由一族人工合成的新型杀菌性抗菌药组成,在人医临床上已广泛应用。氟嚎诺酮类代表药物主要有:诺氟沙星(Norflo...  相似文献   
228.
恩诺沙星混悬液在猪体内的药动学及生物利用度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比较了恩诺沙星混悬液和恩诺沙星溶液在猪体内的药动学特征和生物利用度。选用 7头健康猪按拉丁方设计进行静注、肌注恩诺沙星溶液和肌注恩诺沙星混悬液在猪体内的药物动力学研究。 3种给药方法的剂量均为 10mg/kg。猪静注给药的药时数据符合二室开放模型 ,主要药动学参数为 :t1/ 2α0 6 4± 0 15h ,t1/ 2 β9 0 6± 2 47h ,Vd(area) 4 40± 0 88L/kg ,ClB0 35± 0 0 6L·kg-1·h-1,AUC2 9 85± 4 11L·kg-1·h。猪肌注恩诺沙星溶液和恩诺沙星混悬液的药时数据符合一级吸收一室模型 ,其主要药动学参数分别为t1/ 2ka0 2 4± 0 10h和 1 2 5± 1 0 9h(P <0 0 5 ) ;t1/ 2ke8 90± 2 0 2h和 18 95± 4 5 5h(P <0 0 1) ;Tmax1 2 5± 0 41h和 5 14± 2 95h(P <0 0 1) ;Cmax1 5 4± 0 2 5 μg/ml和 0 87± 0 2 1μg/ml;AUC2 1 49± 4 94mg·L-1·h和 2 8 97± 10 80mg·L-1·h ;F72 0 %±17 4%和 97 7%± 35 0 %。比较肌注恩诺沙星混悬液和恩诺沙星溶液的主要药动学参数 ,二者有显著差异 ,前者的t1/ 2ka、Tmax、t1/ 2ke和Cmax分别为后者的 5 2、4 1、2 1和 0 6倍。这些差异说明恩诺沙星混悬液肌注后吸收缓慢 ,消除半衰期延长 ,临床应用 48h给药 1次仍能维持对常见病原菌的有效血药  相似文献   
229.
喉支康对实验性鸡败血霉形体和大肠杆菌混合感染的疗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人工诱发鸡败血霉形体和大肠杆菌混合感染模型,评价复方制剂-喉支康水溶性粉的疗效。按每升水加入20,40,80mg喉支康的用量给病鸡饮水给药,连续5d,对混合感染鸡的治愈率分别是70.0%,93.3%,96.7%,而感染对照组的死亡率为63.3%;上述用药组的增重效果极显著高于感染对照组(P<0.01)。  相似文献   
230.
鸡毒霉浆体病的综合防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鸡慢性呼吸道病(CRD)是由鸡毒霉浆体(MG)引起的、给世界养禽业带来不可估量的经济损失的一种疾病。本病全年都可发生,气候突变、营养不良、饲养密度高、鸡舍温湿度忽高忽低以及免疫接种等应激因素都可促使本病爆发。单纯的霉浆体感染一般呈隐性经过,死亡率不高,但极容易并发或继发大肠杆菌病、新城疫、传染性支气管炎和传染性喉气管炎等疾病,此时损失更加严重。患本病的肉用仔鸡,生长发育受阻,饲料转化率低;产蛋鸡群产蛋率下降10%~40%;种蛋的受精率、孵化率下降10%~20%,弱雏及死亡率增加。 鸡毒霉浆体可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