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05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28篇
林业   7篇
农学   1篇
基础科学   1篇
  3篇
综合类   58篇
水产渔业   3篇
畜牧兽医   360篇
园艺   2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3篇
  2018年   35篇
  2017年   15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19篇
  2014年   28篇
  2013年   20篇
  2012年   28篇
  2011年   40篇
  2010年   24篇
  2009年   29篇
  2008年   24篇
  2007年   35篇
  2006年   15篇
  2005年   25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3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6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3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01.
为研究猪环曲病毒(PToV)N蛋白的生物信息学特征,运用RT-PCR技术扩增猪环曲病毒N基因,测序并对其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成功获得了492bp的PToV N基因(GenBank登录号为KM036209)。经生物信息学分析,此序列编码163个氨基酸,理论等电点(pI)为12.14,理论分子质量为18 695.5u,不稳定系数为77.47;不同密码子对同一氨基酸选择上呈现一定的偏嗜性;最大疏水指数为1.589,最小疏水指数为-3.533;无信号肽和跨膜区;抗原表位主要位于N末端和C末端。预测其可能包含4个N-糖基化作用位点,2个蛋白激酶C磷酸化作用位点、1个酪蛋白激酶Ⅱ磷酸化作用位点、1个N-豆蔻酰化位点。进化树分析结果显示,KM036209与韩国株和上海株亲缘关系很接近,与荷兰及西班牙株不属于同一分支。  相似文献   
102.
选用长雅和长约去势公猪各12头 ,按2×2因子设计 ,每头每天分别注射基因重组猪生长激素4mg或0mg28天 ,测定生长激素对组织中IGF -ImRNA和IGF -I的影响。结果表明 ,基因重组猪生长激素分别提高长雅和长约去势公猪血浆和半腱肌中IGF -ImRNA含量53.38 %~97.50 %和40.47 %~106.79 % ;分别提高血浆和半腱肌中IGF -I含量44.21 %~72.04 %和56.03 %~58.32 %。血浆与肌肉中IGF -ImRNA、IGF -I具有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外源生长激素对肌肉中IGF -ImRNA和IGF -I的影响 ,具有显著的杂交类型效应  相似文献   
103.
伪狂犬病病毒Fa株gE基因的克隆与序列的比较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根据已发表的伪狂犬病病毒(PRV)的基因序列,设计合成一对引物PCL1和PCL2,以PRV Fa株的DNA为模板成功地扩增得到预期的长约1.7kb的特异片段,经本科切鉴定,初步确定为gE基因。将扩增产物经Kpn Ⅰ、EcoRⅠ消化形成粘末端克隆到pUC18质粒,得到了明显大于载体的重组质粒PpgE。重组质粒PpgE经本科切鉴定为含有PRV的gE基因,测序PpgE得到完整的gE基因片段,并与4株不同来源的毒株进行了比较分析。5毒株的gE同源性比较分析发现毒株间同源性最低也高达97%,这体现了gE基因的保守性。分析还表明Fa与TNL同源。同时99%的高同源性也显示Fa、Ea、SH可能是同一毒株。gE序列在1040-1410碱基的高同源性区域作为PRV的PCR检测或作为PRV的PCR检测或作为核酸探针是非常重要的。  相似文献   
104.
在研究猪伪狂犬病基因缺失活疫苗 (SA 2 15 )免疫接种母猪所产仔猪母源抗体消长规律 ,并绘制其消长曲线的基础上 ,确定了仔猪首免日龄。对免疫母猪所产仔猪于不同日龄进行抗体检测结果表明 ,全部仔猪均获得了高水平母源抗体 ,7日龄高达 2 8.56 ,6 0日龄降至 2 2 .56 ;随着日龄增长 ,抗体水平呈逐渐降低趋势 ,2次大幅下降出现在 14~ 2 1日龄、30~ 6 0日龄。对免疫母猪所产仔猪分别于不同日龄免疫接种 1头份剂量疫苗 (SA2 15 ) ,7d后采血进行抗体检测 ,结果表明 ,7日龄、14日龄、2 1日龄免疫接种仔猪均未引起明显抗体水平升高 ,反而较同期仔猪略有降低 ,30日龄和 6 0日龄免疫接种仔猪则出现了抗体水平的升高 ,其中以 6 0日龄仔猪升高幅度为大。结合母源抗体消长规律 ,确定猪伪狂犬病基因缺失活疫苗 (SA2 15 )免疫母猪所产仔猪的首免日龄为 30日龄  相似文献   
105.
疥螨与疥螨病研究进展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疥螨病通常是指由疥螨科、疥螨属的疥螨(Sarcoptes scabiei)寄生于人和其他哺乳动物皮肤表皮内,引起称为疥疮(又称疥癣、癞病)的一种顽固、接触性、传染性皮肤病,其以剧痒、结痂、脱毛和皮肤增厚为特征。1698年意大利的两位学者首次对疥螨病进行了说明和描述;然而,直到200年后疥螨  相似文献   
106.
1发病特点非典型猪瘟或温和型猪瘟的临床症状均不典型,病理剖检无特征性,发病随时间和地点的不同,其症状及发病特点亦不同。1.1流行特点流行形式以散发为主,有时有地方性流行,同窝仔猪只是个别发病而不是整窝发病,流行速度缓慢。发病幼龄化,虽然各年龄猪均有发病但30~40日龄仔猪多发,临床上哺乳仔猪发病的病例较多。发病率不高,潜伏期和病程较长,死亡率较低。1.2临床症状典型性猪瘟常表现为急性经过、高热稽留、死亡率高,小血管壁变性引起全身广泛性出血、梗死,皮肤黏膜发绀,先期便秘后期下痢。而非典型猪瘟则缺乏典型临床症状,极少见到皮…  相似文献   
107.
将扩增得到的PPV SC-1株VP2基因产物插入转移载体质粒pPI-2.EGFP中,构建了含PPV VP2基因及其EGFP报告基因的PRV基因缺失表达载体质粒pPI-2.EGFP.VP2。采用磷酸钙转染系统,将pPI-2.EGFP.VP2 DNA和PRV DNA共转染Vero细胞后通过直接荧光观察、Dot-blot核酸杂交筛选得到几株重组病毒,将其中一株(命名为SA215-B)DNA用BamHI酶切和Southern转印杂交进一步验证重组病毒构建成功,并通过SDS-PAGE电泳和Western免疫印迹检测表明PPV VP2基因在重组病毒内获得表达,产生大小约93ku的融合蛋白,同时融合蛋白中的PPV VP2结构蛋白仍然保持了原有的反应原性,表明成功构建了含绿色荧光蛋白基因的猪细小病毒病-伪狂犬病重组病毒。  相似文献   
108.
日本脑炎病毒及其疫苗的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乙型脑炎病毒又称日本脑炎病毒(Japanese encephalitis virus,JEV),简称乙脑病毒,属于黄病毒科(Flaviridae)黄病毒属。由乙脑病毒引起的疾病乙型脑炎(简称乙脑)是严重威胁人畜健康的一种中枢神经系统的急性传染病。以蚊为媒介而传播,以高热和狂暴或沉郁等神经症状为特征。具有明显的季节性和一定的地理分布区,多发生于蚊虫较多的夏秋季节,属于自然疫源性疾病,病毒通常在蚊-猪-蚊等动物间循环。猪被认为是JEV最重要的自然增殖动物。怀孕母猪感染后导致流产和死胎,公猪感染后睾丸有急性炎症反应。  相似文献   
109.
伪狂犬病(pseudorabies,PR)又称aujeszky,是由疱疹病毒科(herpesviridae)α-疱疹病毒亚科伪狂犬病病毒(PRV)引起的多种家畜、家禽和野生动物的以发热、奇痒(除猪外)、繁殖障碍及脑脊髓炎为主要症状的一种急性传染病.猪是本病的原发感染宿主,又是病毒的长期储存和排毒者.PRV-旦感染猪将在其体内处于长期潜伏状态.为了很好地根除PRV的感染,国内外针对PRV的免疫及免疫逃逸策略进行了深人研究,为PRV疫苗的研制和防疫提供有力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10.
ORF3基因缺失对猪圆环病毒Ⅱ型感染复制能力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设计1对特异性引物AF-P1/AF-P2,从疑似PCV2感染的病料中扩增获得1 767 bp的PCV2全基因组(命名为PCV2-CD),克隆至pMD18-T Simple载体构建重组质粒pTS-PCV2-CD.序列分析表明:PCV2-CD与GenBank中公布的12个PCV2毒株间的同源性高达95.0%~100%.用Nco Ⅰ酶切pTS-PCV2-CD获得4 459 bp线性目的DNA片段,补平CATG 4个碱基、连接环化构建ORF3基因插入缺失重组质粒pTS-PCV2-CD-C并测序.用Sac Ⅱ酶切pTS-PCV2-CD-C.回收1 771 bp线性目的片段,体外连接环化构建了ORF3基因缺失突变毒株mPCV2-C.PCR-RFLP检测表明,在脂质体转染法转染mPCV2-C、培养并盲传4代的IBRS-2细胞中(PCVl阴性),特异性检测到mPCV2-C的DNA;电镜观察发现,在盲传6代的IBRS-2细胞胞核内观察到突变毒株的病毒颗粒.试验结果表明:ORF3基因缺失突变毒株mPCV2-C具有感染性,能够在IBRS-2细胞中复制增殖,证实ORF3基因不是PCV2复制的必需基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