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05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28篇
林业   7篇
农学   1篇
基础科学   1篇
  3篇
综合类   58篇
水产渔业   3篇
畜牧兽医   360篇
园艺   2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3篇
  2018年   35篇
  2017年   15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19篇
  2014年   28篇
  2013年   20篇
  2012年   28篇
  2011年   40篇
  2010年   24篇
  2009年   29篇
  2008年   24篇
  2007年   35篇
  2006年   15篇
  2005年   25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3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6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3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伪狂犬病病毒Fa株gp63(gI) 基因核苷酸序列测定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我国最早分离的伪犬病病毒(pseudorabies virus,PRV)Fa株糖蛋白gp63(gI)基因核苷酸序列及的氨基酸序列作了测定与分析,完整的gp63(gI)结构基因从起始密码子ATG到终止密码子TGA共有1050个核苷酸残基,编码由439个氨基酸残基构成的多肽链,4种核苷酸残基的构成比分别为:G35.9%,11.33%,T11.81%,C40.95%,G C含量达76.85%,PRV Fa株gp63基因核苷酸序列与Nice株的相比,两者同源性达98.13%,仅存在3个核苷酸残基的缺失变异,氨基酸推导序列分析表明,糖蛋白gp63具有典型膜蛋白特征,与Nice株相比,同源性为97.42%,gp63基因起始密码子由3个连续的ATG组成,ATG上游区域内无启动子调控区序列。  相似文献   
32.
33.
设计1对针对猪圆环病毒2型(PCV2)全基因组的特异性引物,从疑似断乳仔猪多系统衰竭综合征(PMWS)的病料中经PCR直接扩增出PCV2全基因组,再与载体pMD18-T Simple连接后构建重组质粒pMD18-T Simple-PCV2(命名为P-S-PCV2)。用ORF9特异的限制性内切酶Bpu10Ⅰ对P-S-PCV2进行酶切、补平连接反应,构建了ORF9基因缺失突变的重组质粒(命名为P-S-PCV2-J)。用SacⅡ对基因缺失突变的重组质粒进行酶切,获得的线性化基因突变PCV2基因组在体外进行自身环化,形成了相应缺失基因DNA(命名为PCV2-J)。用PCV2-J缺失突变株进行细胞转染、动物致病性和免疫原性、T淋巴细胞亚群的动态变化等部分生物学特性的研究。结果显示:PCV2-J转染IBRS-2细胞后,电镜观察可见病毒颗粒,PCR-RFLP检测有突变株生长;PCV2-J接种仔猪后无临床典型大体病变,PCR-RFLP检测淋巴结中有PCV2-J突变病毒的感染;PCV2-J免疫仔猪后的抗体水平在第2周开始上升,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CD3+下降,与对照组无差异,CD4+下降,第1周与对照组差异显著,CD8+与对照组差异不显著。结果表明,ORF9基因缺失突变的PCV2仍具有复制感染能力,但免疫原性减弱。  相似文献   
34.
收集某猪场1例发病种公猪的睾丸病料,处理后采用细胞培养与乳鼠脑内接毒相结合的方法盲传并结合RT-PCR方法分离鉴定,命名为乙型脑炎病毒(JEV)贵州分离株(GZ株),然后根据GenBank登录的日本乙型脑炎病毒SA14和SA14-14-2株全基因序列设计并合成1对扩增E基因的特异性引物,用RT-PCR方法扩增出JEV贵州分离株E基因,并将E基因克隆到pMD19-T载体上,构建重组质粒pMD19-T-E,经双酶切鉴定、测序及序列分析鉴定后,再将E基因亚克隆到pET-32a(+)原核表达载体上,成功构建乙脑病毒E基因原核表达质粒pET-32a-E,将构建好的原核表达质粒pET-32a-E转化至宿主菌BL21(DH3)中,诱导表达目的蛋白,表达产物经SDS-PAGE电泳和Western blot分析,得到了约59ku条带,与预期大小相符,进一步提取、纯化和浓缩目的蛋白,并将其加入弗氏佐剂后免疫小鼠,免疫后采血检测抗体。结果显示:乙型脑炎病毒贵州分离株E基因原核表达目的蛋白能诱导小鼠产生一定抗体水平,该研究为乙型脑炎亚单位疫苗的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35.
对规模化猪场危害最大的病毒性腹泻病主要有轮状病毒感染、猪传染性胃肠炎、猪流行性腹泻3种。对于该类疫病,猪群有时单一感染其中的某一病毒致病,有时混合感染多种病毒致病,但这些传染病一旦在规模化猪场暴发,就很难得到有效控制,将会带来严重的经济损失。对规模化猪场的主要病毒性腹泻病的临床表现及病理变化进行了综述,以期为规模化猪场预防和控制该类疫病的发生提供一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36.
猪水疱疹病是仅发生于猪的病毒性传染病。临床上以猪的口、鼻、乳腺和蹄部形成水疱性病变为特征,该病极易与猪口蹄疫、猪水疱病、水疱性口炎相混淆。人们通过大量的调查研究发现该病与海洋生物有很大关系,如在红鼻海豚、海狮、海象、海豹等动物体内均分离到了该病毒。目前为止我国还未发现该病的流行,但随着我国与其他各国贸易往来的加大,以及我国广阔的海洋动物资源的开发利用,该病的潜在威胁应引起足够的重视。通过对猪水疱疹病诊断技术进行综述,以期为科学预防该病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37.
猪博卡病毒属于细小病毒科细小病毒亚科博卡病毒属,单链线性DNA病毒。该病毒于2009年在瑞典患有仔猪断奶后多系统衰竭综合征的猪群中被发现。在我国,多省市发病猪场也相继检测出猪博卡病毒。猪博卡病毒作为一种新型病毒,人们对其的研究仍处于初步探索阶段。文章结合现有的文献资料及研究成果,分别从猪博卡病毒的发现、分子特征、流行病学、临床症状、诊断方法以及防治方法等方面进行了阐述,以期为有效防控规模化猪场猪博卡病毒的发生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38.
日本乙誓脑炎病毒NS1基因及其疫苗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日本乙型脑炎是由日本乙型脑炎病毒引起的严重的人畜共患传染病。乙型脑炎病毒的三种糖基化蛋白PrM、E和NS1是其主要免疫保护性抗原,其中PrM和E蛋白是日本乙型脑炎病毒的结构蛋白,其结构和相关疫苗研究的报道较多。NS1蛋白是日本乙型脑炎病毒的非结构蛋白,其主要参与病毒复制的早期阶段,推测可能参与病毒组装和释放。可诱导补体依赖性溶细胞反应,不能产生中和抗体,能诱发机体在非中和性抗体存在的情况下产生保护性免疫。在接种乙脑病毒的细胞的细胞内、细胞表面及上清液中均含有大量的NS1蛋白。对小鼠接种NS1蛋白或NS1蛋白特异性抗体,均能让小鼠产生对乙脑病毒感染的保护性免疫作用。本文主要就乙型脑炎病毒非结构基因NS1及其免疫疫苗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为其更进一步深入研究IEV NS1基因及其相关疫苗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39.
猪细小病毒检测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年来,随着猪细小病毒分子生物学的研究进一步深入,各种新型疫苗的成功研制,为猪细小病毒病的防制带来希望。但目前为止猪细小病毒的检测技术以传统方法为主,大量研究发现猪细小病毒常与其他病原微生物混合感染,为了根除本病,必须提高诊断和防疫水平。文章就该病诊断方法的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40.
根据GenBank上公布的副猪嗜血杆菌外膜蛋白OMP5基因的核苷酸序列,设计1对特异性引物,对贵州省HPS分离株OMP5基因进行扩增。结果表明所扩增的OIvIP5基因的长度为1116bp,与SH0165株对应的核苷酸序列和氨基酸同源性均为lOO%。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表明,OMP5基因所编码的外膜蛋白P5的理论等电点pl为9.34不稳定系数为20.44,推测其为稳定性蛋白;脂肪指数为83.94,总体平均亲水性为-0.172,推测该蛋白是一种亲水性蛋白;该蛋白含有丰富的α-螺旋、β-折叠、β-转角和无规则卷曲,无跨膜区,最前端的21个N-末端氨基酸残基为信号肽序列并且主要为疏水性氨基酸,最佳切割位点在第21~22个氨基酸之间;结构位点预测表明该蛋白含有多个不同的糖基化和磷酸化位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