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9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25篇
林业   3篇
农学   3篇
  12篇
综合类   57篇
水产渔业   5篇
畜牧兽医   104篇
园艺   2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4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15篇
  2008年   14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20篇
  2005年   14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21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31.
ZK55SiMnMo钎杆早期失效的原因是钢在锻造加热时采用燃煤加热,加热时间长,表面氧化脱碳严重,在锻造时产生微裂纹,并且内部粗大,强韧性下降,在使用时裂纹快速扩展所致。解决办法是采用中频加热方式。  相似文献   
32.
分析与FecB(Fec=fecundity,B=Booroola)基因紧密连锁的微卫星座位LSCV043在高繁殖力绵羊(OviS aries)品种(小尾寒羊)和低繁殖力绵羊品种(特克塞尔和多赛特)中的遗传多态性,同时分析了该微卫星座位与小尾寒羊FecB基因的连锁不平衡关系.高繁殖力的小尾寒羊在骨形态发生蛋白受体IB(bone morphogenetic protein receptor IB,BMPR-IB)基因编码序列第746位碱基处发生了与Booroola Merino绵羊相同的FecB突变(A746G),而低繁殖力的特克塞尔和多赛特绵羊则没有发生这种突变;小尾寒羊BB、B+和++基因型频率分别为0.487、0.398和0.115.微卫星座位LSCV043在3个绵羊品种365个个体中共检测到6个等位基因和13种基因型,最小等位基因为98 bp.最大等位基因为132bp;小尾寒羊(n=269)、特克塞尔(n=48)、多赛特(n=48)和BB基因型(n=131)、B+基因型(n=107)、++基因型(n=31)小尾寒羊中频率最大的等位基因分别是132、112、110、110、132和110 bp或112 bp,多态信息含量分别是0.750、0.769、0.757、0.712、0.762和0.774.连锁不平衡分析显示,小尾寒羊FecB基因B等位基因与LSCV043微卫星座位98 bp等位基因之间存在一定的连锁不平衡(D'=0.464),+等位基因与LSCV043微卫星座位104bp等位基因存在较强的连锁不平衡(D'=0.636).研究结果初步表明,LSCV043微卫星座位98bp等位基因与小尾寒羊FecB基因B等位基因之间存在一定的连锁不平衡关系,是与小尾寒羊多羔主效基因紧密连锁的一个遗传标记.  相似文献   
33.
猪MyD88基因的克隆及组织表达谱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研究旨在克隆猪MyD88的基因序列,并研究其在不同组织中的表达差异.利用RT-PCR技术从猪肠系膜淋巴结组织总RNA中克隆出猪MyD88的cDNA序列,用相关软件进行了基因结构和功能预测,并利用Real-time PCR技术对MyD88基因的组织表达谱进行了分析.序列分析结果表明克隆到的序列全长为897 bp(EF198416),其882 bp的开放阅读框编码的293个氨基酸残基组成猪髓样分化因子88(MyD88);推导的氨基酸序列分析显示:猪MyD88蛋白具有典型的死亡结构域和TIR结构域,相似性分析结果显示,MyD88在进化过程中具有高度保守性,与人、牛、褐鼠和小鼠的氨基酸序列相似性分别为88.4%、85.7%、78.8%和78.2%;Real-time PCR结果表明:MyD88在11个组织中的相对表达水平存在差异,其在派伊氏小体和肠系膜淋巴结中表达量相对较高,在心脏和肌肉组织中表达量较低.猪MyD88基因的克隆和表达研究为进一步研究其生物学功能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34.
为了探讨血清对猪前脂肪细胞诱导分化的影响,筛选更优的诱导方法.采用胶原酶消化法分离猪皮下前脂肪细胞,用含50 nmol·L~(-1)胰岛素、100 nmol·L~(-1)地塞米松、0.25 mmol·L~(-1)3-异丁基-1-甲基黄嘌呤、100nmol·L~1罗格列酮及添加(对照组)或不添加(试验组)10%FBS的分化培养液1和2对前脂肪细胞进行诱导分化,借助实时定量RT-PCR方法检测了细胞分化过程中聚脂相关基因PPARα、C/EBPα、FASN、ACOX1、GPAT和ENPP2的表达模式.结果显示:血清对PPARγ和FABP4两基因的表达有极显著的上调作用(P<<0.01),而对其他6个基因的表达有极显著的下调作用(P<0.01).试验组中FASN、GPAT和ACOX13个基因诱导分化各时间点的综合表达景均极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3基因表达量变化趋势间均达到极显著相关(P<0.01).试验组中PPARα、PPARγ、C/EBPα和ACOX1 4个基因的基因表达最变化趋势间均达到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研究表明:前脂肪细胞分化过程中,细胞内脂肪酸的生物合成和β氧化均在发生,细胞内脂肪含量积聚的快慢取决于2个途径力量的对比;PPARα、PPARγ、C/EBPα和ACOX14个基因间存在极强的协同表达现象;在细胞内脂肪积聚快慢上,含血清的分化培养液1要优于不含血清的分化培养液2.  相似文献   
35.
四川丘区猪肉生产的生命周期评估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四川省养猪模式存在多种形式,但目前有关各种养殖模式对环境的影响及资源利用效率的系统研究较少。如何避开生产细节,客观评价猪肉生产全过程对环境的影响是值得探讨的问题。本文采用生命周期方法学和情景分析法相结合的方式,对四川丘区3种典型的养猪生产情景进行了猪肉生产的生命周期评估分析。结果表明,在四川丘区养猪生产中环境问题优先序列为土地占用→富营养化潜势→酸化效应→水资源消耗→气候变暖→不可更新能源耗竭。归一化结果表明,在本研究的3种设定情景中全球环境影响方面以情景B最为突出,而情景A的影响最小。最后,本文针对3种情景模式的环境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和措施。  相似文献   
36.
猪脂肪前体细胞的原代培养及诱导分化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以2日龄仔猪皮下脂肪组织为材料,采用胶原酶消化法分离培养出细胞成分均一、增殖旺盛的原代脂肪前体细胞。对所获细胞采用含50 nmol/L胰岛素+100 nmol/L地塞米松+0.25 mmol/L 3-异丁基-1-甲基黄嘌呤+100nmol/L罗格列酮的分化培养液进行诱导分化培养,少量细胞第2 d开始出现脂滴,大多细胞第3 d出现脂滴,分化率达95%以上,第4~7 d小脂滴逐步融合为大脂滴。在脂滴出现及汇聚快慢上本实验所采用诱导方法明显快于其他诱导方式。  相似文献   
37.
陈磊  王金勇  李学伟  刘良 《中国农业科学》2009,42(12):4341-4348
 【目的】研究猪肉嫩度性状候选基因-组织蛋白酶B(cathepsin B,CTSB)和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素B(cystatin B,CSTB)在体内不同组织、不同发育阶段的表达变化规律,为研究嫩度性状的遗传调控机理提供依据。【方法】采用荧光探针RT-PCR,定量分析CTSB和CSTB mRNA在两个品种猪的多个组织、多个发育时间点的表达量。【结果】RT-PCR结果表明,CTSB和CSTB mRNA表达量最高的组织为肾脏,心肌和骨骼肌中表达丰度低,股四头肌CSTB mRNA表达量极显著高于背最长肌。CTSB mRNA表达量在0~5月龄长白猪和梅山猪背最长肌中表现出先升高后降低的变化趋势,梅山猪峰值出现较早,并在4月龄后再次出现急剧上升。CSTB mRNA表达量在梅山猪中表现出生初期较高,随后逐渐降低的表达模式,长白猪的表达模式则为出生后表达量急剧升高,2月龄达到峰值,随后逐渐降低。2品种猪背最长肌组织CTSB和CSTB mRNA表达量表现出显著正相关。【结论】CTSB和CSTB mRNA表达量受到组织、发育阶段和品种影响,2基因mRNA表达量呈显著正相关。  相似文献   
38.
利用Morris水迷宫探讨Aβ1-10特异性结合肽对Aβ1-42诱导的老年性痴呆大鼠模型空间学习记忆的影响。结果显示,在定位航行试验中,中剂量治疗组的潜伏期和游泳路程较模型组显著缩短(P<0.05);在空间探索任务中,中剂量治疗组在目标象限内游泳路程的百分比显著高于模型组(P<0.05)。表明合适剂量的Aβ1-10特异性结合肽可显著改善老年性痴呆大鼠的空间学习记忆能力。  相似文献   
39.
<正>随着高通量基因芯片和测序技术的快速发展,促使个体SNP基因型的判型成本快速下降,基因组范围的高密度SNP标记数据已经在家畜群体内使用。传统的LE-MAS、LD-MAS或G-MAS预测育种值的能力是有限  相似文献   
40.
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检测了藏猪背最长肌组织中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辅激活因子1α(PPARGC1A)基因mRNA表达量在2、4、6月龄和8月龄间的差异。结果表明:藏猪背最长肌中PPARGC1A基因mRNA的表达量在2月龄时最低,至4月龄时表达量极显著上升(P0.01),6月龄时表达量逐渐下降,但较4月龄差异不显著(P0.05),至8月龄时表达量又极显著上升到最高水平(P0.01)。本研究初步揭示了藏猪PPARGC1A基因的发育表达模式,为进一步研究PPARGC1A基因对猪肉质性状的影响提供基础数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