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基础科学   3篇
综合类   11篇
农作物   6篇
畜牧兽医   13篇
  2024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1.
为探讨不同药剂混合拌种对花生连作障碍的缓解效果,选取5种市售常见拌种剂,以清水为对照,通过大田试验研究不同拌种剂处理对连作花生出苗质量、叶部主要病害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药剂拌种处理均可提高连作花生出苗率、幼苗整齐度,减少烂种率和减轻叶部主要病害,优化产量构成,增加连作花生产量。其中T4(25%噻虫嗪水分散粒剂+50%咯菌腈可湿性粉剂+10%苯醚甲环唑可湿性粉剂)组合处理效果最优,叶部主要病害发病率和病情指数最低,出苗率和幼苗整齐度分别可达90.7%和83.9%,单株果数、单株饱果率、百果重和百仁重分别比对照增加17.29%、16.13%、11.12%和8.99%,烂果及虫果率降低62.35%,产量增加16.47%。  相似文献   
12.
根据挤出理论对模头进行设计与制造,结合大功率单螺杆挤压膨化机的产品特点和具体要求,研究不同模头结构形式与结合嵌件、控制阀和分流套匹配方式,设计制造出可液压调节的模头以及模头互换装置,使设备在挤压生产过程中能比较迅速而简单地由一种模头更换成另一种模头。  相似文献   
13.
生物有机肥对小麦根腐病的防效及其机理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研究生物有机肥对小麦根腐病的防效并初步分析其影响机理,采用盆栽试验法,分析微生物菌有机肥、复合生物有机肥、商品有机肥和发酵干鸡粪对小麦根腐病的防治效果以及对土壤酶活性、土壤养分和作物产量等的影响。结果表明,复合生物有机肥和微生物菌有机肥对小麦根腐病的防效分别为29.38%和27.91%,明显优于其他肥料;施用有机肥均能明显提高小麦根部土壤中脲酶、中性磷酸酶和蔗糖酶的活性,显著增加土壤速效养分含量,且以复合生物有机肥和微生物菌有机肥处理土壤的磷酸酶活性和有效磷含量增幅最大;复合生物有机肥能显著促进小麦生长,其株高、地上干重、根干重、穗粒数、千粒重、产量分别较对照增加8.08%、37.32%、37.50%、14.27%、17.16%和40.77%,差异均达到显著水平,微生物菌有机肥处理的地上干重也显著高于对照。总之,复合生物有机肥和微生物菌有机肥能有效提高土壤中性磷酸酶活性,促进磷素循环,增强拮抗和有益微生物对禾谷镰孢菌的抗性并促进小麦生长。  相似文献   
14.
研究日粮中添加叶黄素和VE对蛋鸡生产性能和抗氧化能力的影响。150日龄海兰灰蛋鸡576只,随机分为16个处理,每个处理3个重复,每个重复12只鸡。采用4×4完全随机试验设计,日粮叶黄素的添加量分别为0,60,120和240 mg/kg,VE添加量为0,50,100和200 U/kg。结果表明:叶黄素和VE及其互作对蛋鸡采食量、料蛋比、产蛋率和平均蛋重无显著影响(P>0.05)。120和240 mg/kg叶黄素组血清超氧化物岐化酶(SOD)活性较未添加组分别提高了20.92%(P<0.05)和20.67%(P<0.05),丙二醛(MDA)含量分别降低了20.61%(P<0.05)和24.66%(P<0.05);100和200 U/kg VE组显著提高血清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和SOD活性(P<0.05),降低MDA含量(P<0.05)。互作极显著提高血清GSH-PX活性(P<0.01),表明日粮中另外添加叶黄素(120 mg/kg)和VE(100~200 U/kg)有利于提高机体的抗氧化能力。  相似文献   
15.
共轭亚油酸在肉鸡体内的富集规律及其对鸡肉PUFA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肉仔鸡日粮中分别添加0、0.3%、0.6%、0.9%、1.2%、1.5%、1.8%的CLA,测定不同阶段胸肌、肝脏、腹脂中CLA和PUFA含量,研究CLA对鸡肉组织中PUFA和CLA的影响及其富集规律。结果表明:随着共轭亚油酸添加量的加大,肉鸡组织中CLA沉积量明显增加。其中各添加组胸肌中CLA含量由对照组的检测不到分别增至1.07%、2.12%、3.11%、3.71%、4.56%、5.58%;肝脏中CLA含量由添加前的0.05%分别提高到0.69%、1.52%、1.88%、2.54%、2.78%、3.25%;腹脂中CLA含量由添加前的0.40%分别增至3.16%、4.66%、7.52%、9.04%、12.38%、12.62%,各组织中各添加组与对照组间差异均极显著(P<0.01)。肌肉中CLA沉积率分别为0、14.08%、23.94%、45.07%、60.56%、28.17%、12.68%,以添加1.2%时沉积率最高。试验组各组织中PUFA含量均有所增加,以添加量1.2%和1.5%效果最佳。各添加组胸肌CLA含量均以28日龄时含量最高,PUFA均以添加量1.2%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16.
河南新县是全国著名的将军县,被誉为“红军的故乡““将军的摇篮”。自2004年6月国家大力推进红色旅游以来,新县旅游业涉入了发展的快车道。在这个人仅仅只有34万人的小县里,仅2006年的游客总量就达到了86万人次。旅游业的发展不仅为新县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效益,而且还提升了新县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发展新县旅游业,应以“红”带“绿”,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7.
文章旨在建立旋转挤压制粒过程的力学模型并对各影响因素进行讨论。通过对旋转挤压制粒原理进行分析,指出制粒过程的本质是通过模辊载荷作用将物料在模孔内压制成颗粒的过程。基于广义胡克定律建立了模孔内物料挤压成型的压强模型,通过模孔压强的曲面图分析各因素的影响规律和作用机理。分析结果表明,原料纤维朝向对制粒性能的影响是由于物料各向泊松比差异造成的;物料特性(泊松比、摩擦系数)和模孔长径比对成型压强影响很大,尤其当各参数数值较大时模孔型压强的增大趋势十分显著。该研究结论对于降低制粒能耗和延长环模使用寿命提供了有效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8.
γ-氨基丁酸对泌乳母猪采食量和抗氧化能力的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夏季泌乳母猪饲粮中添加γ-氨基丁酸对其生产性能和抗氧化能力的影响。采用单因子试验设计,选择胎次(2~3胎)和体质量相近且距离预产期7d内的32头长×大杂交经产母猪,随机分为4个处理,每处理8个重复,每重复1头猪。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试验组饲料在基础饲粮中分别添加75(1组)、100(2组)和125mg/kg(3组)的γ-氨基丁酸,试验期21d。结果表明:75mg/kg的γ-氨基丁酸能有效提高母猪泌乳期的采食量,刺激与采食有关的神经肽Y和胰岛素的分泌;125mg/kg的γ-氨基丁酸对改善与热应激有关的血清SOD、MDA和GSH-Px的活性,提高抗氧化能力,缓解热应激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9.
选择91日龄太行鸡和海兰灰蛋鸡,分别在强饲后的4、8、14、18、24、28、32、34h屠宰,比较两品种体重、消化器官的差异,禁食时间对消化道残留内容物含量的影响及消化道不同部位的排空速度和排空率.结果表明:太行鸡体重、嗉囊、腺胃肌胃相对重均小于海兰灰蛋鸡,小肠、直肠相对长度低于海兰灰蛋鸡,盲肠相对长度高于海兰灰蛋鸡.两品种鸡随禁食时间的延长消化道内容物减少,排空规律基本一致;太行鸡嗉囊、腺胃肌胃、小肠及整个消化道的排空率大于海兰灰蛋鸡;而消化道后段直肠、盲肠的排空率小于海兰灰蛋鸡;太行鸡排空速度比海兰灰蛋鸡快.  相似文献   
20.
膜下滴灌对麦茬夏花生出苗质量和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生产上主推的花育22号为材料、大田机械化生产为基础、"干播湿出"技术为重点,研究了膜下滴灌对麦茬夏花生出苗质量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大水漫灌相比,膜下滴灌显著提高花生出苗质量,花生出苗时间提早近1d,烂种率显著降低,出苗率、幼苗整齐度、有效植株率均显著提高,着生第一对侧枝植株数、苗期叶面积和生物量均明显增加,农艺性状明显改善,膜下滴灌对产量提高具有显著效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