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80篇
  免费   14篇
  国内免费   84篇
林业   31篇
农学   50篇
基础科学   11篇
  20篇
综合类   207篇
农作物   91篇
水产渔业   2篇
畜牧兽医   131篇
园艺   31篇
植物保护   4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19篇
  2022年   16篇
  2021年   30篇
  2020年   18篇
  2019年   20篇
  2018年   22篇
  2017年   26篇
  2016年   14篇
  2015年   27篇
  2014年   35篇
  2013年   37篇
  2012年   46篇
  2011年   49篇
  2010年   45篇
  2009年   23篇
  2008年   27篇
  2007年   31篇
  2006年   21篇
  2005年   16篇
  2004年   14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57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111.
为给长江中下游小麦大面积高产稳产栽培提供理论与实践依据,以扬辐麦4号为材料,研究拔节期和花后连续渍水5d、10d和15d对小麦产量及其构成因素、干物质和氮素积累与转运的影响。结果表明,拔节期和花后渍水处理均显著降低了小麦产量、穗粒数、千粒重,并显著降低了成熟期根和地上部、花后地上部干物质和氮素积累量及根冠比。随渍水时间的延长,渍水对产量及其构成因素、干物质和氮素积累及转运量的影响总体呈增大趋势;籽粒产量、穗粒数、花后地上部干物质与氮素积累量、根冠比在渍水5d和10d间差异不显著,渍水5d和15d间差异显著。拔节期与花后短期渍水处理间产量差异不显著,但花后渍水15d产量显著低于拔节期渍水。花后渍水对千粒重、花后地上部干物质和氮素积累量、花前地上部干物质转运量的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112.
小麦籽粒淀粉合成酶基因表达与酶活性特征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研究小麦籽粒淀粉合成酶基因表达与酶活性的特征,以普通小麦品种秦麦11(粒重36.942 mg/粒,淀粉含量61.02%)和中优9507(粒重50.636 mg/粒,淀粉含量68.36%)为材料,采用实时荧光定量RT-PCR方法,对灌浆期籽粒淀粉合成酶相关基因的表达进行了研究,并对其表达量与相应酶活性的相关性做了分析.结果表明,腺苷二磷酸葡萄糖焦磷酸化酶基因(AGPase)、束缚态淀粉合成酶基因(GBSSI)、可溶性淀粉合成酶基因(SSS)、淀粉分支酶基因(SBE)表达均呈单峰曲线变化,在花后3 d 内检测不到其表达,花后4~6 d 这些基因开始表达.AGPase和SSS在花后12 d左右表达量达到高峰,GBSSI和SBE在花后15 d左右的表达量最大.自花后18 d开始,各基因的表达量均显著下降.中优9507在表达高峰期(即花后第12、15、18 d)的酶基因相对表达量均显著高于秦麦11,且差异均达显著水平.整个灌浆期间中优9507的四种淀粉合成酶活性高于秦麦11,尤其在灌浆中期差异更显著.相关分析表明,AGPase、SSS、SBE基因在花后15 d的相对表达量与相应酶活性间呈极显著正相关,而GBSS基因的相对表达量与GBSS酶活性间相关不显著,暗示AGPase、SSS、SBE基因在籽粒淀粉合成过程中属于转录水平调控,而GBSSI基因属于转录后调控.  相似文献   
113.
小麦抽穗至灌浆期蚜虫防治技术研究   总被引:2,自引:3,他引:2  
为了系统研究小麦大田麦蚜防治技术,以弱筋小麦扬麦13为材料,调查了抽穗至灌浆期麦蚜与天敌的数量动态,研究了阿维菌素、吡虫啉、毒死蜱和乐果四种农药对麦蚜的防治效果和对天敌的影响以及麦蚜的防治适期.结果表明,天敌量随麦蚜密度的波动而波动,两者关系达极显著水平(r=0.93**);所选四种农药对麦蚜的防治效果均较好,但生物农药阿维菌素和选择性杀虫剂吡虫啉对天敌的杀伤率较低;在抽穗开花期至花后7 d即麦蚜发生初盛期进行一次性施药防治,可获得较好的防治效果;麦田治蚜对灰飞虱有一定兼治作用,但效果不理想.  相似文献   
114.
为了明确SH1和Y-1矮化中间砧对富士苹果幼树生长及叶片光合作用的影响,为生产上矮化砧的选择利用提供理论依据,以分别嫁接在SH1和Y-1中间砧上的长富2号苹果树为材料,比较研究了2种中间砧对富士幼树生长、枝类组成和叶片光合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SH1、Y-1中间砧富士周年生长趋势基本一致,但Y-1春秋梢生长和新梢长度均...  相似文献   
115.
以4年生嫁接木枣(抗裂果)和团枣(易裂果)为试材,研究了不同裂果性枣叶片中主要矿质营养元素的年周期变化规律,为指导枣树合理施肥和减少枣裂果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木枣、团枣叶片中K、Ca、Fe、Mn元素含量年周期变化规律基本一致;K元素年周期变化规律呈波折曲线,Ca元素基本呈抛物线上升趋势,Fe元素呈"W"曲线,Mn元素呈单峰曲线;对于Cu元素,团枣变化基本呈"N"形变化,木枣呈先降后升变化趋势;在所测生长周期内,大多数时期,木枣叶片中Ca、Fe、Mn、Cu元素含量均高于团枣,而对于K元素,则是团枣叶片中含量较高。枣叶片中不同元素具有不同的年周期变化规律;枣果熟前速长期是树体需要K元素的旺盛期,在花果的整个生长发育期,树体需要的Ca元素基本呈不断增加趋势,这些时期都要保证树体相应元素的充足供应;木枣抗裂果可能与其叶片中Ca、Fe、Mn、Cu元素含量较高、K元素适量有关。  相似文献   
116.
近年来,随着华北地区土地流转速度加快,大部分省份都在极力推进规模化生产,农业机械化的进程正在加快,已经逐步成为农业经济稳步迈进、粮食产量大幅提升的关键要素。华北地区由于其本身自然地势及历史农业发展传承的优厚条件,在现有农业生产力不断革新的背景下,农业机械化的发展之路已经成型。文章针对华北地区及山东省的发展模式展开研究并提出了未来的发展改进的思路。文章中选取了山东省的近些年的农机统计数据,分析山东乃至整个华北地区的农机相关情况。  相似文献   
117.
该研究通过RT-PCR扩增乙型脑炎病毒分离株PrM/E基因测序后,将测序结果与GenBanK发表的JEV SA14基因序列和SA14-14-2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发现分离株与JEV SA14强毒株的同源性为98.1%,与SA1-14-2株的同源性为97.1%;在477-2477长为2 000 nt决定JEV抗源性的PrM/E区中.分离株与SA14株仅有40个碱基不同,其中12个碱基为错义突变,导致E基因2个氨基酸序列(E135和E232)与SA14的E区两个氨基酸的不同;而分离株与SA14-14-2株有48个碱基不同,导致E基因12个氨基酸序列与SA14-14-2不同.由于确定JEV毒性的10个关键性基酸的位置均在E蛋白上,分离株与SA14强毒株这10个氨基酸的位置完全一致,因此序列的比较结果表明;乙脑病毒分离株为强毒株.由此可以看出基因分析对于病毒毒力的判断具有重要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18.
猪传染性胃肠炎是由猪传染性胃肠炎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高接触性肠道传染病。该病主要发生在冬季和早春,是危害养猪业较严重的一种传染病,给养猪业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本文就猪传染性胃肠炎病毒基因的结构特点、功能以及疫苗等方面进行了综述,以期为猪传染性胃肠炎基因及其疫苗的研究提供一定依据。  相似文献   
119.
生命是无尚宝贵的,生命教育是不可或缺的,作为教育主阵地的课堂教学理应把生命教育作为教学目标之一.关注生命教育才是教育的真谛,才能一定程度上提升个体生命质量.小学生生命教育的缺失,致使学生不同程度地漠视生命的现象时有发生.通过对生命教育的解读将有助于学生理解生命的意义,进而学会珍惜生命,理解生命的价值.  相似文献   
120.
李春燕  马一鸣 《山东饲料》2013,(11):381+408
为了符合目前国家的政策,许多房屋都要设置地下室,不过在地下室结构设计与抗浮验算设计,现行国家主要结构设计规范并没有明确的规定。每人有不同的想法和思路,最终引来不一样结果。由于地下室成本占整个房屋建筑成本比率较大,因此如何正确把握地下室结构设计和构造很重要,作者结合国家规范和地方标准,提出地下室结构设计和构造设计基本思路和方法,以便正确快速进行地下室结构设计和构造设计的确定,减少浪费,节约地下室投资。通过本文,在以后的地下室工程的设计过程中,可以引导他人能正确,快速进行地下室结构设计和构造设计确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